文/ 洪曄演
“劍指”固體廢物污染—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固廢法執法檢查紀實
文/ 洪曄演

廢舊汽車正在生產線被有序拆解 攝影/孫立鵬
近年來,垃圾圍城、醫療廢物非法加工、“洋垃圾”走私等新聞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眼球,固體廢物這一污染源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固體廢物具有量大面廣、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和危害較大等特點,往往與大氣、水、土壤污染相伴相生。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既是防范環境風險的客觀要求,更是全面改善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為進一步推動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及時解決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責任落實,6月至8月,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由肖懷遠主任任組長,散襄軍、崔津渡、楊福剛副主任任副組長,部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委員及市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執法檢查組開展檢查。同時,委托全市16個區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貫徹實施固廢法的情況進行檢查,部署市環保局、市市容園林委、市衛計委、天津海關等13個部門對法律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自查。
根據我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實際,對照法律關于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要求,檢查組以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工業固廢循環利用、危險廢物處置、農業固體廢物管理和其他固廢處理為重點深入基層單位檢查。
據了解,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3.14%,無害化處理能力總體保持穩定。為了解生活垃圾處理的實際情況,執法檢查將餐廚垃圾處理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在恒隆廣場餐廚垃圾前端預處理點,檢查組看到收集來的餐廚垃經過處理制成了可再利用的生物質燃料、生物柴油等,實現了餐廚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檢查組成員表示,“這里的試點經驗要好好總結,爭取盡快向全市推廣。”隨后,在雙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大家發現了問題,“滲濾液是怎么處理的?”“我們一般采用外運處理的方式。”“根據國家標準,2011年7月1日起,現有填埋場應當自行處理滲濾液體并達標排放,你們的做法不符合規定,要抓緊整改。”
危險廢物污染重、潛在影響大,公眾對此十分敏感。目前,全市共19家企業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處置能力達10.3萬噸。執法檢查組選取了3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天津市合佳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座集焚燒、物理化學處理、安全填埋于一體的危險廢物處理工程,每年可對45類6萬余噸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在天津壹鳴環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大家了解到,這是我市唯一擁有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專項處理資質的企業,每年可處置利用10萬噸飛灰,除本市外,北京河北的部分垃圾焚燒飛灰也交由該企業進行安全處置。在天津瀚洋匯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檢查組看到醫療廢物根據要求采用焚燒和非焚燒相結合的方式處置,各項污染物均能實現達標排放。
綜合循環利用是工業固廢處理的有效措施,也是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檢查組重點對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及部分企業進行了檢查。子牙園區管委會匯報了整體情況。檢查組提出,要支持國內企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建立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擴大國內資源收儲能力。檢查組來到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這里配置了從拆解、分選、貴金屬提煉到“三廢”處理等現代化處理線,設計年處理10萬噸廢舊家電及電子電器。在格林美(天津)城市礦產循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家看到一輛輛廢舊汽車正在生產線上被有序拆解。該公司年可處理報廢汽車、廢舊機械設備及零部件30萬噸,年回收鋁、銅、鐵、塑料、橡膠等產品28萬噸。
針對農業固體廢物污染,重點對規模化養殖場糞污治理進行現場檢查。目前,我市正在推行規模化養殖場“種養一體”糞污治理模式,2016年已完成治理1015家。在天津市神馳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大家看到,牛舍內采用水沖糞模式,污水和糞便混合后進入快速干燥系統進行處理。其中,固體經高溫發酵后回墊牛床,液體經多級沉淀后混水施用自有飼料農田,實現了“種養一體”。檢查組指出,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能夠盈利,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企業采用這一畜禽糞污治理模式的積極性。
隨著我市污水處理事業發展,污泥數量也日益增加,本次執法檢查將污泥無害化處理作為重點關注項目。在天津津南污泥處理廠,檢查組實地查看了污泥厭氧消化罐和污泥干化車間。該項目將污泥消化產生的沼氣用作污泥干化的熱源,同時污泥干化處理中的余熱回收用于進行消化污泥加熱,處理后的污泥還可作為綠化土等原料。據了解,本市共建成11座污泥處置設施,日處置規模為2280噸,無害化處置率達90%。
執法檢查組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真監督、真支持,通過現場檢查和總結座談,一針見血指出了有關部門在執行固廢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能力不足。檢查組指出,“目前我市垃圾填埋場幾乎接近飽和,環城四區規劃中的垃圾處理設施選址落地進展較慢。”“投資5.5億元的貫莊生活垃圾焚燒廠2012年建成后一直閑置,是一個很大的浪費,要抓緊協調,盡快投入運營。”“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還很薄弱,跟不上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發展的需要。”“垃圾分類還只局限于試點階段,對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推動工作明顯滯后。”
二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仍有短板。檢查組指出,“我市廢舊物資回收體系還很不健全,難以滿足城市和行業發展的需要,一些廢舊資源回收加工企業存在吃不飽、開工不足的問題。”“循環資源利用產業對進口固體廢物依賴性過強,國內上下游的產業鏈條尚未完全打通,企業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不夠明顯。”“資源化利用還缺少強制性要求和針對性獎懲措施,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一些新產品尚未列入稅收優惠目錄。”
三是危險廢物處置與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檢查組指出,“我市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目前剩余容量非常有限,僅為4.4萬立方米,僅可滿足未來3年危險廢物填埋需求,新填埋場建設進展緩慢。”“危險廢物非法傾倒和處置現象仍然存在,對危險廢物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還有待提高。”“醫療廢物的監管還存在盲區和漏洞,特別是偏遠地區小型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還沒有實現集中處置。”
四是農業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尚未全面鋪開。檢查組指出,“規模化養殖場糞污治理任務重,剩余存量大,糞污處理技術研究,特別是在種養結合、科學還田、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強。農作物秸稈‘五化’利用結構還不盡合理,肥料化利用比例占74%,其他‘四化’比例偏低。農田殘膜回收機具的適應性不強,農民積極性總體不高。”
五是進口固體廢物監管仍有薄弱環節。檢查組指出,“由于利益驅使,部分企業通過倒賣或騙取進口許可證、直接繞關、偽造或瞞報等方式非法進口‘洋垃圾’現象仍然存在。”“城鄉結合部集聚了很多回收利用行業的‘散亂污’企業,生產工藝落后,成為部分‘洋垃圾’走私的藏身之地,帶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海關監管部門提出,固體廢物被依法責令退運后,由于強制程序不完善、部分國家不接受退運等原因,導致貨物長期滯留口岸。
六是其他固體廢物的處置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檢查組指出,“部分污水處理廠污泥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污泥不規范堆放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未實現無害化處置。”市建設部門提出,建筑垃圾的管理與綜合利用目前尚缺乏法律法規的有效支撐,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選址困難,已規劃的12個處置設施存在落地難問題。
七是執法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檢查組指出,“固體廢物管理涉及部門多,各部門按照行業管理職責分頭執法,還沒有形成合力,執法隊伍建設仍有待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之間銜接不夠緊密,跨區域聯合執法機制尚未形成。”
執法檢查組就進一步做好固廢污染防治,解決難點問題和突出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意見建議。
圍繞全面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治建設,檢查組指出,要加快我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立法進度,固化生活垃圾管理實踐的經驗做法,明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體制、政府責任等制度框架。市政府要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明確責任分解,細化措施和辦法,促進法律法規更好貫徹執行。
圍繞加強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建設,檢查組指出,要統籌協調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選址、設施建設、應急保障等重大問題,加快推動已規劃處理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系統為農村服務。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完善與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分類模式、回收體系和終端處理設施,確保在2020年底前按要求實現城區范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圍繞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檢查組指出,要發揮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聚集作用,通過項目建設完善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提升利用水平。建立健全廢舊資源回收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廢棄物信息平臺,提高廢舊資源收儲能力。
圍繞加強危險廢物監管和處置能力建設,檢查組指出,要深入排查全市危險廢物監管漏洞和問題,加快推動危險廢物新填埋場的規劃、選址、建設和落地工作。盡快實現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覆蓋,實現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暫存和集中處置的全流程閉環監管。
圍繞提高農業廢物綜合利用和治理水平,檢查組指出,要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水平,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農田地膜回收模式,逐步擴大殘膜回收利用范圍。
圍繞打擊“洋垃圾”走私活動,檢查組指出,要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堅決封堵“洋垃圾”進境渠道。加大全過程監管力度,加強對重點風險監管企業的現場檢查,嚴厲查處倒賣、非法加工利用進口固體廢物以及其他環境違法行為。
圍繞推動污泥處置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檢查組指出,要強化污泥處置監管,杜絕隨意傾倒、堆放、丟棄、撒漏污泥行為,推動靜海區、寧河區、武清區加快污泥處置設施建設。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進建筑垃圾分類收集、集中處理、分級利用,推動相關處置設施盡快落地。
圍繞推動執法機制改革,檢查組指出,要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完善案件移送、聯合調查、信息共享和獎懲機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利用好街鎮綜合執法隊伍和基層環保專職網格員隊伍,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監督執法體系。
圍繞建立和完善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和法規制度體系,檢查組指出,要以統一規劃、分步建設、科學運營和全程監管為重點,建立市和區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體系。以固體廢物產生、收集和處理為重點,建立生產者、消費者和處理者的主體責任體系。以修訂我市環境保護條例和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重點,建立和完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地方法規和制度、規則體系。
(作者為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處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