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葉紅玲
立足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建立國際海事服務基地
本刊記者 葉紅玲
近日,首屆世界油商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嘉賓參加了大會,大會主題為“共商油品、共享機遇——油品全產業鏈投資便利和貿易自由”,旨在推動能源國際合作,加快建設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共贏發展。本屆大會主要內容包括主旨演講、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以及4場平行論壇。
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浙江自貿區將圍繞建設以石油儲備為核心的國際油品儲運基地,以舟山魚山島煉化項目為核心的國際綠色石化基地,以保稅燃料油供應為核心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以油品交易為主線的國際油品交易中心,與世界油商共享機遇。
建設浙江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大戰略。
2011年6月,國務院批復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把打造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作為首要發展目標。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舟山視察調研時指出,舟山港口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獨特,其開發開放不僅具有區域性的戰略意義,而且具有國家戰略意義。

2015年12月,國務院正式授予舟山“中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牌子,明確提出要建設以舟山為核心,涵蓋寧波及周邊區域,輻射長三角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的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區。2016年4月,國務院批復成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航運服務基地和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2017年3月,國務院批復了浙江自貿區總體方案。
今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梁黎明表示,浙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總體要求,體現了制度創新的核心理念,提出探索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等特色試點任務;體現了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圍繞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戰略定位要求,力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范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浙江的原油加工規模居全國第四,浙江自貿試驗區發展油品全產業鏈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遠期目標將形成“1億噸儲備、1億噸煉化、1萬億交易”規模。作為重要的油品加工、貿易和出口基地,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全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舟山)大宗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主任貝璐國認為,從全球貿易格局來看,中國作為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更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但至今尚未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易和定價中心。目前,國際原油交易定價中心在紐約和倫敦,船用燃料油的定價中心在新加坡,而相關國家也在加快發展油氣交易市場,欲爭奪定價話語權。此時,浙江自貿區積極打造大宗商品貿易交易一體化,有助于增強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方面的話語權,切實服務于國家戰略;有助于加快金融、外匯改革步伐,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建立投資交易的避險區,滿足多元化需求,實現交易自由化;有助于提高市場開放程度,實現貿易便利化。
浙江是中國原油加工和石油貿易的重要省份,舟山是重要的石油中轉儲運基地、戰略儲備基地,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為浙江打造全球油品交易主體的集聚地提供了難得機遇。據悉,浙江自貿試驗區規劃將力爭到2020年,保稅燃料油供應量達到500萬噸,遠期力爭突破2000萬噸,基本建成以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為核心,外輪供應服務、特色航運交易、船舶融資租賃和海事衍生服務全面發展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
據了解,目前,舟山油品儲備超1950萬噸,擁有84個油品專用泊位及通向內陸的海底石油管道,“十三五”期間還將新建7個30萬噸級以上泊位。未來舟山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油品倉儲基地之一,力爭到2021年,形成5000萬立方米罐容規模、4000萬噸煉油能力,到2030年,形成1億噸儲油規模。
舟山具有大儲運、大碼頭、大港口的大宗商品集散港的鮮明特點,是全國最大的江海聯運基地以及國際航行船舶修理基地。舟山市副市長許小月表示,要讓舟山成為整個長江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貿易、加工、儲存、金融服務的中心,國際海事服務基地是其中的一塊核心內容和核心業務。從近期來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當中,我們要搶占競爭高地,在海事服務、燃料油加注方面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一個區。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對標新加坡,真正成為一個國際海事基地,成為東南亞的海事服務中心。
在本屆大會的《國際海事服務和創新與發展》平行論壇上,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亞洲區總經理莊煒、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劍宏、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厚剛等代表分別就國際航運的新挑戰和機遇、港口一體化、依托自貿區優勢服務油品全產業鏈、中國船供油市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毛劍宏在發言中說,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石油需求保持了穩步增長,世界石油貿易重心東移。東亞地區作為主要的石油進口國,海運是其主要運輸方式,浙江幾大海港均位于國際原油貿易航線上,尤其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所在的舟山,具備成為東亞乃至國際原油儲運中轉中心的區位優勢。
毛劍宏介紹,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成立為集團服務油品全產業鏈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政策支持、開發環境和發展契機。目前,在大榭、岑港港區油品儲運項目布局的基礎上,浙江省海港集團重點推進以舟山黃澤山、小衢山、雙子山為核心區的油品儲運基地布局,并加快碼頭、管網、油罐等儲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承接全球資源、面向亞太市場的全球一流油品儲運基地。計劃到2020年形成1600萬立方米的油品儲運配套能力和10800萬噸的原油吞吐能力,完善集團在自貿區規劃功能區內的保稅油罐及配套碼頭的布局和能力建設,創新打造保稅油與內貿油供給并舉的跨關區直供服務模式。
BP船用燃料事業全球總監CarlosTorres認為,對標新加坡,舟山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舟山背靠長三角,身后有多個港口作為支撐,同時中國有著漫長海岸線,需求的多樣和資源調配方面要好于新加坡。
孫厚剛說,在近年我國船供油市場總體滑坡態勢下,舟山逆勢上揚,成為國內第二大供油港口。展望未來,隨著中國船供油行業在服務水平、技術積累、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進步,只要攜手奮進,一定能把舟山打造成東北亞保稅燃料油加注中心,推動船供油行業全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讓舟山成為船東加油的第一選擇。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韋曉紅說,目前舟山已經有了深厚的產業基礎,油庫庫容達到2600萬立方米、保稅油庫容達到1200萬立方米。在此基礎上,綜保區瞄準了保稅燃料油價格和供油效率兩大痛點解決關鍵問題,力爭實現保稅油加注效率最高、服務最優、成本最低的港區。
據了解,當前,浙江自貿試驗區正按照總體方案任務要求,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并取得了明顯突破。
創新突破保稅燃料油供應,加快建設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在全國首創推行了“外錨地供油”“一船多供、一船多能”“跨關區直供”“不同稅號下保稅油品混兌調和”等多項改革舉措。同時制訂出臺了浙江自貿試驗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及供應業務操作規范,頒發了首批4家保稅燃料油供應企業許可證照。據統計,今年1~8月,舟山口岸保稅燃料油供應總量已達到104.58萬噸,同比增長62.4%,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位居全國港區第2位。
大力推進服務便利化,切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健全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國際油品儲運基地,著力提升油品配置能力,加快建設國際油品貿易交易中心。
據介紹,下一步,浙江自貿試驗區將加快國內外供油企業集聚,在4家首批企業全面開展供油業務基礎上,加快第二批供油企業資質審批進度,尤其是吸引國際知名供應商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增強國際競爭力;努力提升供油服務水平,加快供油港口、儲罐、加注錨地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海上保稅燃料油加注區域,全面開展保稅燃料油跨關區直供和不同稅號下保稅油品混兌調和業務;拉長海事服務產業鏈,進一步壯大外輪供應業務,加快發展國際船舶保稅維修業務,推動國際航運相關的海事、金融、法律、經紀等服務業發展,鼓勵企業發展航運保險、航運仲裁、海損理算、航運交易等高端航運服務,加快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
10.13646/j.cnki.42-1395/u.2017.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