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宇 宮殿清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北京市轄區進行了城市競爭力評價及比較分析,從而得出了北京市各區實力相差懸殊;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內各區實力相差比較大的結論。進而提出了城市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功能分區;城市競爭力;北京市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8020902
1引言
城市競爭力是一個城市相對于另一個城市所具有的優勢。對區域內城市競爭力的評價有助于了解城市之間的差距,對優化城市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對北京市城市競爭力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城市之間的比較研究和具體產業的競爭力研究。筆者將北京市16個區分別作為一個城市系統,建立指標體系,進行城市競爭力評價。
2研究區概況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下轄16個區,其中有6個城區,10個郊區。2005年北京市政府將轄區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即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
3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
參考前人研究成果\[3-5\],本著科學性、可行性、簡明性的原則,構建了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
經濟競爭力:城市GDP總量X1人均GDPX2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X3 規模以上第三產業收入X4。
基本設施競爭力:城市中小學學校數量X5,公共圖書館數量X6, 醫院總床位數X7。
金融競爭力:年平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X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9。
對外開放程度:入境旅游人數X1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X11。
生活質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2。
政府效率:人均地方財政收入X13,人均地方財政支出X14。
科技競爭力:RD經費X15,技術合同成交數X16,技術合同成交總額X17,專利授權量X18。
F1在X1,X4,X5,X6,X7,X12上有較大載荷,可將F1定為經濟總量和基礎設施指標。F2在X13,X14上有較大載荷,可將F2定為政府效率指標,F3在X15,X16上有較大載荷,可將F3定為科技水平指標。
4分析
4.1城市競爭力總體發展水平
運用公式得出城市競爭力得分(表2)。
4.2對主成分的解釋
就三個主成分來看,海淀區和朝陽區在F1的得分位居前列,其后是西城區,東城區,其他區在F1指標上不突出,說明海淀區和朝陽區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
西城區和東城區在F2指標上得分較高,門頭溝,懷柔等區高于平均水平,說明這些區的政府效率較高。
F3是科技指標,朝陽區和海淀區在科技上處于領先地位,其次是西城區和海淀區,其他區的得分明顯低于上述幾個區。
4.3從四大功能分區比較分析分區內城市的綜合實力
從四大功能區來看,功能區內的城市,得分(排名)競爭力排名如下。
(1)首都功能核心區:西城區8.57(1)、東城區4.61(2)。
(2)城市功能拓展區:海淀區11.4(1)、朝陽區10.65(2)、豐臺區0.22(3)、石景山區-1.99(4)。
(3)城市發展新區:順義區-0.96(1)、昌平區-1.65(2)、房山區-2.23(3)、大興區-2.34(4)、通州區-2.99(5)。
(4)生態涵養發展區:門頭溝區-4.12(1)、懷柔區-4.36(2)、密云區-4.68(3)、平谷區-4.76(4)、延慶區-5.37(5)。
首都功能核心區內西城區的綜合實力明顯高于東城區,而且優勢明顯。這是由于東城區的國家機關較多,其發展空間會受到限制。城市功能拓展區內4個區的綜合實力相差懸殊,海淀區和朝陽區的實力評價高于豐臺區和石景山區,石景山區的得分位于平均水平之下,這是由于石景山區位于北京市西部,毗鄰山區,其發展受到限制。城市發展新區內各區的綜合實力相差不多。生態涵養發展區內差距也不是很大。延慶得分最低是因為行政區內大部分都是山區,對外交通不便,限制較大。
4.4對策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數據所反映的情況,提出如下發展建議。
(1)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和西城區應把非首都功能轉移到郊區,東城區應該加大科技的投入彌補和西城區的差距。
(2) 城市功能拓展區:海淀區和朝陽區應發展總部經濟。豐臺區在F2上得分過低(-2.47),應該著力提升政府效率。石景山區在F1(-3.77),F3(-1.99)上得分過低,應按照定位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如與海淀區朝陽區合作辦學。
(3)城市發展新區:從統計年鑒中可以看出,順義區在經濟指標上與其他近郊區相比具有明顯優勢,但順義區在基礎設施方面不足,尤其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大興區和通州區應抓住建設城市副中心的契機,提高城市的整體水平。
(4)生態涵養發展區:這些區可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延長產業鏈。如懷柔區發展觀光經濟的同時,可以走產學研一體化的道路。
5結論
從總體上看,北京市各區實力相差懸殊。不僅體現在市區與郊區的差異,在市區內,也呈現出朝陽區和海淀區占絕對優勢,而豐臺區和石景山區明顯落后的局面。
從各功能區看,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的各區實力相差比較大。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內各區的實力相差不大。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政府效率要比城市發展新區高。
城市發展新區的競爭力受政策影響存在很大的變數,隨著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對通州大興的影響會比較大,這種影響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討論。
參考文獻:
[1]
王炎垚,王國梁.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競爭力研究-以山西省地級市為例\[J\].甘肅科技縱橫,2015(9):9~13.
\[2\]劉國靜,王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北省各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J\].經濟研究導刊,2014(34):128~129.
\[3\]鄭陽,玄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遼寧省城市競爭力評價\[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17.
\[4\]張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陽市城市競爭力評價\[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34~38.
\[5\]梁妍,王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揚州市主導產業選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3):74~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