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鷹"/>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 姜書建 盧廣印 姜 巖
懷抱熱愛 一往無前
——記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鷹
本刊記者 姜書建 盧廣印 姜 巖
娘娘廟村的名字是從漢光武帝劉秀和皇后陰麗華的傳說得來的。而這個有著美好傳說的村落因長期偏處一隅、因病因學致貧等歷史原因,可謂窮鄉僻壤。
河南省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面積15平方公里,共有1776口人,有132戶貧困戶和12戶五保戶。該村地處伏牛山脈淺山區,人均耕地不足6分。
2015年8月,國家電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運維檢修三處處長張鷹到娘娘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憑著一腔熱血,張鷹給自己定下“三要”:要撲下身子,虛心學習,當好群眾的學生;要心系群眾,把腳印留在田間地頭、每一戶村民的院子里;要堅定信心,群眾不脫貧,堅決不收兵。
第一次與村組干部及群眾代表見面,張鷹就許下承諾:“娘娘廟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會把心融在這兒,把汗流在這兒,把家安在這兒,決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張鷹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走村入戶,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況。兩周時間,他走遍了所有村民小組,走訪了132戶貧困戶、12戶五保戶,實地考察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狀況。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娘娘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苗木種植一直是娘娘廟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村里的主導產業。由于近幾年市場萎縮,苗木產業過于依賴傳統的實體銷售模式,且種植戶獨自經營相互壓價,難以產生良好的規模效益,成為娘娘廟村脫貧致富的瓶頸。張鷹記不清多少個日夜游說于村民之間,也記不清多少次召開會議專題商討“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他帶領村“兩委”積極謀劃,著力破解這一難題。
只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支撐苗木經濟快速發展。要想富,先修路。張鷹向南召縣扶貧辦爭取到400萬元資金,完成了相關道路的修繕,既便于墾荒擴大苗木種植面積,又便于將苗木運出銷售,同時拓寬、硬化村內道路,為大型車輛進村購置苗木提供便利條件。他又積極向南召縣水利局爭取到130萬元水利設施建設專項資金,修建提灌站和灌溉機井。張鷹千方百計尋找投資300萬元用于娘娘廟村電網改造,保證村民生產生活用電,實現井井通電,解決苗木灌溉問題。他還向南召縣扶貧辦爭取到互助資金50萬元,設立村級銀行,向村民發放小額貸款。張鷹還引導農戶采取異地取土方式,將沙性土質改造為黏性土質,擴大種植面積200多畝。

國家電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張鷹(右一)和五保戶老人在娘娘廟村村委辦公樓合影。

村“兩委”成員正在與村民交流。

娘娘廟村村委辦公樓
娘娘廟村的基礎設施得以完善,為該村的苗木經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要想進一步拓寬苗木銷售市場,轉變其原有的經營方式是關鍵。張鷹帶領村民成立娘娘廟村苗木管理委員會,組建了3家農民苗木專業合作社,投入資金60萬元建設苗木交易市場,實現對所有貧困戶全覆蓋,以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他積極探索電商農業,申請了“皇家玉蘭娘娘”注冊商標,建立玉蘭網上商城,積極拓展網絡銷售渠道;依托河南省電力公司這個強有力的后盾,積極破解苗木銷售難題。結合河南省電力生產經營場所綠化需求,積極主動向電網企業推銷娘娘廟村的苗木。兩年多過去了,娘娘廟村的苗木品牌效應已然明顯,苗木產業發展走向了良性循環,銷售收入累計超過1500萬元。
轉變管理模式,提升苗木品牌效益是張鷹帶領娘娘廟村村民發展苗木經濟的第三步。娘娘廟村成立村委主導的苗木商會,由商會制定苗木管理總體模式,制定發展戰略。一是規范村里的花卉苗木銷售管理,通過集中交易,提升在苗木花卉市場的影響力。二是監督銷售價格。由商會統一對外公布銷售價格,執行議價機制,防止惡意競爭。三是對各個合作社進行考核,村委與合作社簽訂協議,各個合作社必須優先購買貧困戶的苗木,同時村委接受客戶對合作社的投訴。
苗木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村民的口袋有了保證,如何讓村集體也富裕起來,是張鷹一直思考的問題。他認識到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才能實現村集體的自我發展、服務與管理,帶動農戶持續穩定脫貧致富。
根據娘娘廟村耕地少、荒坡多的自然條件,結合自己的專業,張鷹選擇了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為了讓項目順利落地,南召縣政府很快為項目立項,技術方成立了和德新能源公司,但是張鷹必須盡快籌措400萬元啟動資金。為了籌款,他把自家房子抵押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國家電網平高智能電器公司愿意為項目融資,并與和德新能源公司一道承諾,收回投資成本后,將電站無償捐贈給娘娘廟村。電站建設采用弱電回收等新技術,有效提高了發電效益,年發電量約為100萬度,是普通電站的1.5倍以上。張鷹將上級部門支持第一書記發展集體經濟的160萬元用于購買股份向村集體分紅,保證村集體穩定收益。
根據村內荒坡多的自然條件,張鷹主動聯系在外發展的致富能人回村開展生態養殖,村集體以土地和設備入股分紅。目前,娘娘廟村生態養殖基地已投入運行。
引進華騰集團,投資300萬元在娘娘廟村建成服裝廠,華騰集團承諾將生產利潤全部留給娘娘廟村村集體。服裝車間工人人均月工資達3000元,實現了娘娘廟村80余名人員就業。
上任前,對于如何當好第一書記,張鷹說他心里也沒底兒。為此,他找來很多涉農書籍“惡補”,到曾經擔任過駐村第一書記的同事那里請教取經,還在家里一集不落地看完了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
初到娘娘廟村,張鷹就把這里當作他的第二故鄉。為了找到致富門路,張鷹先后到南召縣扶貧辦、農辦、林業局、農業局等10余個單位請教,并報請河南省電力公司審定,完成了《娘娘廟村扶貧工作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實施推進,到今年年底實現全村整體脫貧。兩年來,張鷹積極開展黨建工作,帶出了一個堅強的村“兩委”班子,一支戰斗力強的黨員隊伍,徹底改變了原來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村民上訪成片的面貌。
在精準扶貧方面,張鷹也下了一番功夫。今年年初,他了解到有智善公益基金會的免費醫療活動,通過多方聯系,為村民李栓成家患腦癱的2歲兒子爭取到2萬元醫療救助;為村民吉國玲家患脊柱畸形的13歲女兒董桂文爭取到5萬元醫療救助,并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其免費手術治療,讓因病致貧戶重拾生活信心。
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是精神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張鷹籌措資金100萬元建成的村部和文化廣場已投入使用,花費115萬元開展村莊綜合整治已初見成效,投資200余萬元的安全飲水工程順利實施,送醫送藥義診活動、“彩虹童年”支教活動受到廣大村民的熱烈歡迎,“好婆婆”“好媳婦”評比活動讓娘娘廟村一片和諧。
張鷹深知,要想徹底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僅靠“輸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開發扶貧,做到“授人以漁”。
首先,張鷹指導苗木專業合作社實現“兩個升級”:一是實現產業升級,由單純的苗木種植升級為開展綠化工程,目前兩家合作社已初見成效,累計承接了11個綠化工程。二是實現產品升級,積極開發“盆栽”“盆景”“矮化”苗木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現已培育“盆景”樹2000余盆。其次,探索“互聯網+現代農業”在娘娘廟村落地開花結果的方式,打造娘娘廟村的綜合網上商城,將養殖產品、種植產品、旅游產品和服裝置于商城中,形成多種產業互補的增收致富渠道。最后,加快實現村級組織的自我管理,注冊成立南召縣娘娘廟村集體經濟實業公司,村民代表大會選舉了董事會、監事會,董事會聘用第三方為總經理,承擔經營職責,有效解決了持續脫貧致富問題,確保實現村集體收益的保值增值,現已實現利潤38萬元。
娘娘廟村村民陳金勛說:“張鷹書記真心為咱百姓辦好事、實事,村里百姓都相信他、擁護他、支持他、感謝他!”
張鷹深情地說:“兩年來,我與娘娘廟村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里的村民很樸實,通過溝通交流,村民的素質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說修路,需要占用村民的土地或者需要遷移樹木,村民們會毫不猶豫地去辦,不講任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