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東
(遼寧省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3)
鲅魚圈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對策分析
許海東
(遼寧省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3)
鲅魚圈區東部靠山,西臨遼東灣,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資源量有限,通過對鲅魚圈區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保護好鲅魚圈區地下水資源,防止地面沉降、水源枯竭、水質惡化和海水入侵等現象發生,切實保護好水生態平衡,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鲅魚圈區;地下水;控制;可持續利用
鲅魚圈區位于營口市西南部,西臨渤海,北臨蓋州,東邊環山,南邊與大連接壤,面積大約為316km2。該區東部靠山,西邊臨海,屬沖洪積平原,地形由東向西緩慢變低,海拔高程一般在1.5-45m。區域內有零星丘陵分布。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適中,光照充足,氣候條件優越。春季(3-5月)多大風天氣,氣候干燥少雨;夏季(6-8月)降水集中,氣溫較高;秋季(9-11月)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12-2月)寒冷干燥[1]。資料統計表明:區內年平均氣溫為9.9℃:區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31.7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3.6%。一月份降水量最小為6.7mm,七月份最大為165.9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20cm口徑蒸發器)為977.9mm,5-6月份蒸發量最大。多年平均徑流量3465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1170萬m3[2]。2014年鲅魚圈區總取水量為6645萬m3,其中,地下水源取水量為3350萬m3[3],占總取水量的50%,超采較為嚴重,因此合理有效利用和保護好地下水資源,防止地面沉降、水源枯竭、水質惡化和海水入侵等現象發生,切實保護好水生態平衡,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1 地下水類型及富水性
鲅魚圈區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巖層中,水量極豐富含水層分布于二道河至熊岳河河口地帶的河床階地中,含水層巖性上游二道河至陳屯為砂礫卵石及中粗砂,向下游的正紅旗一帶為中粗砂中細砂;含水層中局部夾有亞黏土、亞砂土透鏡體,在垂直方向上,有粗細相間的特點,一般為中粗砂含礫、卵石、中細砂互層,含水層總厚度一般為15-20m,埋深1-3m,潛水位埋深0.5-1.5m。水量豐富區主要分布于北起蘆屯南至鑲藍旗歸州一帶,主要由山前間歇性小河的沖洪積物組成,含水層埋深1.5-5.5m,有4-6層,局部達8層,含水層巖性為中細砂、中 粗砂、砂礫石、中粗砂含礫石、細砂組成,分選磨圓較差,單層厚一般為1.5-5m,局部可達10-15m,總厚度10-25m,局部可達30-33m。水量中等區含水層主要分布在歸州地段和熊岳平原北鹽廠一帶。含水層埋深1m左右,巖性為中粗砂及其含礫。一般為1-2層,單層厚8-17m,總厚度10m左右,局部可達22m。水量貧乏區含水層主要分布在熊岳河及大沙河上游地段的支流河谷中,巖性為砂礫石、含水層埋深小于1m,多為1-2層。另有部分地區有海水入侵現象[4]。
1.2 地下水動態
全區地下水的形成以垂向補給為主,包括降水滲入補給,河流的滲入補給,井灌回歸補給,另外還包括含水層的側向徑流補給作用及少量山前側向補給等。沿熊岳河及沙河的河床階地中,大氣降水和滲入條件較好,降水入滲系數可達0.32-0.35。其他地區巖性具有粗細相間的結構特點(垂向上),由亞黏土、砂、砂礫石互層,礫石成分復雜,分選磨圓較差,且屬熊岳平原,地勢平坦,地表徑流緩慢,為降水入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降水入滲系數為0.25-0.30,并由東向西逐漸變小。熊岳河和沙河河床比降較小,這樣有利于河水對地下水的補給。河床底質較粗,直接與含水層接觸,地下水位與河水位聯系極為密切。在大部分時間內,地下水位高出河水位,形成反補給作用,僅在豐水期的個別時段內,河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形成對地下水的補給作用。
全區地下水主要分為淡水和微咸水,靠近遼東灣局部地區為咸水。由于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淡水和微咸水開發程度較高,通過多年來不斷治理,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和監管體系,該區平均地下位略有回升(詳見圖1)。

圖1 年平均地下水位過程線圖
2.1 開發現狀
自1984年建區以來,成為東北地區經濟及社會發展最快的地區,特別是鲅魚圈港區建設工程被列為國家“七五 ”重點建設項目以后,工業迅速發展,外來人口急劇增加,造成地下水無計劃開采,開采量逐年增加,造成臨遼東灣海域海水入侵內陸近1.0km,同時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近年來,通過水利部門加強管理,地下水開采由無計劃開采到實行計劃管理,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審批制度,地下水開采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基本持平(詳見圖2)。

圖2 年取水量過程線圖
2011年為解決鲅魚圈區地下水不合理開發利用問題,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制定了封閉地下水取水工程實施方案,關停鲅魚圈區市政水源2處(鲅魚圈自來水公司水源1處,水井6眼;熊岳鎮水源1處,水井7眼),削減開采量723萬m3;關停自備地下水取水工程3處(華能營口電廠地下水源1處,水井19眼;營口港務局地下水源2處,水井10眼),削減開采量764萬m3。關停的市政水源及自備取水工程均轉為應急備用水源,水井共42眼可提供備用水量1487萬m3。到2013年底,封閉管網區自備水源197處,水井207眼,削減開采量163萬m3。現正在逐年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地下水開采審批量。
目前鲅魚圈地區內有四個地下水水源地,分別是鲅魚圈水源、熊岳鎮水源、鲅魚圈港務局水源、華能電廠水源(詳見表1)。其他地下開采用水均為農村居民用水。

表1 水源地基本情況表
2.2 存在問題
2.2.1 取水井位置分布不均,開采強度相差較大
開采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段主要是熊岳河、沙河沿岸,其他大部分地區開采井非常稀少,與此形成明顯的差別,主要井點分布詳見圖3。

圖3 主要井點分布圖
對于具體地區而言,東部地區以地表水水資源為主,對地下水資源的依賴程度較低。中西部平原區經濟較為發達,需水量較大,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高。
2.2.2 未能做到優水優用
該區位于沿海地區,水質條件比較特殊,各水源地將所有地下水匯集一塊進行統一供水,這樣造成較大部分優質水被用于工業生產,很不合理。
2.2.3 用水效率不高,節水工作有待加強
經過調查,各水源地取水水源均地郊區鄉鎮,其供水管網以使用多年,陳舊現象嚴重,漏失率較高。同時部分居民節水意識不強,生活用水重復利用率不高。
2.2.4 水資源費偏低,企業浪費現象嚴重
地下水作為優質水源,水價偏低促使一些企業節水用水意識不強,浪費現象嚴重。主要體現在用水成本在企業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偏低,對企業節水、調整產業結構起不到做用。
3.1 調整布局,逐步封井
要逐步調整開采布局,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審批制度。優先利用遼寧省東水西調工程地表水資源,對以地下水為主要供水水源的企業,將供水管網優先納入東水西調工程,必要時建議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逐步做好封井工作。如有條件將生活用水與工業用水分開、優質飲用水與一般生活用水分開,逐漸形成優質飲用水、一般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三套管網供水的格局。
3.2 合理開采,優水優用
在地下水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優水優用原則,嚴格控制開采量。提高水價,通過經濟杠桿引導用水戶由地下水轉為地表水使用。有效控制浪費,達到優水優用,優水優價的目的。
3.3 加大投入,科學管理
建議政府加大投入,不僅是基礎設施的投入,還要將提高地下水科學管理納入日程,建立取用水戶數據庫,運用先進手段進行科學管理。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和飲用水品質,
3.4 加強宣傳,全民節水
加強節水宣傳,提高全體民眾的節水認識。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需水量將越來越大,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所以,節水是緩解目前水的供需矛盾最快、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必須使全體民眾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應開動一切宣傳工具,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大張旗鼓地進行節水宣傳,使大家提高水的危機感,提高水是商品意識,逐步形成一種“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良好風氣。對用水管理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定供水規劃,調整供水指標,改革供水方法,嚴格獎懲制度,做到科學管水,促進節約用水。
[1]營口市水利局.營口市水利志[R].營口:營口市水利局,1993.
[2]遼寧省水利廳.遼寧省水資源[R].沈陽:遼寧省水利廳,2006.
[3]營口市水利局.營口市水資源公報[R].營口:營口市水利局,2014.
[4]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營口分局.遼寧省地下水總量控制項目營口部分MIKE SHE模型報告書[R].營口: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營口分局,2012.
P641.8
B
1007-7596(2017)09-0197-02
2017-08-26
許海東(1979-),男,遼寧阜新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文測驗及水資源評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