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
(石家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淺析水質監測在水資源保護中重要性
王志芳
(石家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近年來,水質監測在水資源保護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其能夠實現對水質的不斷監測,隨時掌握水環境質量,文章將著重對水質監測在水資源保護中重要性進行深入分析,探究了當前河北省水質監測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策略,為河北省水資源保護提供有效的參考。
水質監測;水資源保護;問題;重要性
基于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水資源需求量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與此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水資源污染、水資源浪費等現象,不僅增加了社會用水矛盾,而且限制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污染成為當前我國水資源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1]。近年來,水質監測在水資源保護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其能夠實現對水質的不斷監測,隨時掌握水環境質量,因此,對水質監測在水資源保護中重要性的探討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
近年來,我國強調對水資源進行全面監測,水質監測系統在水資源保護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其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水質監測工作系統結構示意圖
1.1 保護水資源有效手段
一般情況下,水質監測結果常常用數據表示,較長時間范圍內的水質監測數據能夠有效反映出污染物質的來源、分布及變化規律等,對水質污染做出科學的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對水環境質量做出科學的監測,明確水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從而為水環境污染控制對策、保護等提供可靠的參考[2]。水資源監測結果還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入河污染物量、納污能力以及消減量指標等。
1.2 監測水資源質量變化
當前我國水質監測普遍采用的是定期、定點監測,通常河流采樣頻次每年不得低于12次,于每月中旬進行采樣分析。水質監測能夠連續不斷對某一位置的水質狀況進行重復監測與跟蹤監測,確保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科學性[3]。對于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也能夠實現快速反應及跟蹤監測,確保人們群眾的基本生活、生產用水。
1.3 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政府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與開發、資源優化配置需要水質監測相關數據作為有效的支撐,政府在對水資源進行調度及配置的過程中,首先要全面掌握水資源質量狀況,這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同時也是確保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以2013年12月實施的黃濟津為例,其在調水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水質惡化現象,針對這一問題,管理層立即做出了停止引黃的決策,避免污染水質向北方輸送,與此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投入。
2.1 監測斷面類型不全
當前,河北省的水質監測系統中大多數為地表水監測站,對大氣降水水質監測及地下水監測相對較少。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當前河北省共有水質監測站網132處,均為地表水監測站點組成,而地下水、大氣降水水質監測處于空白,全省擁有的1000多條河流中,設有專門站點監測的河流僅有60多條,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北省水質監測斷面類型不全、密度偏小的現象。
2.2 監測條件手段單一
當前,河北省的水質監測缺乏實時監測系統以及必要的應急監測裝備與手段,難以對現場進行分析、對監測調查結果做出快速反應,尤其是在面對突發性水質污染事件時,更是力不從心。在實施應急監測過程中往往采用傳統的現場取樣方式以及實驗室分析的方法,很難滿足當前水資源管理的實際需要,如在對干流水質進行監測時,要求2次/d監測,為了確保水樣的實效性,采樣人員需要連續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采樣、奔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力成本,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耗費了精力。
2.3 缺乏信息服務系統
當前,河北省還未建立起全面的基礎數據庫,水質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普遍存在空間數據、水環境現狀以及利用不足等建設項目未開啟。水質工作過程中數字化程度低,難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水質信息采集、傳輸及處理等手段處于落后狀態,現場取樣、實驗室分析以及數據處理均采用的是人工處理模式,監測數據仍使用傳統的郵寄及電傳方式等進行上報,這不僅會耗費較長的時間,而且難以及時發現水質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另外,水質監測系統實驗室還未建立專門的計算機自動管理系統,缺乏了專業技術的支撐,水質監測信息化水平將處于較低狀態。
3.1 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管理體系
作為水資源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質監測質量控制體系不僅能夠規范實驗室分析測試工作,而且能夠對監測人員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與約束作用,進而確保水資源質量,相關水質監測機構應加強對水資源質量控制管理,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親自參與到水資源質量控制管理過程中,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與此同時要對檢測機構不同人員的職能進行明確劃分,做到權責統一。
3.2 發展水質在線實時監測
水質在線監測有著自身獨特的應用優勢,其在當前水資源保護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水質在線監測能夠實現對水質瞬時數據的第一時間采集,并在快速傳輸系統的作用下,將數據傳輸到水質中心,為工作人員的分析提供便利。另外,水質在線監測還能夠實現24h無間斷數據采集,確保數據的連續性,為工作人員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地下水水資源作為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實行水質監測是水資源管理、保護、配置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科學進行地下水水質水量監測,全面了解地下水水質達標狀況,對于促進水資源水環境保護具有積極作用。
3.3 實施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
農村地區在長期的農作物種植中,往往依賴農藥、化肥等,許多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積累,經過降水、灌溉沖刷等,部分化學物質會深入含水層,對水質造成污染,因此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水利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水質保證,讓農民喝上健康水、安全水、放心水,政府要加大投資力度,建設專門的水質檢測中心,承擔全市農村飲用水安全檢測及其他日常水質檢測任務。
新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對水資源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水質監測,通過多樣化的手段確保水質監測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滿足現代社會水資源保護的要求,確保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1]李婉琦.談如何在排水監測工作中進一步落實質量控制與水資源保護[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7(11):65.
[2]王雅林,梁曉萍,張志明.水質監測工作中的技術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化工管理,2015,26(27):209.
[3]劉輝,卓海華,劉云兵.我國水資源保護監測規劃編制的內容和方法[J].水資源保護,2015,31(01):106-109.
X832
B
1007-7596(2017)09-0203-04
2017-08-22
王志芳(1978-),女,河北石家莊人,工程師,從事水文水資源、水質化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