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華
熱鬧非凡的2017年職業網球四大滿貫賽事結束了。人們從激烈的賽事轉到職業網壇中的老生常談話題:職業網球的性別歧視。職業網壇是否仍存在性別歧視,程度如何,讀者不妨慢慢看來。
同工同酬
首先要看比賽獎金的分配情況。經過幾十年的斗爭,職業網球最高層次的比賽四大滿貫賽事終于實現了男女運動員比賽獎金的同工同酬。
網球運動開展于100多年前,早期的大多數職業網球比賽不接待女性運動員參加。時至如今,世界職業高爾夫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的奧古斯塔大師賽仍堅決不允許女性運動員參加比賽。
第一個實現同工同酬的是美國網球公開賽。1973年在比利·簡·金的努力之下,美網首先實現男女冠軍的比賽獎金相同。進入新世紀后,在悉尼奧運會的推動之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也實現了男女運動員同工同酬。2006年,法網也開始實行男女比賽獎金同工同酬,但是留下一個小尾巴,雙打比賽沒有列入同工同酬范圍之內。2007年,一直堅守男女不同工同酬的溫網終于不再堅持,宣布執行男女同工同酬??吹竭@一切,法網不得不宣布雙打也實行同工同酬。
從此,四大滿貫賽事全部實行同工同酬。目前,四大滿貫賽事的獎金額美網最高,男女單打冠軍獎金達到370萬美元,溫網緊隨其后,為220萬英鎊左右,法網210萬歐元,澳網370萬澳元。
四大滿貫賽事不僅獲前三名的運動員有獎可得。運動員只要能夠進入正賽,或多或少都可獲得獎金。名次越高,獲得的獎金數量也越高。那么四大滿貫賽事增加的開支何處尋覓?上個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俄羅斯美女出現在職業網球賽場上,女子網球比賽的觀眾數量、電視轉播收入和廣告收入大幅度增加,比賽組織者拿出收入的一部分讓女運動員獲得平等待遇,增加觀賞程度,絕不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比利·簡·金
職業網壇女權得到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WTA(女子網球協會)和網球明星比利·簡·金的努力。
比利·簡·金原名比利·簡·莫非特,出生在美國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消防隊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比利·簡·金首次參加溫網比賽就獲得女雙冠軍,當時年僅17歲。第二年,比利·簡·金第二次參加溫網,成績斐然,受到網壇注意。1965年,比利·簡·金與大學生勞倫斯·金結婚,簡·金的名字此后一直伴隨著她。1966年,比利·簡·金獲得溫網女單冠軍,開始了溫網女單第一個三連冠的歷程。1972年、1973和1975年,比利·簡·金獲得三個溫網女單冠軍頭銜,創造了溫網女單6個冠軍的紀錄。她一共獲得過12個女子網球大滿貫冠軍、6個溫網女單冠軍、4個美網冠軍、1個法網冠軍、一個澳網冠軍。她退休時已經拿下67個職業單打冠軍和37個業余單打冠軍。
高超的球技僅是比利·簡·金在網壇發揮定海神針作用的一個方面,堅持不懈地為網壇女權斗爭讓他成為網壇女權運動的頭號人物。正是在她的努力下,捍衛女子網球運動員利益的WTA(女子網球協會)建立。
1972年,比利·簡·金獲得美網女單冠軍,卻發現自己的冠軍獎金比男子冠軍少了1500美元。比利·簡·金異常憤慨,公開表示這種男女不同工同酬的現象繼續下去,她將退出1973年美網比賽。為了留住比利·簡·金,1973年美網男女單打冠軍獎金變得相同,成為了四大滿貫中第一個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的賽事。
這一作法讓美國一些男性網球大腕坐不住了,他們紛紛表示反對,要求男女網球選手大戰一場來決定是否應實行男女同酬。美國網壇名將里格斯叫囂得最為強烈。當年,里格斯在一場男女對決中戰勝當時美國成績最佳的女子網球運動員瑪格麗特·庫爾特。獲勝后里格斯更加囂張,要求與比利·簡·金一戰。1973年9月20日,比利·簡·金與里格斯的性別之戰在美國南部休斯頓天文館體育館舉行。3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萬人觀看了電視轉播,3000多人在現場觀看了比賽。結果,比利·簡·金以6比4、6比3、6比3戰勝里格斯。賽后比利·簡·金說:“如果我沒有贏得這場比賽,我想,女子網球運動將會倒退50年,將會毀滅女子網球運動,影響所有女性的自尊。”里格斯日后與比利·簡·金交上了朋友,轉而支持職業網球運動中的男女平權。為了表彰比利·簡·金對于職業網球男女平等的貢獻,美網球場以比利·簡·金命名,美國網球名人堂將比利·簡·金列入。

場地爭端
男女同工同酬問題基本解決后,另一個問題突顯出來,這就是比賽場地。
網球四大滿貫賽事的場地非常多,被安排在哪個球場比賽,對于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在不知名的球場比賽,觀眾數量很少,記者寥寥,球員打得沒勁,觀眾也懶得鼓掌。在中央球場和最大的幾個球場比賽,觀眾擠滿看臺,電視記者的鏡頭不停地在運動員身上轉來轉去,有助于運動員發揮高水平。
2017年溫網比賽結束不久,英國媒體就報道說,在溫網的7天比賽中,男子比賽有35場比賽安排在中央球場和1號球場。女子被安排在上述兩個球場的比賽有27場,相差8場之多。就連兩屆溫網女單亞軍穆古魯扎和2017法網女單冠軍奧斯塔彭科的比賽也被安排在2號球場和第12號球場。溫網主要球場每天總是安排兩場男子比賽,一場女子比賽,女子進入主要球場比賽的機會比男子少50%,這當然引起了女性運動員的不滿。
有關人士認為,溫網的這種安排出于兩個考慮,一是男子比賽五盤三勝制,女子三盤兩勝制,女子比賽沒有男子比賽吸引觀眾。近年來,女子職業網球四大滿貫比賽輪流坐莊,一些運動員為觀眾所不熟悉,因此比賽被安排在非主要球場。曾獲3屆溫網女單冠軍的美國網球名宿埃弗特表示,時至如今職業網壇仍存性別歧視,男女比賽的球場安排重男輕女。
一位英國網球專家做了統計,在溫網中央球場與1號球場的比賽中,女子比賽僅占38%。這一比率大大低于其他三項大滿貫賽事。
官員胡言
體育運動從古至今,男尊女卑的現象普遍存在。古代奧運會不允許女子出席。法國人顧拜旦創建的首屆現代奧運會也不讓女性參加。現代體育的發源地大多為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保存了英國社會中男尊女卑的風氣。因此,在職業網球實行了男女同工同酬之后,傳媒界和網球界的一些男權衛道士發聲了,對于女子網球運動地位的提高和與男子平權提出異議。

2014年,俄羅斯網球聯合會主席沙米爾·塔皮斯切夫公開講話時提到美國著名女性網球運動員塞雷納·威廉姆斯和她的姐姐維納斯·威廉姆斯時竟然稱呼塞雷納為“威廉姆斯兄弟之一”。此話引起人們的不滿,最終他不得不公開檢討和道歉。可是,女子網球協會并沒有放過塔皮斯切夫,對他罰款25000美元,禁止參與WTA比賽事宜一年。塞雷納·威廉姆斯說:“我認為,WTA采取了主動行動,干了一件大好事。”
在美國印第安威爾斯舉行的網球大師賽屬于皇冠明珠級別的網球賽事,地位僅僅次于四大滿貫賽事。 2007年后,巴黎銀行成為這項大賽的首席贊助商,這項賽事也稱作法國巴黎銀行公開賽。去年3月,賽事首席執行官和公開賽主任雷伊·莫爾發出驚人言辭:“如果,我是一位女子網球運動員的話,我將會每天晚上跪在地上感謝上帝讓羅杰·費德勒和拉斐爾·納達爾在這個世界上誕生。因為他們兩個擔負起了網球運動的責任。他們確實擁有這樣的能力。”莫爾的話顯然在貶低女子網球運動。一天之后,法國巴黎銀行宣布,讓他從崗位上辭職。
媒體亂語
在女子網球運動員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中,媒體提供的幫助,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出于各種需要和自身見識,一些媒體人士對于職業網球運動的男女同權斗爭也采取了冷嘲熱諷的態度。
2015年澳網比賽期間,場外評論員伊恩·科恩開玩笑要求塞雷納·威廉姆斯和加拿大運動員尤金·博加德表演鋼棍旋轉游戲。這種要求不太嚴肅,博加德馬上面紅耳赤。塞雷納·威廉姆斯也被激怒,質問記者為什么不敢向男子明星費德勒和納達爾提出同樣的問題。
媒體對于女子網球運動員的不敬以多種形式出現。有的公開蔑視或者指責女性網球運動,有的表面宣傳,實際貶損女性球員。埃弗特是網球場上的美人。在職業網球比賽中,埃弗特第一個穿上短裙參加比賽,惹得不少男性觀眾著迷。一些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特地找最好的角度和最近的距離,拍攝埃弗特身體躍起,裙子隨風飄揚,顯露出大腿根部和臀部的鏡頭,然后大加宣傳。之后,他們搖身一變,成了衛道士,明里暗里指責埃弗特的網球裝束過分暴露,有傷風化。
男星分裂
在男子網球明星中,對于女權問題,出現嚴重分裂。其中,英國男子選手穆雷是一位典型的女權主義者。去年8月份,穆雷接受BBC記者專訪。記者說:“你是第一個獲得兩個奧運會網球金牌的運動員。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難道不是嗎?”穆雷馬上回答說:“我并不是第一位獲得兩個奧運會網球比賽金牌的運動員,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維納斯·威廉姆和塞雷納·威廉姆斯都曾經4次獲得過奧運會網球比賽的冠軍?!庇襟w透露,穆雷對于女性運動員如此尊敬不足為奇。因為他認為女子網球運動員對于網球運動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當然。也有男性明星并非與穆雷站在一起。法國選手特松加聲稱,女子職業網球大賽,除了幾個例外,其余的全都亂七八糟。另外一位法國男子網球明星西蒙認為,“男子網球運動領先于女子網球運動,因為男子比賽提供了更為誘人的表演”,因而網球實行男女平權沒有道理。
近幾年,拉脫維亞男子網球明星古爾比斯世界排名不斷提升,記者問他是否希望她的姐妹參加網球運動時,他表示:“對于一位女子來說,職業網球太艱苦。我不希望我的姐妹成為職業網球運動員。一位女子需要更多的享受生活?!?/p>
多重歧視
在現代網球100多年的歷史中,女子網球運動員中成績最偉大者莫過于美國的維納斯·威廉姆斯(大威)和塞雷納·威廉姆斯(小威)姐妹倆。她們是網球歷史上名列前茅,地位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獲得冠軍最多,打法風格最為可怕的女子網球運動員。從1997年威廉姆斯姐妹登上職業網壇四大滿貫賽事直到2017年秋天,這對姐妹一共獲得30個大滿貫女單冠軍。這是一項前無古人、恐怕后無來者的成就。其中,小威獲得了23個大滿貫冠軍,姐姐大威獲得了7個。姐妹倆有9次在大滿貫決賽中碰面。二人對世界職業網球運動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這對姐妹在她們的成長和稱霸世界的過程中,受到過難以忍受的多重歧視。
美國富人歧視窮人的現象在她們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姐妹倆還是孩子的時候,父親理查德·威廉姆斯便督促她們進行網球訓練和身體素質的訓練。黑人家的窮女兒威廉姆斯姐妹當然沒有錢前往體育場進行訓練,只好偷偷地在白人富裕家庭的網球場上訓練。一旦被發現,姐妹倆便憑借靈活的雙腿逃之夭夭。后面的白人大聲喊叫,不斷追趕,有時槍聲大作,子彈從她們的上空呼嘯而過。

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小威對陣瑞士選手沃伊格勒。美國ESPN電視臺解說員阿德勒在比賽中朝著正在擊球的小威脫口喊道:請看小威像大猩猩一樣猛烈擊球。大猩猩是美國白人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的污蔑性稱呼。事后,阿德勒表示道歉,不過還為自己辯解說,因為英語中勇敢的游擊隊員為guerrilla ,他因口誤讀成gorilla(大猩猩)。這種辯解簡直是胡說八道。一個英語廣播員連這兩個詞都分不清嗎!
大威和阿加西稱霸世界網壇時,兩人一年所獲得的比賽冠軍數量幾乎相同,但是阿加西一年的比賽獎金達到1810萬美元,而大威只有1100萬美元。
威廉姆斯姐妹受到的另外一種歧視來自職業網壇內部?,F在的世界女子職業網壇,排名前十的選手中,除了俄羅斯和東歐某些國家的選手之外就是威廉姆斯姐妹,而俄羅斯和東歐諸國的女子網球選手還沒有強大到挑戰威廉姆斯姐妹的地步。為此,某些白人網球運動員和一些媒體對于這對姐妹的批評始終不斷,對他們在女子網壇掀起的一場黑人女子革命心存不滿,希望姐妹倆早日退出職業網壇。
莎拉波娃是歐洲審美標準的典型,她被稱為美女是因為是白人、年輕、身材高挑、金發碧眼。即使在一些亞洲國家,一些網球迷對于威廉姆斯姐妹也不太感興趣,其實這些球迷恐怕還不清楚,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美洲,您與威廉姆斯姐妹一樣,都被稱之為“有色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