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今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數據可謂成績斐然。
據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本次長假中,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四川省接待的游客最多,達到7145.8萬人次;山東省實現旅游收入最多,達到559.6億元;在人均消費上,海南游客領先全國,平均消費達1972.0元/人次。而門票收入仍是各地方旅游收入的最重要部分。
與此同時,游客投訴仍然不斷,一些曾經的明星景區甚至出現惡劣的傷客事件。各景區在提升旅游經濟、服務水平和客戶體驗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旅游景區有較大差距。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場,中國游客也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流,但在中國的旅游質量仍然不高,這的確是個應該反思的問題。
從2013年十一長假的4.28億人次至今,短短幾年游客數量便增長了將近70%。“十一黃金周”在拉動國民消費、發展地方旅游經濟上有功,但我們不能“一俊遮百丑”,看不到中國旅游市場的那些短板,看不到人們擁堵在高速路上的長假之苦。
冷靜觀之,提升我國的旅游質量,重點還在改善地方旅游水平,實現提結構、上檔次,以及切實推廣帶薪休假制,讓大家真正實現分時度假。
首先,地方旅游水平之所以上不去,不是因為沒有好的學習參照樣本,相信國人大規模的出國游可以帶回不少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但景區管理水平依然落伍,主要是因為沒有動力,游客太多,錢太容易賺。
面對國內新消費階層消費需求的提升,權利意識的高漲,國際化視野的開闊,而國內旅游產品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卻相對滯后,大家應有危機感才是。國內已經有不少景區出現“未老先衰”的跡象,比如新世紀以來西雙版納等著名景區的一度衰落,以及類似青島“天價蝦”事件對地方旅游品牌造成的嚴重損傷,這些都足以敲響警鐘了。
要改變國內景區一味偏重門票收入的弊端,地方政府就必需痛下決心。一是切實提高旅游服務水平,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的“害群之馬”,發揮行業監督的作用,讓內行人監督內行人;二是適時提升旅游項目的檔次,讓旅游品類從團客經濟,走向體驗經濟、休閑經濟,讓旅游收入多元化、豐富化、高檔化。
其次,只有切實推廣帶薪休假制,真正實現分時度假,才能改善大家“一窩蜂”擁堵在高速路上的低水平旅游體驗。
一直以來,取消長假的呼聲不斷,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應該調整集中休假制度,落實帶薪彈性休假,即在已取消五一長假的基礎上再取消十一長假。而從民意反饋來看,多數人還是舍不得長假的,但對長假引發的諸多問題也感到無可奈何。
其實,呼吁取消長假背后的真命題,是如何切實推進帶薪休假這條法律的問題。
歐美帶薪休假的法律法規非常健全,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標志和結果。在我們勞動者普遍處于弱勢地位、許多企業還在偷偷實行周六工作制的現實背景下,虛幻地談強制落實帶薪休假,最多只能是口號。事實是,帶薪休假從1995年寫進《勞動法》,到2008年國務院出臺《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盡管媒體呼吁強制落實,實際上進展不大。
就推進落實彈性休假或帶薪休假而言,眼前的難點,一是執法到位的問題。對于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做法,必須強制糾正,以改變勞動者弱勢地位。二是各單位休假制度的協調問題。度假是家庭計劃,需要夫妻雙方和孩子所在的機構均開綠燈,分時度假才能得以實現。
1. 國乒還用“養狼”嗎?
2009年開始,中國乒協提出了著名的“養狼計劃”。不過,本屆中國乒超聯賽,將不允許日本選手加入。10月4日,中國方面向日本協會表達了拒絕參賽的意思。
2.國產網劇值得看嗎?
今年國慶,網劇在口碑上迎來了“大爆發”,以《河神》 《白夜追兇》 《無證之罪》為代表的網劇實現口碑收視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