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琪
在很多年輕人心中,安琪酵母與其董事長俞學鋒的形象是模糊的。可是,說起中國的白酒與饅頭,歐洲的葡萄酒與面包,可能就清晰多了。在這東西方各具特色的一飲一食背后,小小酵母暗自發酵。
始于1986年的安琪酵母于2000年成功上市,如今已屆30而立之年。美國《財富》雜志曾分析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為7到8年。“如果與這個數據比較,我們十分幸運。”俞學鋒認為,安琪酵母作為一個事業單位出身的小不點,能生存下來實在太幸運了。
如今,安琪酵母的觸角已伸至烘焙與發酵面食、食品調味、生物能源和食品釀造、人類健康、動物營養、植物營養等多個領域。在國內,安琪已經成為酵母的代名詞。在國際,安琪已躋身行業前三甲。
俞學鋒是如何帶領30人的科研所朝著今日的安琪酵母進化?在這“發酵”的過程中,又突破了哪些不利的條件?30年后安琪酵母又將走向何方?帶著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與對方取得聯系,得以窺見安琪酵母發展的剪影。
“發展初期,安琪是中國市場最差的酵母產品,品種單一、質量波動、價格最低,甚至有內部人提出應該放棄安琪商標,重起爐灶。”俞學鋒在創業30周年座談會上如是說。
話鋒一轉,“現在,安琪在多個領域,大部分產品的價格、性價比都處于一流。是我們的堅持、改進贏來了現在的品牌效應。”
放棄事業身份
相對于安琪品牌的影響力,俞學鋒的經歷更是鮮為人知。他下過鄉,當過基層黨支部書記、團委書記、共青團宜昌市委副書記。
1986年,32歲的俞學鋒來到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宜昌市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宜昌食用酵母基地擔任黨委書記,開始了創業之旅。創業初期,公司地處遠郊,俞學鋒經常把家在外地的單身員工接到家里,親自下廚給他們改善伙食。
當時的情況是,中國酵母市場在80年代就已完全開放,國際巨頭們都已經把產品出口到中國,想要培育這個人口眾多的新市場,技術尚未成熟,資金捉襟見肘,市場舉步維艱,安琪一出發就遇到了生存和滅亡的考驗。
1993年,安琪是事業編制,俞學鋒是副處級。俞學鋒和全體員工主動放棄事業身份,轉為企業化運作。俞學鋒說:“沒人要求和強迫我們。我們意識到,只有按企業運作,才可能生存和發展。”
在此前中國酵母行業中,只有三家可稱得上比較現代化的企業,第一家是東糖集團下屬的丹寶利,第二家是梅山糖業集團旗下合資的梅山酵母廠。“創業初期,相比丹寶利、梅山而言,我們在原料、資金、政策、地理位置上都處于明顯劣勢。我們用人力資源優勢彌補了這些劣勢。”俞學鋒回憶道。
安琪4500多名員工中,70%以上是專業技術人員。在俞學鋒看來,單個的人才能用高薪去聘請,但是把眾多的人才有機地組織協調起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做到、做好的。
2000年,公司實現了多年的“上市夢”,募集了大量資金,登上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平臺。有人說,酵母產業太小,做不大;有人建議,跨界發展來錢快,能迅速把企業做大。俞學鋒一一婉轉拒絕。
對于IPO募集而來的4億元資金,俞學鋒認為,“股東的錢不能隨便花,不好好搞要出大問題。”一是擴大產能,2001年建成國內最大的15000噸干酵母生產線;二是明確發展戰略,明晰目標,管理層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做國際化、專業化酵母大公司”的發展戰略。
酵母,還是酵母。
專盯傳統面食
酵母本為舶來品,競爭對手的主打產品是用于制作面包、蛋糕等西式面點的烘焙酵母。安琪生產線剛調試成功,技術水平尚且不足,生存空間很小。思來想去,中國傳統的發酵面食——饅頭、包子進入了安琪的視野:何不洋為中用?
這是一個技術上可行的細分市場,競爭對手還沒有發現。安琪員工對于這個本土潛在的“新大陸”異常興奮。
俞學鋒和員工到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做宣傳,當電蒸鍋揭開的一剎那,蓬松且白胖的饅頭、酵母獨特的香味彌漫在整個樓層,消費者、值班經理、營業員都被征服了。
俞學鋒將酵母比喻為:杰出的面點大師、卓越的釀酒大師、天才的美食家、專業的生物發酵能手、神奇的營養大師。
幾千年來,中國人做饅頭包子,一直采用“老面法”。“如果仍然用老面法,我的幾千家包子連鎖店就根本沒法干!”上海知名面點品牌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坦言。
正是由于“酵母發酵法”替代 “老面法”的推廣,才實現了饅頭制作的快速、簡單、衛生和標準化,才有了如今從城市到農村大大小小的包子鋪和饅頭店,乃至孕育出上海巴比、老臺門、廈門五潤等一大批享譽全國的面點連鎖品牌,使現今整個饅頭行業的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為全國數百萬面點師傅們提供了就業機會。
幾乎可以說,俞學鋒和安琪的員工們發起了“傳統主食的革命”。他們瞄準中國特殊的“面包市場”——饅頭,率先開發出適合饅頭制作的酵母及各種規格的產品,同時解決了油條因“明礬”才酥脆可口的難題,適應了中國傳統主食產業化發展的巨大潛在需求。
近年來,安琪瞄準包子連鎖產業化發展需求,又發明推出“冷凍面點生坯技術”,能為包子店鋪實現集中生產、隨取隨蒸、降低勞務和店面成本。
安琪總部周圍,各式樓盤鱗次櫛比,犬牙交錯。進入21世紀,很多中國的企業大舉進入房地產領域。但是安琪卻不為所動,俞學鋒認為房地產不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是安琪的擅長,安琪還是要專心做酵母產業。
改變酵母格局
俞學鋒認為,追求顧客價值是實現企業價值的基本途徑。
2000年,針對酒廠“安全度夏”、提高產率等需求,安琪發明超級釀酒酵母,有效解決了酒企出酒率低、能耗高等問題,此產品還出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
針對養殖行業疫病頻發、食品安全突出等問題,安琪率先推出“酵母源飼料”并加大推廣力度,開創全新品類,提高了動物產品品質,促進了食品安全,該品類后被列入國家飼料行業發展目錄。endprint
2012年,面對國內生物發酵行業提質增效的新需求,安琪推出了酵母蛋白胨、酵母浸出物等微生物營養產品,為多個應用領域塑造了競爭力,被行業公認為“開創了中國新型有機氮源市場”。
在安琪發展的30年間,全球酵母行業風云變幻。國際酵母巨頭意圖通過資本杠桿,實現掌握全球酵母格局的控制。其他品牌和國內饕餮者試圖在藍海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安琪卻牢牢掌控著國內的市場,并悄然改變著世界酵母業的格局。
安琪下屬15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酵母類產品總產能超過18.5萬噸。干酵母、酵母抽提物產能居全球行業第一。在湖北、廣西、新疆、內蒙、河南、山東、云南、埃及建有生產基地,第二家海外工廠俄羅斯安琪正在建設之中。
在擴大產能規模的同時,安琪不斷延伸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積累形成全球獨一無二的全酵母產業鏈生態。其中烘焙與發酵面食、釀造業務已經步入市場成熟發展階段,食品調味、微生物營養、動物營養、人類營養健康、植物營養與保護、特種酶制劑等業務正處在增長階段。
出海逆襲“發酵”
2000年公司上市后,就確立了“做國際化、專業化酵母大公司”戰略目標,并提出了“市場、技術、管理、制造、人才、品牌和融資”等多方面的國際化路徑。
然而,2005年11月7日,一家國外的“烘焙食品網站”報道:以丹麥大學為首的歐盟17家生物工程大學聯名向歐盟提出申請,要求迅速撥給科研經費,提升歐盟酵母工業水平,以抵制來自中國酵母工業的挑戰。安琪讓歐盟酵母工業的專家們忐忑不安。
如今,安琪產品遠銷包括美國、日本、歐盟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有的發達國家目前都已經進入,全球500強許多企業都是安琪的用戶。
技術國際化方面,建立了適應公司戰略的國際技術合作網絡,擁有一大批國際戰略合作伙伴,能及時地跟上全球技術發展趨勢。擁有一大批技術領先的研發課題和成熟的國際技術合作模式。
2007年,安琪實現了國內“東西南北中”的生產布局之后,開啟了海外擴張的步伐。埃及安琪成功運行,俄羅斯安琪火熱在建,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案例,同時為規避反傾銷創造了條件。
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4年,中國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案件900多起,涉案金額超過千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9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9年成為全球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據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披露,2014年,中國所受到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有97項,而中國自對外發起第一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到今天,總共數量只有91項。換句話說,別的國家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2014年一年數量,就相當于中國此前進行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總和。
通過30年的深耕,俞學鋒帶領的安琪酵母已經建立了國際化的生產、銷售和投融資平臺。2016年,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員工8000余人,營業收入48.61億元,凈利潤5.35億元,總資產約68億元。
公司2017年一季度季報顯示,營收繼續維持高增長,營業收入為14.19億元,相較去年增長26.07%,扣非凈利潤為1.98億元,相較去年增長144.26%。券商自2017年以來,對安琪酵母累計發布了29份研究報告,評級多為買入、增持、推薦等。(編輯/可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