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大志
(大連海事大學 輪機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2017-04-17
仉大志(1976—),男,吉林四平人,副教授,輪機長,主要從事輪機工程研究。E-mail:dazhi820@163.com
1000-4653(2017)03-0030-03
機艙資源管理“assertiveness(決斷力)”的原意
仉大志
(大連海事大學 輪機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assertiveness”是機艙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是STCW公約對輪機員機艙資源管理培訓的強制性適任能力要求,STCW中文譯本將其翻譯為“決斷力”,主要的培訓教材均將其理解為決策能力。“決斷力”不是“assertiveness”的原意,這種誤讀導致不能進行有效的培訓。在對“assertiveness”的英文原意及中文翻譯進行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給出“assertiveness”不是決策能力而是一種人際溝通能力,合適的中文翻譯不是“決斷力”而是“自信”的結論。進一步分析“assertiveness(自信)”能力在機艙資源管理中的意義,給出培訓建議。
機艙資源管理;決斷力;自信訓練
自2012年《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以下簡稱“公約”)生效以來,我國航海教育培訓機構廣泛開展機艙資源管理過渡期培訓及相關教學培訓,目前機艙資源管理教學及實操培訓是高校輪機專業教學和船員考證培訓的一個科目。公約對機艙資源管理的描述很少,沒有對其具體內容、培訓方法及評價手段進行詳細闡述。同時,在將該公約由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存在按字面意思翻譯的問題,可能導致歧義甚至對公約產生誤解。這就使得在實際執行該公約的過程中,不同培訓機構(甚至是不同的人)因對公約的理解不同而不可避免地出現偏差,進而造成培訓內容混亂、評價標準不一致等問題,嚴重影響履約質量。[1]在機艙資源管理5項原則中,“assertiveness(決斷力)”原則正是如此。目前高校主要采用的培訓教材都將“assertiveness”直譯為“決斷力”,即決策能力,這違背了公約的要求。對此,詳細分析“assertiveness(決斷力)”原則的含義和誤讀原因,得出“assertiveness”指的不是決策能力而是人際溝通能力的結論,其合適的中文翻譯應是“自信”。此外,分析“assertiveness(自信)”能力在機艙資源管理中的意義,并給出相應的培訓建議。
我國采用的中文版公約是海事局的譯本。[2]公約在A-Ⅲ/1節操作級“輪機工程”職能項、“船舶作業和人員管理”職能項及A-Ⅲ/2節管理級“船舶作業和人員管理”職能項中對機艙資源管理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操作級和管理級對“船舶作業和人員管理”職能項中機艙資源管理的規定是一致的。為全面理解機艙資源管理原則,給出公約A-Ⅲ/1節中機艙資源管理的要求(見表1)。

表1 公約A-Ⅲ/1節中機艙資源管理的要求
我國海事局的公約譯本將“assertiveness” 翻譯為“決斷力”。“決斷力”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決策能力,目前主流的機艙資源管理教材(包括中國海事局船員培訓教材、大連海事大學及青島遠洋船員學院的教材)都將“決斷力”解釋為決策能力。實際上,將“assertiveness” 翻譯為“決斷力”并不準確,偏離了其英文原意,從而導致對該原則的誤讀。
“assertiveness”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美國多蘭德(Dorland)醫學詞典將其解釋為:一種行為模式,其特征為無需額外的確證,能自信地聲明或肯定地表達。這種行為模式肯定個人的權利或觀點,既不會侵犯性地威脅他人的權利,也不會被動地允許他人忽略或否定其權利或觀點。[3]“assertiveness training”是與“assertiveness”關聯的常用詞匯,牛津心理學詞典將其釋義為:1949年美國心理學家安德魯薩爾特開發的一種心理咨詢方法,訓練來訪者學會坦率、誠實、直接地表達個人的需求、愿望及感覺,從而引起別人的重視。該詞匯也被稱為assertion training,是社交技能訓練或溝通技能訓練的一個項目。[4]
我國常見的英漢詞典沒有對“assertiveness”進行明確的解釋和翻譯,如《學生實用英漢大詞典》[5]《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6]及《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7]等只是將其解釋為“assertive”的名詞形式。“assertive”的解釋為:斷言的,肯定的,自信的,武斷的。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中有“assertiveness training”的詞條,將其解釋為:信心訓練,果斷訓練(即為訓練一個人的自信心,使其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愿望而設立的系列課程)。心理學詞典[8-9]中“assertiveness training”對應的詞條為“自信訓練”“果敢訓練”“自信心訓練”“肯定性訓練”和“申辯訓練” 。在心理學及人際溝通領域,大部分人采用的是心理學詞典中的翻譯“自信訓練”,也有少數國外譯作將“assertiveness”翻譯為“決斷”和“決斷力”。
綜上所述,“assertiveness” 是人的一種態度,指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能真誠、平等地與其溝通,敢于表達自己的權利或觀點,同時既不會侵犯性地威脅他人的權利或觀點,也不會被動地允許他人忽略或否定自己權利或觀點。自信訓練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安德魯·薩爾特于1949年提出的一種心理咨詢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提升個人社交和溝通技能的訓練在西方國家廣泛開展,并成為一些院校的課程。[10]
按照“assertiveness”的英文原意,很難找到一個與之對應的中文詞匯,詞典中將其翻譯為“自信”比較接近原意,翻譯為“決斷”或“決斷力”很容易產生誤解。機艙資源管理培訓教材誤讀“決斷力”原則主要歸因于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決斷力”。此外,對“assertiveness(自信)”原則誤讀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公約沒有關于機艙資源管理原則的詳細的指導性文件,容易使人望文生義。
2) 大多數英文詞典中沒有對“assertiveness”的確切翻譯,該詞是大部分輪機專業人士都不熟悉的心理學名詞。
3) 在公約中,“assertiveness”與領導力共同作為機艙資源管理的一項原則,容易理解為與領導力相關的決斷力,而沒有注意分析其原有含義及忽略后面的評價標準。
公約中“assertiveness(自信)”對應的評價標準為“對有疑問的決定和/或行動適當質疑和響應”。從該標準中看,公約提出將“assertiveness(自信)”作為機艙資源管理原則之一的初衷是培訓管理人員敢于在日常工作中表達自己的權利或觀點,尤其是當普通人員認為領導者的決定和命令不利于船舶安全時,能跨越等級關系,確信自己的判斷,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請求領導者解釋其決定,甚至警示領導者可能出現的危險,從而保證船舶的安全。對于領導者,在領導指揮過程中也要考慮“assertiveness(自信)”原則,對下屬提出要求或進行反饋時不具有侵犯性,不破壞雙方的信任關系,從而保持良好的人際溝通。
公約第A-VIII/2節“值班安排和應遵循的原則”第3部分“值班的一般原則”要求值班應基于駕駛臺和機艙資源管理的9條原則進行,其中第9條原則為:對為安全而采取的行動產生任何懷疑時,值班人員應毫不猶豫地通知船長/輪機長/負責值班的高級船員。該原則可體現出培訓輪機管理人員具有“assertiveness(自信)”能力的意義。
“assertiveness(自信)”的培訓與機艙資源管理其他幾項原則一樣,應分為理論培訓和實操培訓2部分。
1) 理論培訓主要是在課堂上使學生能辨別和理解一般人際溝通中及機艙工作場合中的“assertiveness(自信)”表現和意義,培訓過程中需注意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使學員理解“assertiveness(自信)”原則,并要求學員結合自身的生活進行舉例,以深化理解。
2) 實操培訓要求學員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由學員互評,最后由老師點評,給演練的學生提供反饋。
分組演練分為2部分:
1) 在課堂上分組演練日常生活中的場景。
2) 采用輪機模擬器或在機艙實驗室現場演練老師指定的機艙工作項目(針對在校學生)或自編的項目(船員培訓)。
對于機艙資源管理中的“assertiveness(自信)”原則,由于公約中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及恰當的翻譯,導致在教學培訓中普遍存在誤讀。“assertiveness”在我國普遍接受的翻譯應是“自信”,其不是指決策能力,而是指人際溝通的一種能力。“assertiveness(自信)”原則應在機艙資源管理的教學培訓中引起重視,訓練學員在機艙管理中有效運用該原則,以保證機艙管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1] 賈保柱, 林葉錦, 曹輝, 等. 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機艙資源管理條款的深入解讀[J]. 航海教育研究, 2015(2): 7-12.
[2] IMO. 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M]. 大連: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2010.
[3] WIKIPEDIA. Assertiveness[EB/OL]. (2016-03-22)[2016-04-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sertiveness.
[4] COLMAN A M.牛津心理學詞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58.
[5] 高凌.學生實用英漢大詞典[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9:66.
[6] MAYOR M.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83.
[7] HOMBY A S.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 王玉章,趙翠蓮,鄒曉玲,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72.
[8] 張厚粲, 孫曄, 石紹華. 英漢-漢英心理學詞匯[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27.
[9] 楊治良. 簡明心理學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205.
[10] H2g2. Assertiveness and Assertiveness Training[EB/OL]. (2010-10-04)[2016-04-16]. http://h2g2.com/edited_entry/A2998551.
Translationof“Assertiveness”inEngine-RoomResourceManagement
ZHANGDazhi
(Marine Engineering Colleg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Asser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in Engine-room Resource Management (ERM), which is a compulsory competence required in STCW’s ERM training for engineers. It is seen that the word “Assertiveness” i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word “決斷力” and major Chinese training materials understand it as “decis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The meaning of “assertiveness” is explained and a precise Chinese translation is proposed. Why “assertiveness” is necessary for marine engineers is also explained and its training proposal is provided.
engine-room resource management; assertiveness; assertiveness training
U676.4
B
△版權聲明△
凡投稿本刊的文章,均視為同意本刊授權的合作媒體使用,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授權費用。
《中國航海》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