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林振強 /文
行業變化驅動家具物流中心創新發展
本刊記者 林振強 /文
大規模定制、拓展全渠道、智能制造……近年來高速發展的中國家具行業,正迎來關鍵的轉型發展期,也促使其物流模式隨之轉型升級。傳統的物流中心運作模式已難以適應家具行業發展的需求,具有高度柔性化、自動化,甚至智能化的物流中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中國的家具生產與出口均占據世界首位,是毫無爭議的“家具大國”。據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透露,今年1~7月全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183.81億元,同比增長12.99%;累計出口295.55億美元,同比增長6.66%。從數據上看,家具行業整體發展穩定,各方面都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前景十分廣闊。
然而,在“家具大國”與“家具強國”之間仍有不小差距,首先需要邁過的就是供應鏈與物流這道門檻。當大多數家具物流中心內依然沿用著傳統的運作模式,倉庫高墻之外的世界卻在飛速變化——家具生產開始向智能制造轉型、定制家具的產業化趨勢更加明朗、銷售渠道由實體門店拓展至全渠道……這一切都促使家具行業物流中心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發生著新變化。

家具行業物流中心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正在發生著新變化

家具類產品多種多樣,使物流倉儲難度增大
與其他行業相比,家具行業的物流中心有其自身獨特之處,需要在規劃建設和運營中加以考慮。首先,家具產品種類多樣,按所用材料分可分為木質家具、金屬家具、玻璃家具、塑料家具、軟體家具等等;按結構特征可分為框式家具、板式家具、拆裝式家具、曲木家具等等;按生產模式又可分為定制家具與成品家具,其中定制家具強調設計性和差異性,空間利用率高,而成品家具利于規模化生產,即買即用。家具產品特點的不同,決定了物流中心的結構布局、貨位設置、物流操作等也有所不同。
其次,家具產品大多為非標準件,體積和重量大,且容易受潮受損,對倉儲條件有一定要求。例如,實木家具要注意空氣中的濕度調節,免硬物劃傷。而軟體家具比較容易吸塵,且耐磨性差,在倉儲中應盡量避免接觸灰塵,并且家具之間要盡量避免相互摩擦。相對而言,板式家具主要由人造板材加五金件連接而成,對倉儲條件的要求不是很高,并由于其可拆性可大大節約倉儲面積,提高倉庫利用率。不過,板式家具在存儲、運輸時都會拆成部件包裝,在銷售給客戶時需要成套出庫,因此倉庫管理相對更復雜。
再者,家具物流中心的功能和布局也有所不同。處于家具產業鏈條上的制造商、經銷商、家居賣場與電商平臺,以及物流服務商,都在根據自身需要設置物流中心。其中,制造商的物流中心通常設置在產地,與制造工廠相連接,集中處理原材料、成品的存儲和運輸。而各類流通商所建的物流中心,則針對區域市場設立,更靠近銷地,有些還要兼具展覽展示的功能。而目前的物流服務商大多沒有建立專門的家具物流中心,而是利用現有倉儲設施處理家具產品。
總體來看,我國家具行業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其物流管理運作也處在較低水平。對于家具產品的存儲,一般企業普遍采用單層堆疊式存儲,這種方式在短期內投資較少,不用購置立體貨架和控制系統;也可以在混凝土廠房中應用,不需要高空間的輕鋼廠房。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例如貨物全部堆疊在一起,只能依靠人工搬運,操作難度大、運作效率低,并且產品堆積、疊壓,容易造成產品損壞。因此,面對著家具行業的迅猛發展,物流中心規劃和運營也面臨著挑戰。
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需求個性化程度越來越高,定制化家具逐步興起,企業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生產的家具產品款式、種類、規格大大增加。近年來,無錫中鼎集成技術有限公司曾為圣象地板、索菲亞、曲美等企業負責規劃物流項目,在家具物流行業積累了豐富經驗。據該公司家居事業部的負責人俞建文介紹,與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化家具對物流運作水平要求更高,再加上全渠道、智能制造、綠色環保理念的推行,這些都對家具物流中心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過去一年,定制化家具呈現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據統計,目前國內領先的定制家具企業銷售規模約10~40億元,并保持30%以上的高速發展。有業內人士預測,定制家具市場滲透率正在提升,定制模式由單個品類如衣柜、廚柜、木門等細分市場入手,紛紛進行全品類擴張,直到全屋定制,未來定制家具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以上。與批量化生產相對,定制化生產比例大幅提升,帶來的是家具供應鏈和物流模式的全面調整,從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銷售到配送安裝的各個環節都會發生改變。在物流中心內,家具成品將逐漸減少,越來越多個性化、非標化的產品比例加大,物流運作難度也會隨之提升。
家具行業傳統的市場渠道在城市商圈,在家具賣場,如今開始向線上轉移,除專門的電商家具銷售平臺外,一些品牌也開始專門成立自己的網絡銷售部門,希望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分一杯羹。當生產商、銷售商全面“觸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必然。在全渠道時代,家居企業面對來自實體門店、移動端、電商平臺等的海量訂單,如何將信息有效整合和及時處理,如何快速揀選和出貨,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此外,在電商時代,經銷商單一品牌銷量少,一次提貨量減少;客戶要求縮短提貨周期,從而縮短交貨時間……隨之產生的一系列變化,都對物流中心運作提出了考驗。

定制化、全渠道的流行,對家具行業物流中心的規劃建設提出新要求
目前,財力雄厚的家具企業,如尚品宅配、索菲亞等等,都在智能化、工業化、信息化領域加大投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全面推進企業創新升級,智能制造正在走進家具行業。但其物流信息系統仍是亟待補齊的短板,目前很多家具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統功能比較初級,僅僅包含訂單、進銷存、銷售功能,沒有倉儲貨位功能,沒有訂單合并功能,WMS系統等的功能都不具備。所以目前很多家具倉庫的管理都是憑員工經驗,無法實現信息化管理,導致發貨效率特別低,經常找不到貨或發錯貨。倉庫內的作業通道經常交通繁忙景象,揀貨車堵塞的情況時有發生。
一些企業也在積極投建生產基地與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自動化立體庫,引入輸送機、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來提升物流運作能力。來自領先企業的示范作用,無疑將會給家居行業智慧物流建設帶來一股強勁推動力。
在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發展趨勢下,家具生產、設計、營銷和物流等各環節都在發生變化。在俞建文看來,在家具物流中心的規劃中,要更多的考慮柔性化、自動化。為了適應這樣的發展趨勢,物流中心在規劃建設當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采用柔性原則。在設計物流中心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柔性原則,即彈性化問題。家具類產品種類眾多,柔性化原則能使物流設備和作業方法適應各種不同商品的儲運。特別是在定制化和全渠道時代,市場的不斷變化、生產的不確定,都會使訂單量發生很大波動,所以在建立物流中心的時候,就應該考慮物流中心對這種波動的容納能力,在物流中心能力設計過程中作出一定的彈性安排。
二是注重持續發展。由于社會經濟不斷的提升,市場需求不斷的發展,家具行業物流中心的規模也應不斷發展。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適度的考慮到未來物流發展前景,以適應經營范圍擴展的需要。
三是建立自動化物流系統。物流中心引進自動化設備,對倉庫進行信息化管理,實時了解倉庫庫存情況,降低庫存量,降低存貨成本。物流中心的智能管理,可幫助操作人員快速、準確的找到所需貨物,提高出庫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成本。可以說,建立一個自動化、信息化的物流中心,可提高物流中心作業效率,減少家具在作業過程中的損耗,保證家具的完整性,并保證家具能準時、準確、完整的到達客戶手中。
具體而言,由于家具產品的特性,結合家具行業基礎條件、采用人工控制、立體貨架、ERP系統控制的方式較為實際。存儲方式方面主要采用立體多層金屬貨架,存儲空間高度可調,根據所生產的產品重量、體積、設計、制造、選擇合適的支撐材料、存儲空間、托盤形式、搬運設備等。應用REID、WMS等信息技術手段,與自動化立體倉儲管理與控制系統以及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實現對設備及貨物的存取,并能對庫存貨物進行自動管理,可以完全實現自動化作業,提升物流管理水平與物流運作效率、實現倉儲透明化。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管理物流系統,可以指導和優化建材、家具等產品的結構,提高大量閑置物流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各類商品存儲成本。由此,通過銷售數據建模和分析,得出科學而合理的判斷,從而做出準備而有效的決策,使供應鏈各環節協調運作。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2017年上半年家具行業發展呈現出五大特點:一是行業發展增速正在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但生產方式正在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二是家具行業整體水平提高,市場更加規范;三是產業融合帶來跨界發展,企業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四是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成為家具行業發展新動力;五是家具行業展覽成規模。未來,家具行業將在轉型升級、品牌建設、兩化融合、產業集群、智能制造等方面尋求突破。
我們可以預見,家居行業迅猛發展,將促使家具生產和流通企業更加重視自身供應鏈和物流系統的完善和提升。目前,家具企業都在鋪設高效的物流渠道,并試圖在三四線城市和鄉縣區域構建物流縱深網絡,作為重要節點的物流中心建設將十分必要。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將投資建設現代化的自動立體庫,物流中心的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的水平將越來越高,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先進設備的應用將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