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授權教育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肛門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王 倩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探討授權教育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肛門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潰瘍型結腸炎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授權教育,比較兩組肛門功能及自我效能。結果 觀察組夜間及24 h的排便次數均少于對照組,出院后6個月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術后進行授權教育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肛門功能及自我效能。
授權教育;潰瘍型結腸炎;肛門功能;自我效能感
潰瘍型結腸炎是一種局限于結腸粘膜及粘膜下層的炎癥過程,該病具有發病緩慢,反復發作的特點,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潰瘍型結腸炎的發病不僅跟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及感染因素有關還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關,因此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實施授權教育尤為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討授權教育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肛門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F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潰瘍型結腸炎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其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男15例,女5例;年齡18~54歲,平均(34.56±3.17)歲。對照組男16例,女4例;年齡19~52歲,平均(35.43±3.51)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健康知識宣傳、出院指導、術后隨訪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授權教育,具體如下:(1)進行系統化教育。教育的地點應選在健康教育室,教育模式主要由視頻教學,通過一對一的教育向患者詳細說明授權教育的理念和原則,有助于潰瘍型結腸炎患者對其認識和了解,幫助患者進行有效護理。(2)建立授權教育的具體實施步驟::①確定問題,護士應通過交談的方式了解患者基本情況,掌握其健康狀況,以及目前困擾患者最大的因素是什么;②情感問題,積極與患者溝通,對患者給予支持鼓勵,引導患者將消極、悲觀的進行宣泄,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③建立目標,護患在交流過程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發現問題并幫助患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患者設立屬于自己的目標;④制定計劃,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給予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增加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間接幫助患者進行排便,并告知患者堅持提肛鍛煉;⑤評價效果,對于患者的努力給予肯定,并對不足之處給予指導。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夜間及24 h的排便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水平對比(±s,次)

表1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水平對比(±s,次)
組別 夜間便次 24h便次對照組(n=20) 2.18±0.86 5.01±1.53觀察組(n=20) 1.01±0.39 3.72±0.98 t 5.541 3.175 P<0.05 <0.05
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入院前 出院后6個月對照組(n=20) 198.64±11.93 237.51±15.53觀察組(n=20) 199.31±12.96 259.72±14.98 t 0.170 4.603 P>0.05 <0.05
潰瘍型結腸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加之疾病的特殊性給患者經濟、心理等均帶來較大壓力,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康復情況與患者的自身身體狀況有著很大的關系[3-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肛門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表明授權教育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具有很好的干預效果,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表明為潰瘍型結腸炎患者實施授權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肛門功能,減少排便次數,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原因在于,首先授權教育可以直接發現患者的需求和問題,情感的表達可直接讓患者了解自身的本質問題,間接激發患者的積極性,在護理的指導下讓患者獨立思考,間接強化患者的自信心,幫助患者樹立可完成的目標,提高患者的自我價值,最后自我效能得已提高;其次授權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肛門功能,減少排便次數,幫助患者緩解肛門控便能力應在飲食結構上加以調整,不斷給予患者鼓勵和指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5-6]。
綜上所述,對潰瘍型結腸炎患者實施授權教育,有效緩解患者肛門功能的排便次數,提高自我效能。
[1] 杜 湜,周樊華.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賦能教育與情志護理[J].護理研究,2017,31(10):1240-1241.
[2] 李文彬,李景南.腸道菌群與潰瘍性結腸炎癌變的研究進展[J].中華消化雜志,2017,37(05):353-355.
[3] 桑 怡,劉慶生,李 蕾,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效果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01):41-42.
[4] 李 莎,林 征,卞秋桂,等.不同類型炎癥性腸病病人疲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02):177-181.
[5] 張紅芳,盧 芹.自我管理教育在10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02):262-263.
[6] 施 琪,戴新娟,陳 晨.我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飲食相關文獻計量學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04):13-17.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0.84.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