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期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一三醫院婦產科,浙江 寧波 315000)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對緩解乳房脹痛促進母乳喂養的護理效果觀察
嚴期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一三醫院婦產科,浙江 寧波 315000)
目的分析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對促進產婦母乳喂養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進行生產的產婦1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登記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加之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干預,比較兩組出院后產婦乳房脹痛、乳房硬度、乳頭含接、乳頭皴裂、乳腺炎以及母乳喂養情況。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后,產婦乳房脹痛、乳頭皴裂、乳腺炎等情況的發生明顯減少,并且產婦乳房硬度、乳頭含接情況良好;研究組母乳喂養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實施常規護理加之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干預后,可以有效地促進母乳喂養,降低出院后產婦乳房脹痛、乳頭皴裂、乳腺炎等發生率,使乳房硬度、乳頭含接情況達到最佳,其護理效果顯著。
手法催乳;穴位按摩;母乳喂養;乳腺炎;乳頭皴裂
母乳對新生兒來說是最健康、最營養、最安全的食物營養供給[1],母乳喂養是嬰兒的生長發育的最佳營養補充來源,由于母乳的溫度及營養是最適合嬰兒的,有利于營養的充分吸收,使嬰兒可以健康成長,母乳中營養含量最為豐富的是產婦產后1~2 d內所產生的初乳。因此,本研究對產婦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出院后產婦乳房脹痛、乳房硬度、乳頭含接、乳頭皴裂、乳腺炎以及母乳喂養情況,并進行以下研究與探討。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進行生產的產婦166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36歲,孕周35~42周;按入院登記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83例;納入指標:①經陰道自然分娩及初產婦足月行擇期剖宮產術的產婦;②產婦具有判斷能力及語言交流能力。排除指標:①伴有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②無法進行母乳喂養者;③具有精神及心理疾病者。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護理方法如下: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如何做好乳房清潔工作,指導產婦乳頭牽拉訓練,可以有效地緩解乳頭內陷的情況;同時指導產婦早期哺乳的正確方法,若產婦乳房出現脹痛可以應用熱毛巾進行濕敷,減輕產婦乳房的脹痛感;在母乳喂養前,幫助產婦取舒適的體位,告知產婦哺乳完成后可擠出少許乳汁均勻涂抹在乳頭及乳暈周圍,可以防止乳頭皸裂的發生。
1.2.2 研究組
給予常規護理加之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干預,具體包括:(1)母乳喂養前準備:為產婦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哺乳環境,合理調整室內溫度和濕度,在母乳喂養期間可以根據產婦的喜好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緩解產婦的緊張,同時可以幫助產婦備置舒適的專用按摩床;由專業護理人員幫助產婦進行常規乳房按摩護理,按摩30 min/次,2次/d,直至出院為止。(2)操作方法:①在按摩過程中產婦盡量取仰臥位,使哺乳的乳房全部暴露在空氣中,選用經消過毒的毛巾等物品遮蓋住產婦的其他部位,同時幫助產婦進行情緒放松;②在進行按摩時,護理人員要清洗雙手并進行消毒,應用干凈、無菌的毛巾幫助產婦擦拭乳房進行清洗,將毛巾浸泡在40~45℃的熱水中,待毛巾浸濕后對雙乳房進行熱敷,熱敷時間在3~5 min之間;③涂抹乳房過程:應用專用植物精油在產婦雙乳房上進行均勻涂抹,每次涂抹2~3 mL,先對產婦雙乳進行環形按摩,從鎖骨下胸骨柄向乳房進行順時針按摩一周,連續按摩3~5 min左右;④以指腹對乳房進行螺旋式按摩,并且護理人員要掌握適宜的力度進行有效地按摩;⑤通過對乳根、少澤、合谷、膻中、中腹等穴位進行有效按摩,將每個穴位的按摩時間控制在1 min左右,并重復動作3~5次為最佳;⑥拍打按摩法:將手指合并后沿著胸壁周圍向乳頭部位實施有節奏地、慢慢地拍打,拍打時間3~5 min;⑦乳房抖動:用手將乳房慢慢托起,并且輕輕地對乳房進行上、下、左、右的抖動,抖動3~5min;⑧乳頭牽拉:應用手掌將乳房慢慢托起,然后應用另一只手對乳頭實施捏壓,并且向外牽拉乳頭,每次牽拉時間在10~20 min左右,牽拉2次/d。
觀察兩組出院后產婦乳房脹痛、乳頭皴裂、乳腺炎等發生情況以及乳房硬度、乳頭含接情況以及母乳喂養情況,通過電話對出院后一月的產婦進行隨訪調查,母乳喂養情況劃分為:單純母乳喂養、部分母乳喂養、象征性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等。
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后,產婦乳房脹痛、乳頭皴裂、乳腺炎等情況的發生明顯較對照組少,并且產婦乳房硬度、乳頭含接情況良好。

表1 出院后一月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情況[n(%)]
產婦在產后發生乳汁分泌不足主要是由于心情不暢、肝經瘀堵等所致[2];而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干預是通過穴位按摩乳房,使乳房血液流通順暢,刺激乳汁分泌,同時還可以幫助產婦祛除體內內熱,具有暢通乳房經絡之功效[3]。產婦在產后可能會出現乳腺管堵塞,導致乳汁無法順利排出,乳頭凹陷等情況發生,從而導致產婦乳房脹痛或發硬等不適感;乳房經過穴位的按摩及手法催乳,可以有效地促進乳腺管道暢通,有利于吸出乳房內的大量乳汁,緩解產婦乳房脹痛或發硬的不適感,促進了乳汁的進一步分泌,有效地糾正了乳頭凹陷情況,使新生兒能夠有效含接乳頭,減少乳頭皴裂的發生,提高了母乳喂養的效率。
綜合而言,對產婦實施常規護理加之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干預后,可以有效地促進母乳喂養,降低出院后產婦乳房脹痛、乳頭皴裂、乳腺炎等發生率,使乳房硬度、乳頭含接情況達到最佳,其護理效果顯著。
[1] 李曉靜.穴位按摩治療急性乳腺炎與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2(01):47-48.
[2] 牛秀偉.產后乳房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學,2017,23(08):156-157.
[3] 韓 芳.產后乳房護理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16,20(18):233-234.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0.107.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