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瑞芳
(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湖北 黃石 435000)
護理敏感指標在持續改進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分析
鄒瑞芳
(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湖北 黃石 435000)
目的探討護理敏感指標在持續改進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德爾菲法設置產科護理質量敏感指標3項,并將其運用到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產科持續改進護理工作質量中。結果 護理敏感指標實施后,我院產科護理質量各項指標均好于實施前(P<0.05);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總例數明顯少于實施前(P<0.05)。結論 敏感指標在持續改進產科護理質量中作用突出,可提高護理質量,增加護理人員工作熱情,減少不良事件。
護理敏感指標;護理質量;產科
護理敏感指標是評價醫院護理質量的“精”指標,在產科護理中設置護理敏感指標是提升與持續改進護理質量重要措施[1]。有報道顯示,開展持續改進護理工作服務能有效提升產科護理質量,最大限度的實現“醫院、醫生、患者、護士”四方共贏[2]。為此,我院產科在實行護理敏感指標并應用在持續改進產科護理質量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我院產科共有103張床位,2016年收治產婦5973例;護理人員共99名女性,30歲以上護理人員69名,30歲以下護理人員共30名;副主任1名,主管15名,護師22名,護士61名;本科學歷33名,大專學歷59名。
選擇標注:1.符合《現代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2010)[3];2.符合《醫院護理管理規范及質量考核標準》(2008)[4]。排除標準:1.指標嚴重缺少事實根據;2.不可準確定義指標;3.失去真正質量改進及預期指標;4.小概率事件指標、操作性差指標、數據不可測量指標。
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成立產科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研究小組。組長由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擔任,護士長抽選6名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突出的護士作為小組成員。與本領域專家進行交流,針對本科室實際工作情況及經常出現的問題,初步制定第一輪質量敏感指標問卷表及評價方法,見表1;收集專家意見,做好數據分析工作。根據問卷結果制定具本院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內容及評價方法,擇日應用到本科室實際工作中:1.培訓,由組長組織本科室護理人員集體學習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內容、評價方法及注意事項。2.收集,組長監督各個護士具體工作情況,做好評分卡、記錄表等工作。3.持續質量改進:我科室應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后,組長就各個護理人員工作中存在問題予以指正,提出改進具體措施,并監督其執行質量。

表1 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問卷表及評價方法
觀察對比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實行前后護理質量情況及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樣本選擇時間:實施前護理質量樣本選擇時間為2016年2月~2016年8月;實施后護理質量樣本選擇時間為2016年9月~2017年3月。實施前后護理質量達標情況:每項質量指標每月抽查3次,發生率=發生次數/總次數×100%。護理滿意度:采用匿名評價方式,護理滿意度共3選項: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每月隨機選取40例產婦予以評價。
采用SPSS 21.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敏感指標實施后,我院產科護理質量各項指標均好于實施前(P<0.05),見表2。
護理敏感指標實施后,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3。

表2 護理敏感指標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指標情況比較[n(%)]

表3 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比較[n(%)]
護理敏感指標實施前,不良事件共發生50例:查對不到位26例(52.00%),文書書寫不規范5例(10.00%)消毒隔離未達標及其他不良事件19例(38.00%);實施后,不良事件共發生34例:查對不到位16例(47.06%),文書書寫不規范4例(11.76%)消毒隔離未達標及其他不良事件14例(41.18%);實施后,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總例數明顯少于實施前(P<0.05)。
隨我我國醫療改革進程不斷深入,產科護理質量作為評價醫院改革質量的重要指標,一直受到醫院管理者的關注[5-10]。產科護理護理敏感指標是指產科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住院情況、護理質量及護理措施進行針對性總結,建立相關指標監測,收集收據,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評估,尋找問題,進而制定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11-13]。我科室年收治6000例左右產婦,護理工作難度較高,日常護理工作中問題較多。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對產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提供一個系統、科學、有效的檢測工具,以便快速解決護理中的問題,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我們研究認為,敏感性指標體系特點明顯,專家指導,可靠性較高。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產科為了提高護理質量,在廣泛的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邀請核心專家來我科室指導,專家選樣,更具權威性。本次的產科護理體系是敏感指標評價體系的延伸,特別是后期的持續質量改進更是遵守敏感指標的相關評價,對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等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從而提高科室護理質量。
良好的敏感指標能有效提高產科護理質量,降低產科不良事件產生概率。從表2可知,護理人員在敏感指標的作用下留置尿管相關泌尿性感染發生率、降低住院分娩后產婦乳房脹痛發生率等質量檢測指標明顯好于敏感指標實行前。這說明本科室明敏感指標評價體系,使護理人員真正開始重視自身工作,逐步提高職業技能;改善與醫生、產婦的溝通技巧,提高工作質量。從表3可知,實施后的總護理滿意度86.07%明顯高于實施前的64.29%。這說明敏感指標可以切實提高護理滿意度;在客觀上改善了產科醫患關系,解決患者關心的問題,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評價。實施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明顯減少,患者產后出血、感染等情況顯著降低;這則說明敏感指標能有效的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促進持續改進產科護理質量工作發展。
綜上所述,護理敏感指標能有效的提高產科護理滿意度,提升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中不良事件發生幾率;護理敏感指標數據易于收集,指標內容權威,貼合實際情況,值得推廣使用。
[1] 顧 敏,陳要武.設立質量敏感指標推進普外科優質護理持續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5,30(13):4-7.
[2] 簡偉研,周宇奇,吳志軍,等.護理敏感質量指標的發展和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7):865-869.
[3] 現代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M].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4] 孟寶珍.醫院護理管理規范及質量考核標準[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5] 陳珺儀,席淑新,石美琴.德爾菲法在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研究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6,30(29):3591-3595.
[6] 郭秀敏,周愛霞,楊春艷,等.3個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及其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9):1001-1003.
[7] 祝志梅,黃麗華,馮志仙,等.產科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5):573-577.
[8] 張 笑,趙 濱,李 靜,等.三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6,31(24):4-8.
[9] 周 萍.探討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22(54):181-182.
[10] 吳 琦,黃麗華.手術室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5,14(9):831-833.
[11] 范曉燕.預防婦產科護理風險中常規護理模式加應急措施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119-120.
[12] 高明霞.優質護理在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268-269.
[13] 彭春英.護理管理在提高婦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2):101-102.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0.167.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