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酒在醫院僅作為標本展覽
中國醫學發展史上,曾有醫源于酒之說。先秦時期,《黃帝內經》就有“湯液醪醴論”記載道:“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邪氣時至,服之萬全。”其中提及的“醪醴”就是藥酒。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也美贊藥酒為“天之美祿也”,歷史上的此類描述不勝枚舉。既然藥酒具備此等功效,為何曾經在醫院銷售火熱的藥酒如今逐漸消失?未來藥酒是否可能再次回歸醫院?自制藥酒存在哪些問題?圍繞這一系列問題,記者走訪了5家藥房和3家醫院中藥房,并采訪了北京中醫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陳占功。
我國中藥劑型種類繁多,傳統藥劑包括:丸、散、膏、丹、湯、膠、酒、露等傳統劑型;現代劑型分為針劑、膠囊劑等。藥酒就屬于傳統藥劑里的酒劑。談到酒劑,先得追溯酒劑的來歷。陳占功表示,國內的酒最早是從發酵開始,由米、谷子、高粱等制作而成,俗稱“素酒”。酒劑有黃酒和白酒之分,黃酒曾是用于制作酒劑的首選。隨著提取工藝的進步,酒劑逐步過渡到用糧食制作的白酒,白酒屬于蒸餾酒,酒精度數比黃酒高,有殺蟲、防腐功效,不僅可保持藥材的藥性,而且也可保證藥材的保質期,所以一般制作酒劑的白酒都選擇在50度以上的。此外,《中國藥典》規定,制作酒劑必須選擇白酒,如是內服的酒劑,必須得用谷類釀造的白酒。
“過去醫院售賣藥酒曾有過發展的高潮期,其主要還是在于宣傳。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根據現在社會發展狀況,酒再好也得依靠宣傳讓百姓知曉。可藥酒到底對人體如何好?得有自己的實力或實驗數據做支撐,用顯效率說話。”陳占功指出。
調查中,一位老中醫受訪者表示,“現在各大醫院都沒有藥酒可供銷售”,記者問其中緣由,他直言:“醫院是治療疾病,現藥酒都已劃入保健品范疇。”當記者提出“藥酒也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是否可以繼續在醫院售賣”的問題時,該老中醫連連搖頭說:“都不讓賣,藥酒在醫院售賣就會面臨罰款,即使存在個別醫院售賣,那也僅是養生酒,它和藥房銷售的保健酒沒有區別。”
隨后,記者聽聞某專科醫院有藥酒擺在中藥房窗口后,經實地走訪,發現該醫院的中藥房取藥窗口確實擺放了5瓶藥酒,酒瓶里分別裝有壁虎、蛇和其他中藥飲片,在酒瓶邊上分別放置著顯示牌,標注了這些藥酒的名稱、功效等詳細信息。當記者向藥房里一位中年藥師表示有購買藥酒的需求后,此藥師回答:“這些藥酒不賣,僅作為標本展覽。”記者追問:“如果找醫生開處方是否可以購買這類藥酒?或者按照醫生指導,自己可配制出類似的藥酒?”該藥師說:“實際上,這類藥酒在我們醫院根本就不能配制,也不售賣藥酒給患者。”
“最早的藥酒是中藥飲片與酒混合以后,通過浸泡或煎煮后過濾,澄清的部分即是藥酒。藥酒對人體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治療,二是保健。所以中藥里的酒劑按兩種途徑管理,即準字號管理和健字號管理。因此,治療用途的藥酒需要有準字號,一般表現為OTC,雖這類藥酒屬于OTC,但是此藥酒是按藥品標準制作;而保健藥酒是按保健品標準制作,相對來說,標準就降低了。現今藥酒大部分屬于保健品,比如,很多藥房銷售的保健酒,不具備準字號,大多數是按保健食品、保健藥歸類,其質量標準要求有區別。”陳占功指出。
陳占功還表示,公立醫院售賣藥酒,首先需使藥酒進入基本醫療保險目錄,醫院才能夠采購此類藥酒,同時也表明此藥酒可以通過醫保進行報銷。對于記者“既然藥酒有治療功效,為何不給其納入醫保目錄” 的問題,陳占功說,國家醫保目錄設置不僅得考慮國家有相關規定,還需考慮地方差異和療效。此外,陳占功還認為,醫院藥酒的消失也與藥酒的保健功能有關。“很多藥酒雖有保健和治療的雙重功效,但大部分都歸類為保健品。”陳占功說,因為OTC藥酒不需要在醫生處方的指導下購買和服用,因此,老百姓如果需要藥酒,可自行選擇藥房購買,但若迫于經濟壓力的考慮,可考慮用藥品替代藥酒使用。
在記者調查的5家藥店,有2家藥店表示沒有藥酒;剩余的3家表示有藥酒售賣。其中一位藥店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店里沒有現貨,且只有鴻茅藥酒,如果需要,可以提前預定,999元/4瓶,980元可提貨。當記者表示想買用中藥飲片直接泡制的藥酒后,該藥店工作人員說:“因為國家有明確規定不讓售賣此類藥酒,我們也沒辦法提供。你現在不可能在正規藥房和醫院買到此類藥酒了,除非去非法的私人診所,或者自己在家配制。”其中,北京同仁堂藥店除了在售的藥酒品牌比另外4家藥店有更多的選擇余地之外,沒有其他差別。
陳占功坦言,醫院曾有過醫生組方配制的自制藥酒,其管理也非常嚴格,需要具備生產批號才能進行生產,也要入醫保目錄。不過偏于治療用途的品種不多,偏保健酒則數量、品種均不少,如人參茯苓酒、十全大補酒等。而存在于私人診所或飯館內用蛇或其他中藥飲片泡制的藥酒,如果將其定義為自制酒劑,并私自生產或售賣,則屬非法行為。“因為其需要食藥監管部門嚴格的審核、批準才能進行生產,不過,可允許將其作為保健品售賣。”陳占功還強調,個人自行泡制的酒劑還存在安全隱患。他說,因為個人身體需要醫生進行辨證,過去常言,“醫不治己”,醫生都不給自己看病,更何況沒有太多醫學知識的普通百姓呢?陳占功認為,在未經醫生辨證的情況下,如果個人隨便用中藥飲片自制藥酒,易打破人體的陰陽平衡,可能還會對人身體造成迫害。“不要輕易盲目地使用滋補類藥酒。如對癥,應在不處于空腹時,按規范適量飲用,10毫升左右為佳。”
對于將來的藥酒是否會再次進入醫院,陳占功表示,關鍵在于國家政策是否把藥酒納入醫保目錄。“一種新藥上市并不是簡簡單單攢個藥方,不僅需要研究人員潛心研究,還需要通過國家嚴格的審批程序。”陳占功坦言,酒確實有活血、暖胃、通經絡等功效,在與中藥飲片結合后,一種安全而有效的藥酒需要研究人員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還得考慮國家產業政策,比如:國家對藥酒的醫保政策是否有改變,或出現強有說服力的實驗指標做支撐等,這些都是貫徹和落實兼藥酒療效和經濟實惠于一體,且以民生為本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