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報出爐 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1.5萬億
9月1日,中國經濟信息社在無錫發布《2016-2017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赌陥蟆分蟹治觯锫摼W發展呈現一些新的特點與趨勢:全球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空前活躍,加速邁向萬物互聯時代。美、歐、日、韓等持續加強物聯網戰略部署,全球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空前活躍,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跨國公司競相布局,開源生態加速構建,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16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9 000億元,同比增速連續多年超過20%。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
9月2日
華為推出首款AI芯片
柏林IFA2017展上,華為正式發布了傳聞已久的人工智能芯片——Kirin 970(麒麟970)。麒麟 970 是華為首款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臺,并且是全球首個集成獨立人工智能專用 NPU 神經網絡處理單元的移動芯片,所采用的是創新的 HiAI 移動計算架構。
相較于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 HiAI 移動計算架構擁有大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計算任務。
9月4日
工信部發布無線電頻率劃分草案:出現多個可用5G頻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告稱,為了合理、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運行,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從草案可看出,3 300~3 400 MHz頻段基本被確認為5G頻段,原則上限于室內使用;4 800~5 000 MHz頻段,具體的頻率分配使用根據運營商的需求而定。此外,草案出現了一個新的可用于5G系統的頻段:4 400~4 500 MHz頻段,但不能對其他相關無線電業務造成有害干擾。
9月7日
英特爾發布首款支持5GNR試驗平臺
9月7日, 英特爾正式發布業界首款支持5G NR(新空口)的試驗平臺——第三代英特爾5G移動試驗平臺(MTP)。據悉,該平臺能對5G網絡和設備進行快速的外場測試和互操性測試,同時其還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在英特爾合作伙伴開展的現場測試和試驗中支持全新NR標準。
9月10日
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無錫開幕
9月10日,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正式開幕。本屆物聯網博覽會以“物聯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活動總體框架為“1+10+1+1+8”,即1場主會議、10場高峰論壇、1個物聯網應用和產品展覽展示、1場智慧城市國際會議及8場系列活動。馬云也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中壓軸出場,并指出人類即將進入真正的數據時代,物聯網與大數據的結合才能為人類開創未來。
9月11日
伊利主導乳業智能制造標準
中央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強調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搶占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制高點,提升企業競爭優勢。近期,伊利集團主導的乳業“智能制造標準研究”項目獲國家批準進入實施階段,填補了中國乳制品行業智能工廠建設標準的空白。未來,中國乳企將根據伊利的研究成果來規范智能化工廠的建設升級。
據悉,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Y-iLMILK”智能車間通用模型標準、“iICIC”互聯互通網絡架構與信息模型標準、“iTTS”產品質量管控標準及“iWMS”智能物流標準四個部分?;谝晾瘓F多年來在智慧乳業建設方面的成就,經國家工信部研究決定由伊利集團主導該項目的實施,并且批復專項資金支持該項目的落實。
9月14日
《NB-IoT智慧燃氣解決方案白皮書》發布
9月14日,中國電信、華為、深圳燃氣集團、金卡智能聯合發布《NB-IoT智慧燃氣解決方案白皮書》。這是業界首個系統性闡述NB-IoT智慧燃氣行業的技術資料,對于電信運營商、燃氣公司部署NB-IoT智慧燃氣方案、推進智慧燃氣商業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業界首個系統性闡述NB-IoT智慧燃氣行業的技術資料,對于電信運營商、燃氣公司部署NB-IoT智慧燃氣方案、推進智慧燃氣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9月15日
海爾研發智慧家庭操作系統 破局物聯網安全難題
9月15日,海爾主導的“核高基重大專項——面向智能家電的物聯網安全操作系統海爾UHomeOS啟動會”在京舉行。
作為物聯網智慧家庭的引領者,海爾就此成為家電行業唯一一個獲得國家核高基安全物聯網操作系統項目的企業。
此次海爾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啟動,為滿足國家層面自主可控的安全物聯網操作系統,為企業的物聯網安全發展提供落地應用示范樣本,促進國產操作系統的規?;瘧猛茝V,以及推動傳統家電企業的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意義。
9月16日
第三代北斗芯片發布 可實現亞米級定位精度
9月16日,全球首顆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正式發布。超低功耗的第三代北斗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無需地基增強的情況下便可實現亞米級的定位精度,實現芯片級安全加密。該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車輛管理、汽車導航、可穿戴設備、航海導航、GIS數據采集、精準農業、智慧物流、無人駕駛、工程勘察等領域。
9月18日
國內首顆A級自主可控網絡交換芯片亮相軍展
在9月18開幕的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上,國內知名自主可控網絡交換芯片企業北京東土軍悅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展示了一款全自主研發的網絡交換芯片KD5660和基于該款芯片研制出了關鍵軟硬件全部國產化的網絡交換機,所帶來的最新產品不但突破了國外封鎖與技術壟斷,同時為我國軍用網絡通信系統提供了基礎安全保障。endprint
9月20日
中國電信推動5G試驗落地:6城啟動創新示范網
在“2017中國無線技術與應用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技術部副總經理沈少艾表示,作為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創始成員和核心成員,中國電信正在推動5G新型網絡架構、關鍵技術研發、驗證5G技術方案;同時推動5G技術標準化和技術方案試驗落地,制定企業技術規范,為中國引入5G移動組網提供技術指導,全面支撐中國5G發展。目前中國電信5G創新示范網試驗啟動城市包括蘭州、成都、深圳、雄安、蘇州、上海6個城市,每個城市6~8站,目前主要集中在3.5 GHz頻段的無線組網能力和方案驗證。
9月21日
華為率先完成IMT-2020 (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核心網測試
華為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實驗室,率先完成由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核心網測試。本次測試包括服務化架構、5G關鍵業務流程、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
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由IMT-2020(5G)推進組發起,其中5G網絡部分的測試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絡技術工作組完成。繼2016年9月完成第一階段5G網絡關鍵技術驗證之后,IMT-2020(5G)推進組于今年展開第二階段技術方案驗證,逐步推動5G網絡產品的研發和技術發展。
9月21日
AI系統首次實現真正自主編程
來自彭博和英特爾實驗室的兩位研究人員,號稱實現了首個能夠自動生成完整軟件程序的AI系統“AI Programmer”,這個“AI程序員”利用遺傳算法和圖靈完備語言,開發的程序理論上能夠完成任何類型的任務。AI自動編程的時代,大幕已開。
9月22日
“無人駕駛”地鐵首現京城
近日,北京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燕房線開始空載試運行,另外兩條S1線、西郊線也都在同日試運行。據了解,這三條線路計劃在年內正式開通無人駕駛。報道稱,燕房線是中國內地首條完全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軌道線路,整個線路的運營、維護都實現了智能化。燕房線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80 km,每列4輛編組,定員960人。線路全長16.6km,共設9座車站,在閻村北站與房山線換乘。
9月25日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2020年建成
9月25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意見的通知?!秶臆嚶摼W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指出,針對車聯網產業“十三五”發展需要,加快共性基礎標準制定,加緊研制自動安全及輔助駕駛相關標準、車載電子產品關鍵技術標準、無線通信關鍵技術標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標準、面向車聯網產業應用的5G eV2X關鍵技術標準制定,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
9月27日
阿里發布AliOS品牌 重兵布局汽車及IoT領域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升級操作系統戰略,發布全新的AliOS品牌及口號:驅動萬物智能。新的阿里巴巴操作系統事業部將在IoT領域持續增加投入,面向汽車、IoT終端、IoT芯片和工業領域研發物聯網操作系統,并整合原YunOS移動端業務。
9月29日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
9月29日下午,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即結合“京滬干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據媒體報道,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已構建出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
“京滬干線”是一條連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和合肥的量子通信骨干網絡,全長2 000余km,可滿足上萬名用戶的密鑰分發業務需求。通過這條線路,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巴巴集團也實現了京滬異地數據的量子加密傳輸等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