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服務的孩童只占總人群數的20%,但卻是100%的未來。
作為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黨委書記,“75后”的江帆帶領全院1400名員工守護著兒童的健康。
“在診室,我只能幫助幾十個、幾百個孩子,而通過我的研究推動政策制定,就能幫助千千萬萬個孩子。”這是江帆常說的一句話。她一次次推動具有重要臨床及公共衛生意義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公共政策,積極引領社會公眾認識“兒童健康發展”的意義,使研究成果最大范圍惠及廣大兒童,為他們筑起一道“健康城墻”。
享受職業快樂,用行動鼓勵年輕醫生
1998年,江帆從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系畢業,并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直推攻讀研究生。
江帆說,大學選兒科的原因很純粹,就是喜歡孩子。等成為一名醫生后則是越做越喜歡,進而全身心地投入臨床一線工作中去,即便成為院領導后也要每周出門診,“當孩子和家長特別信任你的時候,這種職業帶來的快樂很讓人享受,也是兒科醫生的魅力所在。”
在兒童醫學中心的急救室中,幾乎每天都會送來遭遇意外傷害的孩子,他們中的一些因為第一時間救助不力而錯過最佳搶救期。看著幼小生命轉瞬即逝,2007年江帆決定帶領團隊啟動“兒童傷害急救技能”教師與保育員培訓項目。
有人說,在社區、學校組織培訓似乎是醫生的分外事,但江帆認為兒科醫生的戰場不能只在診室,她特別喜歡這個項目的名稱——“護苗行動”。
經過兩個月的加班加點,國內首套兒童急救培訓教材與錄像問世,之后江帆團隊摸索出科學有效的培訓模式,幫助上海3.5萬名幼教老師與保育員進行系統性學習,切實提高一線人員的急救水平。“雖然我們服務的孩童只占總人群數的20%,但卻是100%的未來。”
“我不會在學生面前回避任何負面情況”,江帆說,“但我會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是兒科不僅有負面的1%,還有光明的99%。”她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真實的場景,比如孩子搶救成功后父母激動地抱著醫生轉圈,白血病孩子痊愈后出國留學前給醫生寫信。
“這幾年,兒科醫生工作環境在不斷提升”,她鼓勵年輕人,“關鍵你要喜歡這個職業,能用積極心態去面對。”
一切為了孩子:讓學生多睡一小時
保障兒童群體的大健康研究是江帆的一項重要工作。相信許多上海市民還清楚記得,2007年上海出臺“推遲中小學上學時間”的通知,讓孩子多了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一政策落地的重要推手,正是江帆所在的科研團隊。
1998年,師從中國兒童保健領域的著名專家沈曉明教授,江帆開始了兒童睡眠健康研究之路。她和課題組先后在全國九省市開展了3萬余名各年齡段兒童睡眠健康多中心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中國兒童睡眠不足與睡眠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發育階段性和多維性特征,并發現“課業負擔過重”和“上學過早”是導致兒童睡眠不足的高危因素。
為了深入研究提高兒童睡眠健康的有效舉措,她帶領團隊對上海地區10所小學的學生進行了長達4年的追蹤研究。研究發現,適當地推遲上學時間可以顯著提高兒童睡眠的質量,進而有利于兒童體格生長、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這一研究結果引起了上海市教委的高度關注,最終經多方論證后在上海地區率先推動了“中小學推遲上學時間”政策的出臺,而在政策實施后3年通過第三方評估,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政策推行后,兒童睡眠健康有了顯著改善。
“兒童睡眠研究”推動了政策轉化,得到了教育部高度認可并建議推廣。而這一健康研究推動政府循證決策理念與經驗的成功案例,也被國際醫學最高權威雜志之一《柳葉刀》收錄并發表。項目還相繼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一系列獎項。
從事兒童睡眠研究近20年,江帆帶領睡眠研究小組不斷證實睡眠對兒童神經發育以及認知記憶的影響,同時也揭示了,睡眠不足對兒童肥胖發生的相關作用機制。
眼下,她和她的團隊又瞄準了上海學生身體活動狀況。
江帆說:“目前全國中小學學生體質監測顯示,近20年來中小學體質出現下滑趨勢,這一結果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上海市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支持下,她領導的團隊在上海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學生身體活動監測平臺,這一次研究監測的樣本量達到近8萬人,其中4000人會隨身佩戴“身體活動加速度器”進行實時客觀監測,項目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醫教體多團隊合作。
江帆透露,預計這項監測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在監測的基礎上,她領銜的多學科團隊將會出臺國內第一部兒童身體活動循證指南,從改善孩子的生活方式開始,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準確性、科學性的指導。
有著23年黨齡的江帆,她是一名兒科醫生,也是醫院管理者。“作為醫院管理者,我理應傳承好兒童醫學中心‘一切為了孩子的文化。”江帆認為,這不僅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依靠一線同事的智慧。
2014年,偶爾一次江帆聽麻醉科主任說,手術室門口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聲,讓醫生們心里很難受,想要打造“無哭聲手術室”,江帆很贊同,并著手打造“無哭聲醫院”。
于是,醫院出現了首個海洋主題手術室,小患兒可以坐在卡通車上前往手術室,在靜脈輸液區、影像檢查區有了色彩繽紛的彩繪墻和動畫主題檢查室。
如今,作為上海基層黨員的先進典型,江帆還擔任上海市青聯副主席、教育部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
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在大學期間就入黨的“江代表”感覺自己又有了學習的新動力。會前,她說她要更多地了解周圍百姓和黨員的想法。“會后,我則要用自己的專業、身份和視角,更好地將會議精神介紹到基層一線去,在所代表的群體中產生共鳴。這也是一次新的鍛煉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