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祎卓
摘 要: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物聯網終端的安裝數量急劇增長,據預測,全球物聯網終端的安裝數量將從2016年底的149億增長到2025年的820多億美元,但思科技術公司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60%的物聯網計劃在概念證明階段停滯不前,只有26%的公司已有了一個他們認為完全成功的物聯網計劃。針對這種現象,文中提出通過重新定位產品策略,規劃未來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物聯網項目失敗的風險,為相關業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物聯網終端;重新定位
物聯網(IoT)無處不在,從冰箱到汽車再到廠房,他們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IDC預測,全球物聯網終端的安裝數量將從2016年底的149億增長到2025年的820多億美元,數量可觀。
盡管如此,思科技術公司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60%的物聯網計劃在概念證明(PoC)階段停滯不前,只有26%的公司已有了一個他們認為完全成功的物聯網計劃。更糟糕的是,三分之一已完成的項目被認為沒有取得成功。
鑒于制造商正處于物聯網迅速發展的前沿,這些統計數據著實令人擔憂。但這真的重要嗎?物聯網是最新時尚嗎?并不是。物聯網是工業4.0動力的核心,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它不僅改變了我們制造的方式,還改變了我們制造的產品和我們使用產品的方式。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所有制造商都需要快速適應。
本文概述了制造商可以采取的五個關鍵步驟,以避免物聯網項目出現故障,確保制造商能夠成功轉變其業務模式,在利用物聯網提供的機會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1 重新定位產品策略
物聯網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創造連接的東西,而在于連接它們帶來的潛力。連通性是嵌入到產品里面的,一個產品的收入將由從產品本身轉移為通過這些連接設備提供的服務產生。
在面向消費者的行業中,客戶希望即使是對最簡單的產品,也能夠在這些產品的生命周期中享受新的服務。至少,擁有能夠促成這種新服務模式的能力。那些能夠引領、開發以及提供/合作提供增值連接服務的制造商,將擁有競爭優勢,并獲得金融回報。
運動服裝品牌Under Armour是超越傳統產品界限的完美案例。該公司收購了一些受歡迎的健身平臺,包括MyFitnessPal,后者擁有1.3億用戶,由此Under Armour可將目標服務與產品連接起來,提供給這些用戶。
2 規劃未來
無論如今的業務規模和覆蓋面范圍如何,企業都須提高能力,拓展業務,以滿足未來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短期計劃可節省開支,但若無法對機會作出回應,則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界定物聯網項目時,務必考慮未來不同的情況。例如為不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擴大用戶數量或拓展更復雜的供應鏈。向潛在的合作伙伴提問,了解他們如何幫助其他客戶擴大業務,并深入研究此舉的成本。例如,客戶需要能夠快速、便捷地與運營地區的網絡服務供應商建立新的連接服務,現在詢問供應商如何并在何處完成,可確保無論未來物聯網占據多少業務,使用者都能做出回應。
3 自動化無處不在
制造業對于自動化來說并不陌生,但許多公司仍然依賴手工流程來管理自動化機器。對于每個連接的設備,使用者需要處理連接配置和成本,以及支持診斷和培訓。
Cisco Jasper估計,平均每臺設備每年需要100多次實時操作。當操作幾十或幾十萬次時(即使是中小型工廠,也很容易超過該數),就很容易感覺到對業務造成了負擔。自動化物聯網設備的管理不僅可以降低處理成本,還可以在事件發生前對事件進行預測提醒。
4 構建安全
制造業目前已經成為網絡間諜活動排名最多的前三行業之一,遭到網絡攻擊的風險更高,物聯網就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網絡和互聯網連接,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數量急劇增加,而轉向生產連接設備也帶來了新的風險。
例如,中國制造商杭州雄麥科技有限公司召回了其在2016年在美國銷售的一些產品,安全研究人員確定該公司生產的一些設備的零件已成為一次全球黑客攻擊事件的目標。黑客通過諸如網絡攝像頭和數字錄像機等通用設備在互聯網上發起復雜的攻擊。
5 認知人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即阻礙物聯網成功的最大障礙并不涉及技術本身,而是人類自身,包括文化、組織和領導。成功的物聯網項目包括IT與其他業務之間的協作水平,以及經常性的復雜的第三方生態系統,這對于習慣對工廠技術做決策的運營經理來說通常很困難。
轉向物聯網意味著IT需要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并嵌入在公司戰略的各個方面,而非遠離決策的功能。尤其對一些小型制造商而言,已面臨無法突破專業知識局限和技能缺乏的困境。然而轉向數字制造的浪潮已經開始,那些不培訓員工、不更新招聘政策或不補充內部技能的企業將很快被同行超越。
英國政府關心的正是在這一領域發展國家技能,這在“工業數字化評估”中形成了關鍵路徑,該評估報告是2017年初發布的政府新產業戰略的一部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