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青
編者按: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是憲法和法律對代表基本的要求,是代表依法有效履職的前提、基礎和基本方法。這五年,本屆人大常委會在代表聯系社區、代表專題調研、代表報告履職情況等方面下工夫,在加強制度規范、平臺建設、完善渠道上做努力,在代表聯系人民群眾方面交出了一份新的、令代表和群眾滿意的答卷。
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的重要基礎,是堅持完善人大制度,發揮其生機活力的重要保證。本屆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牢牢扭住代表聯系人民群眾這一根本主線,在健全制度、豐富平臺、暢通渠道、完善保障上下工夫,在“微創新”、不斷增強代表履職實效上出實招,在推進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形成有效閉環上做努力,使代表履職更有成就感,使人民群眾有真正的獲得感,使代表工作在實踐中得到長足發展。
健全組織保障機制 筑牢根基
法規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本屆市人大常委會把加強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擺上常委會重要議事日程,2013年進行全面調研,2014年—2017年連續完善形成了一套法規文件,即“一辦法兩規定”、五項代表工作制度和一個文件意見(上海市實施代表法辦法、上海市代表議案規定、上海市代表建議規定;代表聯系社區、代表接受原選舉單位監督、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委員會聯系代表、代表履職記錄等5項若干規定;上海市貫徹全國人大關于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的意見),為有序有效地開展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和制度規范。
代表聯絡機構進一步健全加強。貫徹全國人大修改地方組織法和代表法的精神,結合上海實際,市人大2016年制定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區縣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若干規定》,對健全完善本市街、鎮人大組織機構建設作出了新規定,明確在街道設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委員組成;在鄉鎮設立鄉鎮人大辦公室(代表聯絡室),其主任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通過。2016年—2017年市人大加強指導和推進,通過調研巡視、外出學習、樹立樣板、培訓研討、經驗交流等舉措,推動全市105個街道都設立了街道人大工委、全市109個鄉鎮人大都設立了鄉鎮人大辦公室(代表聯絡室),做到了人員、場地、制度、經費等“四落實”的規范化建設,街、鎮人大組織機構的健全完善,為本市各級人大代表深入基層聯系社區和人民群眾、開展代表履職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
豐富平臺深化內涵 激發活力
代表聯系社區活動不斷改進完善。每年2次集中進社區聯系人民群眾已成為市人大代表履職的一項制度化、常態化活動。本屆市人大常委會在增強聯系社區實效上做了“兩個改進和兩個完善”:由原來“散發式”改進為“帶主題”進社區,由原來只到居、村委會改進為還可以到街道和鄉鎮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并建立完善了街、鎮人大協助梳理群眾意見的機制和分級分類處理反饋群眾意見的機制。本屆以來共有4518人次的市人大代表,帶著《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草案、“十三五”規劃編制、“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等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等主題,采取走訪、座談、視察、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和收集各方的意見建議。
代表專題調研為全市改革發展服務。專題調研是閉會期間代表履職發揮作用的重要法定活動。本屆市人大常委會加強組織和選題的指導,努力在推進調研成果轉化上下工夫。2013年以來,常委會委托各區人大組織3300多人次的市人大代表,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常委會立法監督重點工作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選擇了107個專題,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形成107篇專題調研報告。這些報告為市委市政府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有的還及時轉化為高質量的代表議案和代表建議,推動了本市相關立法工作和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生改善。
代表會前集中視察“小型分散”增實效。代表會前集中視察,是為代表深入實際了解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廣泛聽取基層人民群眾意見,出席好市人代會所做的準備。本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尊重代表主體意愿為原則,在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方面做了“四個改進”:視察主題由組織部門確定改進為先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見后再商定;視察方式由“大部隊”改進為小型化30人左右;視察線路由1個主題1條線路改進為1個主題多條線路同步進行;視察時間由集中2-3天改進為分散2-3周開展,有力提增了視察實效。本屆以來常委會共組織了1933位市人大代表,圍繞29個主題、分56路開展視察,切實為代表知情知政、出謀獻策提供了支持。
市人大代表報告履職情況基本“全覆蓋”。市人大代表向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是代表密切聯系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自覺接受監督的重要形式。本屆市人大常委會在2014年和2015年進行探索的基礎上,2016年和2017年將代表報告履職情況實現“全覆蓋”寫入了常委會工作報告之中。截至目前,本屆市人大代表(部隊代表除外)中有800多位市人大代表以書面報告或口頭報告等方式,向原選舉單位報告了履職情況,代表中的市級領導和常委會組成人員都帶頭報告,一些去年剛補選的市人大代表也紛紛向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完成率為95%,力爭今年內完成市人大代表報告履職情況“全覆蓋”。市人大還建立了代表履職網上記錄情況向原選舉單位公開制度,促進了代表主體責任意識的進一步增強。
開設了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線上平臺。市人大常委會重視加強代表履職信息化建設,在2015年建成上海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及其移動版(上海代表履職APP)的基礎上,2017年為貫徹全國人大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的精神,開發建設了線上“代表聯系群眾”窗口,其窗口開設在上海人大的門戶網站的首頁,人民群眾可以通過該窗口直接找到相關市人大代表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市人大代表工委辦公室再通過上海人大代表履職平臺與市人大代表聯系進行處理。該窗口的開設為市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開辟了一個新渠道,實現了線上線下全方位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需要。endprint
完善反映處理渠道 增強實效
建立健全分級分類處理機制。本屆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規范了代表聯系群眾后意見建議的分級分類反映處理的機制:即屬于街、鎮和區級層面的意見建議,市人大代表一般向區人大或所聯系的區人大代表進行反映,由區級有關部門研究處理反饋;屬于市級層面的意見建議,市人大代表一般通過出席市人代會,列席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參與市人大常委會和委員會工作,參加座談會,提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等渠道進行反映;屬于國家層面的意見建議,通過全國人大代表進行反映。
加強完善常委會聯系代表制度。一是建立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全覆蓋”制度。每位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8-15位市人大代表,每年開展聯系代表活動不少于2次,一般采取走訪、座談、約見等多種形式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本屆60多位常委會組成人員共聯系5684人次市人大代表。二是建立了專業代表組。在委員會聯系近500位市人大代表的基礎上,2015年組建了9個代表專業組,分別由聯系該委員會的專門行業、專業領域、長期關注該領域的15—40位市人大代表組成。代表專業組在常委會和委員會執法檢查、視察、調研中發揮著骨干核心作用。三是擴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人數。一般做法是每半天常委會會議邀請安排10位左右市人大代表列席,本屆以來共有1214人次市人大代表列席會議,有的代表還在列席全體會議上發表意見,擴大了代表向常委會反映群眾意見的通道,使常委會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等工作得以更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更充分體現人民意愿。
建立多方位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制。本屆市人大代表通過聯系人民群眾共提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4034件。市人大常委會在認真做好交辦、指導、協調工作的基礎上,加強督辦工作,不斷增強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實效。一是建立健全分層督辦工作機制。建立了主任會議牽頭督辦、專門委員會專題督辦、代表工委協調督辦、歸口負責部門重點件督辦和承辦單位內部督辦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代表建議督辦體系,增強了督辦合力。二是全面開展屆中、屆末“回頭看”工作。2015年首次開展屆中“回頭看”工作,對2579件代表建議辦理進行“回頭看”,促進了245件代表建議的辦理情況發生積極變化。今年對本屆以來提出的代表建議辦理開展全面“回頭看”工作。通過“回頭看”,切實推動了代表反映意見更有效地解決落實,增強了代表履職的成就感和獲得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