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探究電力輸變電線路EPC總包工程風險管理
李建國
(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工業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電網建設和運營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電網的建設中,電力輸變電線路的建設由于其受地形地貌、工程路徑、高空作業等因素的影響,在風險管理方面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本文通過加強EPC總包工程模式在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方面的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評價工具,對相關管理工作進行了歸納總結。
電力輸變電線路EPC;風險識別;風險管理
電力輸變電行業由于專業性強、對工程建設的設計、技術、工藝要求較高,一直是處于沒有完全開放的行業。長期以來,傳統的管理模式采取的是設計、采購、施工分開的管理方式,這對于工程各個環節的銜接性具有一定的影響,而EPC總承包模式由于其將工程的設計、采購、施工環節緊密結合起來,因此被普遍應用于規模大、技術要求高、工期長、工程環節多的工程項目管理中。目前在電力輸變電線路工程中引入EPC總承包模式已成為大勢所趨。然而EPC總承包模式由于采用的是一個總承包商承擔下所有的工程建設工作,這使得總承包商所承擔的風險遠遠高于以往。因此如何在電力輸變電線路EPC總包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風險管控制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EPC(設計Engineering、采購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總承包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針對當時大型建設項目的工程管理而推出的一種新型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它一改傳統管理方式中各個環節分開管理的方式,將工程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各個環節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工程建設管理的水平和質量。與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比,EPC具有以下特點。
EPC總承包模式通過業主與總承包商簽訂工程項目建設合同,由業主給予總承包商較大的建設管理權利,業主對于工程的監理也無需通過第三方,而是以委派代表的方式進行管理。對于工程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業主一般不會進行干涉,大部分的建設、管理權利由承包商在業主的批準和配合下自行安排、執行。
EPC總承包模式中,業主與總承包商對合同的價格采取的是固定單價或固定總價方式,也就是說在合同簽訂之前,總承包商需對工程的總體工作量進行核實,分析工程建設期間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由此確定合同總價或單價,并與業主在簽訂合同時將合同價格固定下來。一般情況下,在簽訂了合同之后,業主不會對價格再進行調整。
EPC總承包模式雖然給予了承包商非常高的自由度和權利,但與此相對應的,需要承包商承擔起更大的風險。與傳統的承包模式相比,EPC總承包模式在工程的設計階段即已開始進行工程的建設管理,由此也需要由承包商承擔起由設計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成本增加或工期延誤責任。另外,在EPC總承包模式中,業主對其提供的部分數據無需擔負起完整性、準確性的責任,這些都需要承包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核實,也使得承包商必需承擔起這一部分的風險。
目前EPC總承包模式在包括路橋、港口、鐵路等大型工程中都得到了廣泛使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與這些工程項目相比,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由于工程性質的特殊性,在采用EPC總承包模式時面臨的風險性更大。電力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在各個國家電力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國有化特點,這使得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本身的開放性遠不及其他工程項目,這對承包商的資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中高空作業的工作量較大,一般情況下涉及到的工作面也較廣,而且受供電需求影響,給予相關工程建設的工期也較短。另外,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由于施工地點的多變性,使得每個工程都具有唯一性、非標準化的特點,其中包含了較多獨特的不可預見性,很難以統一的標準全面了解工程的風險性。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對相關工程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力資源的重要性決定了電力工程的國有化背景,而國有化背景帶來的政治風險是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不容忽視的風險。工程所在的地的政治局面是否穩定,基礎設施是否完善,土地紛爭情況、法律法規情況都是形成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政治風險的重要因素。必須提前考察項目所在國的政局穩定狀況。良好的政局環境是國際工程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
經濟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市場波動、外匯管制、政府財政不穩、匯率風險等多種因素。通貨膨脹及市場波動必然導致人工材料及設備價格的上漲;外匯管制則會導致項目完工后的資金難以轉移;如承接的是政府項目,政府的財政狀況將直接影響項目的收款。由于EPC總承包模式中采用的是業主與總承包商在對工程的總體價格進行了評估之后,將工程的總價列入合同內容的方式,因此在工程建設期間由通貨膨脹、匯率變動、原材料價格變動等帶來的資金困難等經濟風險也是承包商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需在進行成本風險預測時將這一部分因素考慮在內。
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場地多數情況下都處于地形地貌較為復雜的野外區域,因此相關工程必然存在由自然環境帶來的管理風險。比如過于惡劣的氣候條件對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或由包括雷電、暴雨、洪澇災害、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以及由于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和地理位置不利于工程施工帶來的風險等,都是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需要面臨的風險。
工程所在地區的語言特點、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都有可能形成對工程建設的管理風險。比如語言障礙會使工作人員之間在語言習慣和思維模式上無法進行正常交流,從而導致對工程相關文件的理解差異,對工程的施工造成風險。而由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引發的誤解和沖突,同樣也會影響工程的進度。
由業主帶來的工程管理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支付能力風險,二是業主規范風險。由于業主資金不足導致的工程款項不能及時到位,使工程無法保持正常的進度,形成了業主的支付能力風險。而業主規范風險則是由于業主的工作效率低下,對應該由其承擔的執行相關規范、流程、制度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致使工程進度受阻等問題,形成了業主的規范風險。
項目執行風險是指承包商在工程建設期間面臨的施工執行方面的所有風險,包括:考察勘探風險、投標風險、合同風險、設計風險、基礎施工風險、設備供貨風險、立塔架線風險、驗收風險等。
由于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項目工程涉及面廣、技術復雜、工期短等特點帶來的工期風險是項目目標風險中最需要加強管理的部分。另外,包括工程的效益風險、質量技術風險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等,都是項目目標風險的范疇。總體來說,EPC總承包模式帶來的電力輸變電線路建設工程項目風險比較復雜,其風險因素層次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周期較長、施工難度大等特點,而采購繁瑣、施工經驗不足等問題,都會使總承包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避免這種風險。如可以通過與分包商簽訂固定總價合同的方式,將風險進行轉嫁,有效的保證EPC總包商的利潤。
在施工過程中引起變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設計粗糙、市場供應的材料規格不符合設計要求、空間占用混亂、尺寸之間互相矛盾等,這就給費用增加帶來隱患。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把變更關,嚴禁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提高設計標準,增加建設內容等,最好實行“分級控制、限額簽證”的制度。
在本工程中,協調各部門聯系機制,EPC總包商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人負責”。把設計的成果體現到項目管理中,運用到費用控制中,把費用控制中出現的、可能出現的不利于項目管理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設計方,確保發揮設計龍頭優勢,達到項目管理的事前、過程控制的最佳效果,充分發揮EPC管理的優勢。所以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總包商派遣人員駐扎現場,既是工程監督人,又是工程負責人。與石油管道發生交叉跨越時,就在第一時間聯系石油工作人員,從而避免此類事情引起延長工期的事故發生。
EPC總承包項目必須建立各項必要的規章制度、各類嚴格的工作程序、各種完善的信息系統和報告制度以及獨立的監督體系,以保障各部門之間信息暢通,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本工程中,各部門嚴格執行總包商的規章制度,進行逐級匯報,對匯報內容及施工單位上報的資料進行留存,這不僅有利于后續工作做到有據可查,也為今后的項目積累寶貴資料。
[1]汪師訪.國際電力輸變電線路EPC總包工程風險管理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3.
[2]黃曉菊,許斌.電力企業輸變電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問題思考——以安源—大倉前220kV線路工程為例[J/OL].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07).
[3]梁信哲.輸電線路工程施工風險分析與應用研究[D].福州大學,2014.
[4]王浩.輸變電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TM73
A
1671-0711(2017)10(下)-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