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
關于經濟是否進入新的周期,這個方面最近有很多的討論,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看上去還是不錯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是否進入了新的周期,未來經濟的增長速度是不是會上一個臺階,至少說我們已經觸底了。這一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復雜,可能也沒有人能給出百分之百確定的答案。
以新需求或者新技術驅動的投資,才是可持續的投資
經濟是否進入新的周期,就要看經濟增長的幾個方面。
首先看投資,投資在經濟中既影響供給又影響需求。我們做了新投資,它就有新的生產能力,所以影響供給。投資的同時也創造了投資品的需求,它既影響供給方也影響需求方。現在投資的狀況是什么,怎么來判斷現在的投資?要判斷現在的投資是否可持續,投資是否有效率,很關鍵的一點是看投資主體主要是誰,以及投資主體的投資動力是什么,這對于我們分析投資是否可持續以及投資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數據顯示,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概在8%—9%,但如果進一步分解,可以看到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速度特別快,差不多是去年同期投資平均增速的3倍左右。基礎設施的投資是否可以持續,它對于經濟效率的影響是什么,這方面是很有爭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礎設施的投資首先不完全是由市場主體來做,它受到政府影響非常大,而政府考慮投資的時候,可能對效率的投資就不是那么占優先地位,它和市場主體不完全一樣。另外即使是考慮效率,基礎設施的投資還有外部性,我們不僅考慮投資主體和其收益情況,還要考慮投資對市場其他主體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有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判斷,比如說中國總體投資的回報率,我們每年都會測算全社會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從總體投資回報率看,過去幾年投資回報率不斷在下降,今年還沒有比較全面的數據,所以今年我們還不能判斷情況究竟怎樣。
跟基礎設施投資的關系,到底基礎設施的投資在這里面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我們也沒有特別好的數據,很多基礎設施投資跟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的很多融資是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獲得的。這個數據我們是可以找到的,因為有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只要發債券,就必須要公布其資產負債表。我和我的合作者根據公開數據搜尋有多少企業發了債券,然后把集中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給挑出來,看他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測算他的投資回報。
這里面得到幾個結論,一個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債量非常大;另一個,我們可以算他的投資回報率,跟經濟總體的投資回報率的趨勢是一樣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投資回報率也是在穩步下降,而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投資回報率相當低,與經濟總體的投資回報率相比明顯要低。基礎設施的投資給我們帶來的回報也是相對比較低的,而且也是越來越低。從剛得到的一些數據看,基礎設施的投資到底對經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可能還需要更深入地去分析研究。
另外一個數據,民間投資增長的速度。盡管今年民間投資增長的速度比去年有所回升,但是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仍然是慢于總體投資的增長速度。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們認為政府主導的投資包括基礎設施的投資,它對于民間投資有一定的擠出效應,當政府主導的這些投資占用大量的資源以后,其他的市場中的企業、民間投資主體,他們要獲得資源的成本就會上升,這些資源包括資本的資源,也包括勞動力的資源,勞動力成本上升速度比勞動生產率上升的速度要快,這是過去幾年新的現象。2008年之前,勞動成本上升的速度慢于勞動生產率的速度,2009年之后反過來了。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們認為這和政府主導的投資占用的資源有很大關系,我們剛才看到經濟增長確實前半年增長的速度不錯,但是這里面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增長來自于政府主導的投資,這樣的投資效率怎么樣呢?
房地產就不多說了,政策的波動歷來比較大,有時候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比較快,我們就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限制,有些是行政手段,房地產投資增速就降下來了,影響了經濟增長,到了我們不能承受的程度時,又放松,就形成這樣時松時緊的循環。現在房地產投資的情況可能是處于前面抓了一下,現在增速減慢的周期,未來是什么樣,我們還要看它的對于經濟的影響是什么。
投資里面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對產能過剩進行了大力的整治,一些企業尤其是上游的生產原材料的這些企業,他們產品的價格在上升,盈利在改善,有人就期望會拉動這些行業的投資。問題是這些行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過去就是過剩的,如果我們希望通過解決產能過剩,讓他們盈利改善,再進一步投資,是不是會造成進一步的產能過剩,這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要進行可持續性的效率比較高的投資,可能還是要考慮我們有什么樣的新的需求,我們的經濟體制中有什么樣的因素阻礙了新需求的發展,以及有什么新的技術,可以使我們的生產效率變得更高。只有以新需求或者新技術驅動的投資,才是可持續的投資。
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要進行需求側改革
除了投資之外,經濟需求中的另外幾個方面,一個是消費,一個是出口。消費這方面,這幾年消費增長的速度都是快于GDP增長速度。這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的速度快于國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只有當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時,居民的消費才有可能在經濟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的原因是什么,一個是剛才我們說的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在增加,這跟我們投資結構有一定的關系,是投資結構帶來的好處。另外一個是跟改革有關,去年到現在的數據,如果仔細分解居民可支配收入,其中增長最快的這一部分是社保凈收入,社保凈收入就是說居民獲得的社保收入減掉他所付出的社保繳費,社保凈收入增長速度快于居民收入其他的部分。我們去年允許各地將社保繳費率降一個百分點,這可能對居民的社保凈收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對于促進消費有正面的作用,這方面如果能夠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對于經濟結構和促進消費是有幫助的。
進出口跟經濟形勢有很大的關系,國際上的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好的。我們進口增長的比較快,這里要看我們進口的內容是什么,如果我們進口的內容是生產過程中需要的進口,它對于改善供給結構、改善供給效率是有積極作用的。
從投資、消費和進出口這幾個方面看,我們投資的結構可能需要改善,消費可持續需要進一步改善,進一步改革社保,進出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形勢。
剛才講的主要是需求側,在供給側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改革,我們還是有很多很好的發展的前景。我在這里面特別強調,供給側可能需要考慮的是要改善供給效率,可能要看我們勞動力組成的變化。我們現在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在勞動力方面有競爭優勢,不再是來自于低端的勞動力,低端勞動力成本比勞動力平均成本上升速度要快,可能我們的競爭優勢來自于中端的勞動力。我們每年大學畢業生有300多萬,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學工程或者理科的,這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不能比擬的。而且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如果大家看一下國際上對大學質量的評估,就會發現我們的工程在大學的評估排名中是最靠前的,清華大學的工程在美國一個排名中排第一,當然這只是一個排名。總體來說,我們工程的教育是在不斷的改善,這是我們未來競爭的優勢,政策能否更加有利于充分利用這樣的競爭優勢,是非常關鍵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