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最近,國內綜藝市場出現了一股“民宿熱”。湖南衛視《親愛的·客?!吩跒o沽湖畔撒起了“狗糧”;東方衛視《青春旅社》在莫干山深處進行著“民宿”間的競爭;浙江衛視《漂亮的房子》則讓一眾嘉賓在鄉村、海邊、大草原修建自己的“dream house”,節目內容雖與民宿無關,但所展現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也與民宿旅游不謀而合;而江蘇衛視即將推出的《三個院子》也將由明星與素人共處一室,進行“life sharing”(共享生活)。

《向往的生活》的走紅讓“慢綜藝”一詞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新近出現的這幾檔綜藝節目也可劃入“慢綜藝”范疇。干農活、做飯、造房子、經營旅社與餐廳……與之前戶外真人秀畫風不同,近一年來,電視熒屏彌漫著一股煙火氣。滿屏的“田園牧歌” “詩和遠方”,在題材扎堆的情況下,“慢綜藝”能走多遠,成為業界關心的問題。
不同的房子 同一個夢想
有業內人士笑稱,近期熒屏上興起了“地產熱”,無論是《親愛的·客?!贰肚啻郝蒙纭贰镀恋姆孔印罚€是即將推出的《三個院子》,似乎都跟房子“杠上了”。雖然都與房子相關,但這幾檔節目卻形態各異,分別以不同視角展現各色生活主題。
兩對情侶/夫妻,一個“單身狗”經營的“親愛的客?!币郎桨M出客棧只能依靠當地少數民族的小木船。瀘沽湖煙波浩渺,晴時水光瀲滟,雨后山色空蒙, 節目通過大量的空鏡烘托出環境的“世外桃源”之感,同時細致描繪出在這一環境下人物的心態與關系變化,點出了“詩意棲居”的主題?!肚啻郝蒙纭穭t人丁興旺,十多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嘉賓在莫干山區經營著兩家民宿,彼此競爭??倢а蔹S斌告訴《綜藝報》,在民宿經營競爭的外衣之下,《青春旅社》想要探討的是在社交媒體時代,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人如何交流、相處,共同生活。而《漂亮的房子》則通過修建、改造不同地區民居,切入建筑美學與生活美學,展現各個地區的建筑文化與地域特色。
時代快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但“慢調生活”的概念卻在都市中涌現,而這也是“慢綜藝”走俏熒屏的社會背景。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下,尋一山清水秀之地,三五好友把盞而酌,漫看云卷云舒,成為不少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年輕人的愿景。不管是客棧、旅社還是民居,三檔節目不約而同地選擇以房子為切入口,表現不同居住空間所承載的生活方式。這些真人秀的情境都設置于遠離塵囂的鄉村或山區,探討著在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之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慢綜藝”的吸金力
今年年初,在《向往的生活》熱播期間,節目冠名產品江中猴菇米稀一度賣斷貨,這一案例也成為廣告行業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成功案例在前,不少廣告商也對“慢綜藝”節目投來了關注的目光。據不完全統計,《青春旅社》目前吸引了vivo手機、廣汽傳祺汽車、松下吸塵器以及網絡游戲、音樂類App等產品的廣告植入;而《漂亮的房子》的廣告植入包括夏普智能全家電、JEEP、東鵬、途家、博世以及臺網通阿里魚等產品及品牌。對于新開播的節目而言,《青春旅社》與《漂亮的房子》的廣告招商情況相當亮眼。
涉及吃、穿、住、行,展示大量生活細節的“慢綜藝”無疑為很多生活品類產品的廣告植入提供了空間?!肚啻郝蒙纭酚幸欢ǖ穆糜卧兀澞恐杏泻芏囡L景拍攝、駕車出游的內容,因此特別適合植入手機、汽車產品。而經營旅社每天都需要打掃、做飯,因此吸塵器、油煙機等產品的植入也十分自然。“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嘉賓會自然而然地用到這些產品和品牌,因此,植入容易實現,也不會產生違和感。對于植入的方式,節目組沒有具體劇本,很多時候靠嘉賓自由發揮,效果十分自然。”黃斌說。
作為節目冠名商,夏普智能全家電在《漂亮的房子》中有諸多體現?!肮澞孔罱K想要呈現的是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建筑,在這樣一個符合現代生活美學的環境中,我們希望能夠凸顯智能家電的便利性與現代性。此外,節目想要傳達給觀眾的理念是在高速運轉的城市生活之外,可以去郊區、鄉村停歇一下,休整自己,為自己的生活充電、補充能量,而這與夏普的品牌精神十分契合?!薄镀恋姆孔印房傊破死顟c表示。
從事廣告行業的July,其公司為客戶代理了某檔“慢綜藝”中洗護產品的廣告植入。據她介紹,在植入項目中,客戶更為看重節目內容與品牌調性之間的契合程度。
“煙火氣”背后的生活洞察
對于“慢綜藝”,目前并無具體的定義與闡釋。與其將“慢綜藝”視為一種節目類型,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新近流行的節目制作理念。縱觀目前國內外出現的“慢綜藝”,它們在節目制作上有很多共性:其一,相較于“快綜藝”,“慢綜藝”節奏更為舒緩,劇情相對松弛;其二,這批綜藝都將節目嘉賓放置于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或情境之下,不安排游戲、任務,也不設定人物性格,而是展現他們最自然的狀態;其三,“慢綜藝”更多采用紀實拍攝的手法,在后期制作與鏡頭剪輯處理上,沒有過多修飾。
這類“小火慢烹”式的綜藝,內容看似平淡,但卻更為考驗節目組的制作功底。因為節目大量的內容都在表現做飯、打掃房間等生活瑣事,所以如何從這些“柴米油鹽”的細節中提煉出生活的滋味,做出節目的“味道”,成為節目制作者挑戰的難點。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從模式引進節目的火熱到“慢綜藝”的流行,這也體現了中國綜藝制作水平的進階。“模式引進有大量的制作細節可以復制與借鑒,但‘慢綜藝更多的是考驗電視制作者的原創能力?!?/p>
加西亞·馬爾克斯曾在自傳中寫道,“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币粰n“慢綜藝”的成功,關乎選題、關乎嘉賓的選擇以及對其性格的挖掘,也關乎后期剪輯的思路,而在這一切背后體現的是節目制作者對于生活的洞察以及對于當下人們生活狀態的關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