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民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它的規律都是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觀察和在實驗的基礎上,認真思考總結得來的。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資源。因此本文將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著那些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對策;研究
物理學是高中理科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為了能夠大大增強物理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牢固地掌握這門科學學科知識,從而有效地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生活當中的物理思考,對今后的人生發展乃至國家貢獻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而物理實驗教學則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所以怎么樣去使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是每一個物理學者和教師都需要探討和研究的一個問題。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物理實驗教學不受重視: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學校和老師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對物理這門學科一直都是重理論輕實驗。在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下,認為物理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在高考時能拿到高分數,這也導致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偏重理論知識講授,削弱實驗教學。有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生只要理論知識好會動筆寫實驗過程就行,不需要親自動手去做實驗。很多的學校連實驗儀器都是與教學內容不配套的,或者實驗儀器過于陳舊不能正常使用、儀器損壞、儀器數量不夠等多種問題,嚴重影響了物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物理實驗教學程式化:有些老師雖然會帶領學生動手實驗,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只是以單純的機械操作為主,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比如,老師在物理實驗上把學生分組實驗,一般老師首先是告訴學生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然后是一些實驗儀器和操作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學生也就按照老師規定的程式進行實驗操作,去獲取老師所要求的實驗數據,根本就沒有時間或者是沒有想到要去考慮實驗為什么要這么做,更沒有考慮實驗中可能會存在什么問題,以及遇到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去解決[2]。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吩咐做完這些步驟,實驗前不預習實驗后對數據也不分析。
(三)初高中銜接有待加強:初中物理課改基本已經成熟,而高中物理則是剛剛進入改革期間,教學方式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物理教學都不是很成熟。很多學生在初中的物理成績是非常優秀,但是因為從初中升到高中無法適應高中物理的難度而影響高中學習物理的情緒,甚至有些學生在分文理科的時候無奈選擇文科[3]。所以如何搞好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讓學生盡快的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特點,渡過物理學習的難關就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提高物理實驗室的水平:很多的學校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體現就在于實驗室的設備,很多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使用的都是一些破舊的儀器。甚至很多學生都沒有物理實驗的儀器只能看著同學做實驗,也有兩個學生公用一套物理實驗儀器,這種現象充分的說明了實驗室的儀器數量不夠。因此,學校在實驗室這方面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配置,選擇適當的實驗儀器和準備充足的儀器設備,形成系統的實驗體系。保證每個年級和每個班級都能根據課本上的教學進度進行相關的物理實驗。還可以在每個實驗室都配備一個專業的實驗室老師進行指導,有利于實驗的正常進行。
(二)改變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高中物理知識相對于初中物理難度較大,而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學習的最主要的難點,所以老師應該對物理實驗教學給予高度的重視。但是大部分高中物理老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老師突破常規的實驗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在做實驗志氣啊充分準備與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提前給學生布置問題,在問題的引發下激起學生的實驗熱情。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和了解實驗設備的功能和原理,比如使用時應該要注意那些事項等,同時還可以利用已學的物理理論知識對實驗結果做一個大膽的預測[4]。另一方面,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開放性的創新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加強學法指導,銜接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為了學生盡快的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特點,渡過物理學習的難關。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銜接教材的內容與高一教材的結合程度,加強學法知道,適當復習初中知識,并且分散到各章中去。另外在控制變量法和實驗歸納法以及減少誤差的一般方法都要進行及時的銜接[5]。老師還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適當的補充一些必備的教學知識,比如圖像的斜率和面積等物理意義等,可以精選一些習題,由淺到深,慢慢從初中物理作業延伸到高中物理,如果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老師可以進行詳細的講解,為學生解題掃除障礙。
(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因為很多同學不了解做實驗的作用,不知道怎樣才算做好一個實驗,有時認為實驗只是為了測量幾組數據,因此各個實驗小組之間常常在實驗以后相互對數據,個別同學甚至有抄數據的現象。為了把這種不良傾向消滅在萌芽階段,我們的做法是:①、高中一年級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通過實際測量和不同分度的尺子的比較,讓學生了解到對同一量進行測量得出不同的結果是正常的,以消除學生的誤解和顧慮。②、每次實驗前要求學生搞清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并進行檢查,使學生初步掌握判斷實驗數據對錯的能力。
實驗時有些學生只顧測量,不及時記錄測量結果。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白:測量所得數據是分析實驗的第一手資料,必須完全真實可靠,每測一個數據都必須及時記錄下來。先讓學生在實驗預習時畫好記錄表格,避免隨意記錄,造成數據混亂。
總之,學生個體發展與成長與老師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各位物理學教學者,必須從自身的問題出發,探討物理實驗教學研究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物理實驗,掌握物理學知識,引發物理學猜想,創造物理學奇跡。
參考文獻:
[1]壽千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思考[J].物理通報,2013,12(56):159-160
[2]趙凱華.對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一件和建議[J].物理教學探討,2013,16(27):236-239
[3]王彬.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體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4,26(29):126-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