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南
摘要: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因此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讓許多學生望而止步,形成畏難情緒。但其實只要高中生能夠扎實每一次的學習,穩固基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累積知識,就能夠高效的學習高中數學。針對此,本文將探究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知識結構;扎實基礎
其實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過程性的學習,在學生不斷的積累當中就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觸類旁通,不斷的縱向延伸,橫向發展,建立起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當學生心中有了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時,學生就能夠很好的解決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而想要達到這一步的前提就是學生要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扎實自身的基礎,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基礎知識就是這里的“經濟基礎”,最終的學習成果才是“上層建筑”。
一、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數學學習中大多的知識點都非常抽象,很多學生無法很好的理解并消化知識點,因此教師應當適當的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很好的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有理解難度的知識點簡易化。每個教師創造的教學情境都各不相同,不同的知識點也都有不同的情境,會給學生帶去新鮮感,但不論是哪一個情境,其中都包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內容,讓學生能夠輕松的學習到知識點,并且自主的積極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學會自我探索,主動提出質疑,并嘗試不斷地去解決問題。情境教學的作用不言而喻,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輕松的做題,給枯燥緊張的高中學習增添些許的色彩。與此同時,數學教學中因為有了情境假設,而讓這門學科更加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成功聯系在一起,能夠充分的針對高中生的薄弱知識點做出趣味性的教學,讓學生從抽象的數學問題中聯系生活實際,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感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激發起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由此就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學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
時代的進步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千變萬化,傳統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尊卑關系,使得學生總是一味被教師“灌輸”知識,而非真正的自主學習,完全沒有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畢竟高中生才是高中數學課堂中的主人。于是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同時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就有了如今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站上講臺講題,扮演教師的角色,而教師則扮演學生的角色,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體驗了數學學習,其中收獲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能夠讓他們更加自主地去學習數學。
教師讓學生自己上臺講解題目不僅僅鼓勵鍛煉了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更是讓他們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享受了解開一道道難題時的成就感與喜悅。教師這樣的引導方式會讓學生漸漸變得大膽,敢于創新,能夠毫不猶豫的提出質疑,暴露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教師可以對癥下藥,快速而精準的解決學生存在的數學問題。而教師讓學生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教學方式讓高中生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并且會更加努力的學習高中數學,在這種激勵式的學習環境中,高中生很少會出現畏難情緒,反而會越戰越勇,拓展他們的思維,而這恰恰也是數學這門學科的特別之處,思維的靈活性。若是教師一味的像傳統教學模式一般,不斷給學生“灌輸知識”,那么高中生不僅會對數學產生厭倦感,還會限制他們思維的發散,讓他們缺乏數學學習中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師的“角色轉換法”能夠讓學生充分地表現自我,在不斷的改進中方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敢于站起來講出自己的意見和思想,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體。
二、高中數學學生的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中最有效的我認為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首先,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承擔了不同的職責,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所長而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將自己的特長不斷的優化,讓別的學生學習。這樣能夠幫助整個小組的學生取得進步,在小組合作時不單單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碰撞出新的思維的火花,讓數學這門學科真正的靈活起來,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學生相互交流意見和看法的這個過程。讓學生能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且能夠相互之間發現自己看不見的問題盲點,有效的及時加以改正。高中生在這個過程中既擔任了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又擔任了講述者的角色,能夠取得異常明顯的效果,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
其次,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時一定要對學生時不時的進行指導,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有了教師正確的方向指導才能讓學生不斷的層層深入,不斷向正確的方向進行努力。但教師在此過程中也不能過于投入,這樣會讓學生不能達到真正的自我學習的效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高中生能夠相互之間提出質疑,并通過討論爭論等形式來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學習過程,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所在,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讓他們的思維不斷得到開拓和發展。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發揮其引導者的作用,不可干擾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后則是教師要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雨露均沾,每一組的學生都要注意到,及時的對各個小組進行指導和幫助,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對癥下藥,這樣能夠讓學生得到極大的進步,并且記憶深刻,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有了質的提升。因材施教自古便是教師最好的教學方法,如今也仍然不例外。
三、結束語
數學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都是學習中的短板,而數學不好會直接導致物理和化學學科也受到影響,因此學好高中數學十分必要。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一直有所突破和革新,學生的學習方法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的進行優化和改變。所以教師要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將抽象的高中數學具體化,讓學生提升學習的自信心;而學生則要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將自己的思維不斷的拓展發散,讓自己學會自主學習,敢于提出質疑,并且要堅持不懈的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高中數學其實沒有學生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扎實好基礎,不斷累積,就能學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