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繼斌+張舜
摘 要:在電力系統設置中,為減少因人員誤觸、系統誤操作而產生的負面因素,防誤系統應運而生。從技術設立層面上看,防誤系統的可觸及層面應該是全面具體的,可實現宏觀確認和遙控操作的。為了令讀者更加直白的明確智能防誤操作系統的組成和效用結構,筆者特將調控一體化作為研究背景,以其結構、特點和操作內容為主詳述其系統內容。希望通過簡短淺顯的理論剖析為讀者提供一些理論素材。
關鍵詞:調控一體化;智能防誤;微機防誤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128
0 引言
在現代化社會的背景加持下,無論是電力企業還是小型供電商都逐漸完成了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升級,顛覆了以往的系統管理模式,用現代化手段實現了監控加調度的雙重管制運行。理論上此種加持型的技術內容應極高的穩定電力系統常規運程,但施用進程期間仍有部分事故因電氣誤操作而產生,這種人為的負向影響已經成為了干預電力系統穩定特性的重要因素,而杜絕人為誤差形成的有利途徑即為設置智能防誤系統,故其系統組成及效用具備研究價值。
1 現狀
系統設立現狀本段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是國外角度:應用于國外的防誤系統不存在確定的預防概念,僅僅是將物理防控裝置與電子遙控技術連接,當確認的誤觸場景發生后才能帶動鎖定功能。此方法依靠監控后臺實現關聯作用,無法做到全臺監控和拓展邏輯閉鎖。
而反觀國內智能防誤系統,從傳統的機械控制到機械程序控制、電氣控制到智能電子控制,再到微機五防、網狀五防等手段的普及,都代表著不同階段的防誤需求。而現今國內使用的拓撲監控五防一體化系統在實際效用中,仍然存在部分隱患問題:(1)遠程系統動向手段為軟件控制,無法強制關聯物理性關閉部件,且軟件易受環境干預,存在可靠性隱患;(2)防誤裝置無法適配全部設備,存在控制盲區;(3)操控無法關聯下達;(4)控制區域無法聯合作用;(5)操作步驟過多,維護進程繁復無法保證制動效率。
2 系統說明
本段將以運程和內容維護為分界,將設計理念和內容分為三部分分別剖析說明。
(1)調控中心設計理念。1)中心服務器為數據統計總基站,可實現搜集、整理、統計和配套存儲等多種定向功能。也可進行實況模擬、遙控移動物理固件、界面阻攔等動態功能;2)控制方與調度方要做到信息實時高效互通,可實現指令閉鎖;3)信息搜集器要綜合電氣設備、線路、信息點的所有動態信息,做到信息無盲點;4)邏輯設定堅持網絡拓撲模式,邏輯生成依照兩種固定元素,即接線圖和系統配置流程。不限制組合手段增強邏輯適配度,增加動態檢修和動態判斷功能,改良盤查方式增強安全區判定的準確度;5)系統和控制臺要緊連互聯網,隨時檢查系統功能版本,保持自動更新狀態。
(2)調控中心防誤工作站。其一,防誤工作要率先針對監控區的遠程操控裝置,要在裝置區設定防誤閉鎖程序。其二要深入探尋網絡內容的誤操作可能性。控制中心多為自動化拓撲邏輯模式,此種模式的優點不局限在可實現物理五防,對于部分類似負荷倒母等特殊邏輯形式也能有效判斷,如此便可擴大防誤可控范圍,減小預判誤差。
(3)運維操作隊設計。首先要突破指令票的接收設置,可縮短接收票完成時間。工作站內也可在條件和規定皆允許的情況下提前置放操作票,鑰匙等行動標識物件,并進行模擬演習,而后將鑰匙交與專業團隊前往電腦處實現操作。極端危急情況下也可將指令票變更為電子形式直接發送至集控中心,經由指定操作者接收后直接將票內信息與電腦鑰匙信息匯合,可直接在調控現場完成快速倒閘。
設備信息要與綜合系統保持狀態關聯,目標在于保證防誤工作者所獲取的實時信息能與設備信息保持同一狀態,也要保持總站與子站的信息統一性,避免出現信息交錯產生人為誤判。
3 方案特點
(1)實用性。若要實現上端所描述的核心理念,就要在系統中加入一個恒定的數據標識物,這里稱之為防誤服務器。服務器的核心功能在于可總覽所有的數據以及防誤向服務,包含數據整合、處理、定向輸送等數據服務,以及狀態持平、遠程閉鎖、限制操作者等防誤功能。(2)安全性。防誤服務器的實際作用點包含界面權限控制、操作者控制、演習控制、邏輯推算以及物理固點控制以上五點,這五點便可包含設備向防誤工作的全部可觸范圍。(3)可靠性。系統常規設定備有重復計劃,兩臺設備中設有冗余功能,一當主設備讀取功能失效,副設備可直接替代工作,減少切換損失性。(4)可維護性。該系統的周邊活動進程比較自由,維護調試都可便捷開展且不限制地點,工作站和受控站皆可實現同等維護效用,且單點維護效果可共通。同時升級模式可利用互聯網為輔助手段實現自動化。
4 操作模式
(1)受控站遙控操作。收到指令后在受控站防誤主機上模擬預演操作票,模擬預演結束后,當遇到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操作時,受控站防誤主機通過受控站的智能防誤裝置對智能閉鎖單元下達解鎖操作命令,解鎖成功后,受控站監控主機按照遙控操作的步驟進行操作,遙控操作完成后,再由受控站防誤主機對智能防誤裝置對智能閉鎖單元下達閉鎖操作命令恢復閉鎖。對整個操作序列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操作結束。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不需要模擬解鎖,可以通過授權方式進行緊急解鎖。
(2)調度中心遙控操作。接到任務后在調度中心的監控后臺上對設備進行遙控操作,受控站的遠動裝置接收到操作命令后,首先向受控站的智能防誤裝置發送解鎖請求,智能防誤裝置接收到解鎖請求后,進行防誤邏輯驗證,通過后,智能防誤裝置對智能閉鎖單元下達解鎖操作命令,解鎖成功后,智能防誤裝置向遠動裝置發送允許操作指令,遠動裝置接收到指令后向間隔層的測控裝置下達遙控執行命令,遙控操作完成后,智能防誤裝置主動對智能閉鎖單元下達閉鎖操作命令,恢復閉鎖。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操作結束。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以通過遠動裝置向智能防誤裝置進行總解鎖。
5 結語
當調控系統完善實際功能和信息互通模式時,通過固定化的行為模式便可以最大程度減小誤操作的可能性。由此總結,拓展防誤監控范圍,增強程序固定性特征,可有效增強防誤系統可靠性和實用性。故電力系統中可使用智能防誤系統,增強電網安全性特征。
參考文獻:
[1]楊文佳,王君安,晉飛等.基于調控一體化的多策略智能防誤系統研究[J].山東電力技術,2015,42(04):22-25.
[2]李苗.調控一體化運行模式下的智能防誤系統[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4):15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