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某發電廠1000MW汽輪發電機采用上海汽輪發電機廠的N1050-28/600/620型號汽輪機和QFSN-1050-2型號發電機基礎的設計。應用機器基礎結構分析程序3.5版(MFSAP3.5)對基礎進行動力分析[1],結果表明,本基礎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現行規范要求。
關鍵詞:汽輪發電機基礎;動力特性;模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153
汽輪發電機組是通過其轉子的旋轉運動而實現能量轉換的,是精密度很高的大型旋轉式機器,因此對機器和基礎的振動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本文以曹妃甸電廠二期工程為研究對象,介紹該發電廠1000MW汽輪發電機采用上海汽輪發電機廠的N1050-28/600/620型號汽輪機和QFSN-1050-2型號發電機基礎的設計,利用《機器基礎結構分析程序》3.5版(MFSAP3.0)進行建模計算。汽機基礎是一個空間框架,通常由梁、板、柱等構件組成,需要進行動力分析以及強度和剛度的計算,其結果是評價汽輪發電機基礎的重要依據[2-4]。
1 汽輪發電機基礎布置
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底板厚度為3.5m,中間層和運轉層標高分別為7.45m和15.50m。平面布置圖及縱向剖面圖見圖1、圖2所示。
2 建模分析
2.1 數據輸入
(1)建立幾何模型。輸入原點的x、y、z坐標值以及x、y、z向的跨度值,生成規則框架。生成節點、指定固定節點并進行節點排序,生成梁柱單元。
(2)截面特性。本基座共定義了25種截面。篇幅有限,如下所示為25種截面中的第1類截面和第13類截面,分別是矩形和多邊形截面。繪制截面草圖后,給梁柱單元指定截面類型。
(3)定義材料特性。彈性模量(2.548 e7),泊桑比(0.130 4347),質量密度(2.5),給梁柱單元指定材料特性。
(4)施加節點荷載、附加質量、擾力列表如下:
(5)生成Mfsap的原始數據文件。
2.2 計算程序
數據輸入完畢,生成原始數據文件, “_err.dat”文件顯示在建模過程中無致命性錯,可啟動主程序,讀入前處理程序Mfsap所生成的原始數據文件進行分析計算,用各種不同類型的文件輸入一系列計算結果。與輸入數據文件同名后綴為“.rst”的文件是計算結果文件,它包含了輸入的原始數據和全部計算結果。還有一批“.bmp”格式的圖形文件,以直觀形式顯示計算結果,例如某擾力點在X,Y,Z方向的轉速-振幅曲線。如上所示為其中一擾力點:點110的X、Y、Z方向轉速-振幅曲線,圖中的折線代表規范所允許的振幅值,若轉速-垂直振幅曲線超出了折線則表示振幅不滿足規范要求。
3 結論
本文曹妃甸電廠二期工程為研究對象,介紹了該發電廠1000MW汽輪發電機基礎的設計,結果滿足《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規定[5-6]。
參考文獻:
[1]羅國澍.機器基礎結構分析程序(3.5)[J].2008.
[2]徐建.建筑振動工程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馬紳.大型汽輪發電機基礎設計研究與實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4]羅國澍,陳其春,趙乾卓.汽輪發電機基礎空間結構計算方法[J].2012.
[5]火力發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程[S].DL5022-2012.
[6]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S].GB50040-96.
作者簡介:宋彬彬(1983-),女,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火力發電廠土建結構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