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松+熊洋+張耀允
一、引言
隨著國家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入了“黃金期”、“高速期”。正是處在這樣的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矛盾凸顯期”之中,社會問題,尤其是社會安全感的問題已經成為民生問題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問題。社會安全感評價也成為了城市宜居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本課題旨在深入普通群眾生活,了解居民對所處的生活環境安全感的滿意程度,結合有關資料,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調研結果
(一)實地走訪階段
雙鳳橋街道人口密度較大,工業、交通、行政等多個領域均匯聚在此,人口流動性很大,對社會管理與正常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民航總局和公安部的相關要求,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進出口均有防爆安全檢查,只有通過箱包安全排爆檢查,人才獲準進入出發和到達大廳。同時航站樓內外重要節點,均設有固定或流動巡邏崗位,整體安全狀況良好。在街道轄區,有眾多航空公司設置的服務基地,總體治安管理盡然有序。
因道路改造等施工的影響,部分道路通行受到影響,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信號燈比較混亂,個別路口受此影響,有違章掉頭、違章逆行、違章轉彎、不禮讓行人,或者橫穿道路等不文明或違法行為。同時,個別路段的人行道受施工影響被占用,行人不得不冒險在城市道路上通行。值得注意的是,因機場路和城市道路并行,部分車輛車速較快,對道路交通安全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渝北區建立了日常巡邏機制,各街道均有巡邏車在重點布控的地點巡邏執勤,社會治安整理良好。居民就此滿意度較高。
該街道有建成時間比較久,居民區商業配套布局合理。根據食藥監局的要求,超市每日均會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等項目進行檢查并在店堂公示,同時食藥監局還會對其抽查。街道大小餐飲單位均按照要求,在店堂顯著位置懸掛相關證照,部分餐飲單位安裝統一的廚房監控信息顯示系統,做到后廚公開化,餐飲衛生環境良好。
(二)問卷調查階段
本次通過調研問卷,對受訪者的年齡居住地等信息及對安全大環境、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網絡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社會治安提升等多個維度的綜合安全感做考量評估。
在問卷調查中,發放調查問卷收回問卷有效率為95%。受訪者年齡在18歲以下的占15%,18-30周歲之間的占45%,30-60周歲之間的占25%,60周歲以上的受訪者占15%。受訪者所在地分布為城區占75%,農村占25%。
(三)社會安全感主題談話階段
本次調研設置與群眾交流談話的過程,以便就問卷設計中未提及或未重視的問題作補充,以全面調查該地區的社會安全現狀和整體安全感。
⒈社會公共治安案件案發率逐年下降
根據受訪者描述,前幾年時常有社會治安案件發生,影響最為惡劣的是 “天橋砍人事件”。但隨著社會治安巡邏體系的完善與法制進社區的推進,案發率下降,街面見警率有所提高,隨著一部分治安重點整治地區的掛牌督辦,治安突出問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2.交通環境持續改善,事故量下降
交通路網逐步完善,但大小交通事故任時有發生。酒后駕車等危險駕駛行為對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超速駕駛曾造成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隨著《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訂,對危險駕駛行為形成了極大的威懾作用。公安部門加強了交通監控系統的建設對交通安全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近年交通事故率明顯下降。
3.食品安全仍有擔憂
食品安全問題因受整個食品大環境的影響,居民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一直都是關注的焦點。雖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采取了很嚴格的監管體系,但是不良商販仍然會對人民群眾的菜籃子下黑手,食品藥品對居民安全感仍有一定負面影響。
4.新形勢下,網絡安全問題引人關注
隨著互聯網絡的普及,網絡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居民比較擔心的一大重要問題,但國家對此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居民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方便快捷的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對安全感有一定負面影響。
三、調研結果分析
(一)問卷數據分析
調研問卷主要涵蓋了安全大環境、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網絡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社會治安提升等多個維度。根據回收到的調查問卷數據整理綜合分析,對上述六類問題整合歸類,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等平級,整理如圖表所示。
根據圖表顯示,本次調研區域六大安全評估項目中,總體評價可定為基本滿意。對“食品安全”“網絡安全”兩項評估中,表現出一定的擔憂。
就食品安全問題而言,根據調查問卷涉及到的“添加劑超標使用”“農藥重金屬殘留”“過期變質食品”“轉基因食品”“監管不力”等5個問題中,按照5分評級綜合考量,“添加劑超標使用指數”4.2,“農藥重金屬超標指數”3.9,“過期變質食品指數”2.4,“轉基因食品指數”3.1,“監管不力指數”3.5,指數越高,表明擔憂程度越高。
居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仍然存在與添加劑的違規使用、農藥與重金屬殘留等兩個方面。國內多起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更加重了對職能部門和企業的不信任感。轉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有關媒體的輿論的盲目夸大,信息不對等,加大對轉基因食品的誤解和恐慌情緒。
網絡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個人隱私以及個人信息泄露、金融詐騙、黑客與網絡病毒等方面。其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建設,因個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金融犯罪,已經困擾到居民,有部分受訪者已經遭受損失。
(二)輔助調研手段結果分析
本次調研除問卷調查外,還結合實地走訪與話題交流等多種方式,以求達到本次調研的客觀性。同時也能對問卷未能涉及到的部分作補充和支撐。
結合問卷數據支撐,發現,渝北區雙鳳橋街道在打擊犯罪、提高街面見警率、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日常巡邏等方面的社會治安工作中,有較大投入,對居民社會治安安全感的提升產生了重要而又積極的作用。
同時多位居民在交談中,提到政法機關應該提升執法能力,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加強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提升安保隊伍的人員綜合素質等。隨著人民生活和素質的提升,對執法部門和安保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權力與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社會安全感的一大重要保障。
四、針對性建議與對策
(一)政府職能部門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繼續加大政務公開的力度,為人民群眾創造陽光透明的環境。
(二)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該主動出擊,追溯源頭。發現問題應及時通報社會。
(三)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公民的隱私安全和信息安全。
(四)加快智能交通設備的研發和應用,保證道路交通安全,精確打擊道路交通犯罪,形成威懾力,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提升社會安全感。
(五)繼續優化現有的治安巡邏、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的制度,嚴防重特大社會治安問題和公共衛生事件。
(六)群眾應該樹立主人翁意識,對自己所生活的環境的安全狀況有維護的義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