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明
摘 要:高鐵接觸網是電氣化鐵路中的一種特殊供電線路,其主要作用是為高鐵提供電能。由于接觸網屬于露天設備,工作環境比較惡劣,所以,其各種參數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而一些突然的變化,往往會造成接觸網薄弱環節出現故障。文章主要對減少接觸網故障對高鐵行車影響的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鐵;接觸網故障;行車安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245
0 引言
接觸網是一個綜合性的供電系統,其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的特點對接觸網的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造成較大影響。同時,由于現階段經濟與技術水平的影響,接觸網的設備普遍無備用,因此,一旦出現障礙,勢必會對高鐵列車的運行秩序產生影響。
1 接觸網故障概說
(1)接觸網產生故障的原因。由于接觸網工作環境的惡劣性,引起其故障的原因也是比較復雜的,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第一,接觸網在設計方面存在缺陷。如果接觸網的實際載流能力不能滿足列車運行的需求,長期的工作運行就會造成線索的燒傷。如果輸電線路的絕緣過小,在惡劣的大風天氣帶電體會異常對地放電。第二,接觸網在施工鋪設的過程中遺留缺陷過多,為設備的運行留下安全隱患[1]。第三,日常檢查維修工作存在死角。由此在長時間的運行中出現問題。第四,日常檢修質量不達標,或未按照檢修要求進行作業,給設備留下安全隱患。
(2)影響設備搶修的原因。由于接觸網易發生故障的特點,對故障部位進行搶修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一些技術或資源上的原因,一些因素常常會影響故障搶修的進行:首先,故障搶修人員的業務能力、搶修經驗、心理素質等工作水平的不足,對搶修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影響。其次,搶修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搶修輔助設備和搶修工具的適用性、及時性都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搶修工作的速度和質量。再次,故障測距的準確度決定著搶修人員能否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故障發生的位置,展開搶修工作,如果測距的誤差比較大,搶修的時間就無法保障。此外,搶修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影響著搶修效率的重要原因。
2 減少高鐵接觸網故障對行車影響的對策
(1)控制設計缺陷。針對接觸網在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設計缺陷的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設計接觸網的建設方案之前,設計人員必須要認真考察建設區域的各方面基本情況,收集大量的數據,并針對這些數據做出分析,設計出最合理的建設方案,盡最大努力避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另一方面,在接觸網的建設階段,建設方應該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展開施工,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與設計單位協調,保證接觸網的運行安全。此外,針對設備管理部門加強介入監管工作,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對于無法修改的地方,要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盡量彌補設計上的缺陷和不足。
(2)提高運行質量。相關單位和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線路設備的整治。第一點,在設備準備開始運行之前,應該對建設好的設備線路進行全面的平推整治,排除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保證檢修的質量。第二點,要完善檢修制度,要求所有檢修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檢修的制度標準開展作業,尤其是針對設備的相關薄弱環節,要明確到人,落實各部位職責,確保檢修工作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三點,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化科技手段,利用先進的檢測設備,預先發現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安全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預防為主,修養并重。
(3)提高搶修應急能力。1)合理配置區域布局,提高搶修裝備水平。優化配置主要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人員合理配置。搶修工區的布局要合理,做到發現問題之后,搶修人員能夠迅速到達故障現場,第一時間展開搶修。這需要相關配套設施的合理,最大限度的減少搶修時間的浪費。二是優化搶修資源配置,提高區域設備搶修工作的設備水平。首先,應該大力推廣搶修專用包和車載搶修箱。其次,應該在搶修的樞紐地段建立維修站,同時配備專門的搶修車。再次,廣泛引進先機技術,采用先進的搶修工具。最后,要完善搶修通道,方便現場調度與同步指揮。
2)完善搶修預案。搶修人員應該堅持貫徹“先行供電”“先通后復”和“先通一線”的搶修原則,在故障發生之后,應該以最快的速度疏通電路,恢復供電,然后再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搶修時,根據故障現場的基本情況,以搶修預案為依據,制定最合適、最有效的搶修方案,例如:列車降弓通過、限速行駛、變更供電方式、內燃機車牽引等等。制定合理的高鐵接觸網故障應急搶修預案,通過遠動操作隔離開關劃小單元實現快速隔離故障,通過2+3斷線搶修實現接觸網斷線故障快速處置。
3)強化搶修人員培訓。應強化搶修人員的搶修職業技能水平,以提高設備故障的排查和搶修能力。對此,可以根據月度或年度的培訓計劃,逐步增強搶修人員的搶修項目演練,規范考核激勵體制,積累職工的搶修經驗。同時,可以采取工作培訓、技能鑒別、案例宣傳、技術比賽等實戰演練方式,完善員工的搶修組織和實際操作水平,全面提高搶修團隊的搶修水平。
4)全方位采集信息。采取全方位的信息采集,能夠有效減少故障的查找時間,提高搶修的效率。要做好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把握:其一,日常檢修要重視對管內故障數據信息的搜集,并對故障類型、原因進行分析、對比、總結,找出其中的規律,提高對故障發生地點的預先判斷能力。其二,要加強列車司機、站臺值班人員、線路巡查人員及與其他專業單位之間的互相聯系,對出現或可能出現的接觸網故障問題應該及時溝通。其三,通過調閱高鐵復示系統、視頻終端及6C檢測監測系統信息,第一時間確定故障地點的準確位置,為搶修人員爭取時間。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接觸網這一供電設備,受其工作環境和結構設計方面的影響,故障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此,相關單位應不斷提高接觸網設備建設和檢修能力,健全管理手段,以更有效的方式,減少接觸網故障對高鐵行車的影響,強化高鐵運行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崔玉璟.如何減少接觸網故障對行車影響的幾點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6(06):235.
[2]潘怡林.高速鐵路線路綜合接地系統故障診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