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鶴鳴
【摘 要】組織行為理論研究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員工的各種需要、行為,還要研究人、集體與組織目標的關系,通過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組織行為學;企業發展
一、關于組織行為學理論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組織行為學的觀點。其后出現的經濟學家都對組織行為學理論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和說明,組織行為學逐漸得到社會的重視,組織行為學理論日漸成熟。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組織行為學理論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組織行為理論研究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員工的各種需要、行為,還要研究人、集體與組織目標的關系,進而研究組織結構,管理方法,改進生產環境,協調人際關系,從精神上、物質上引導員工,使員工積極主動地位企業做貢獻,發揮他們的勞動創造性和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從而不斷規范企業組織行為的方式,探索改革的步伐,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合理運用組織行為學來幫助企業提高管理績效,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組織管理而言,傳統管理理論的假設是,工人是孤立的、懶惰的、被動的個體,他們工作只是為了獲得金錢,要讓工人有高生產率,只要設計足夠的金錢誘惑就可以做到,“霍桑效應”對這種傳統的假設做出了否定。它表明工人的工作動機除了賺取工資外,還受到關注、新奇性、興趣的影響〔)生產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如自尊、安全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體歸屬感等、因此,對員工的尊重、信任、愛、幫助,給予員工歸屬感和安全感,都會讓員工產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在物質文明迅速發展的今天,這一點顯得越來越重要。
從研究對象上看,組織行為學是一門研究人在組織中的行為的學科。組織行為學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為目標。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組織中群體心理與行為、個體心理與行為和組織心理與行為。研究這三個方面的變量:群體水平變量、個體水平的變量和組織系統水平的變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借助于系統地研究員工的想法和行為,學習如何運用組織行為學來提高公司的管理績效和員工滿意度是非?,F實,進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者,必須保證組織運行的有效性,使組織結構既滿足內部功能的要求,又要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二、組織行為學理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一)研究組織行為學理論可以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水平
企業通過研究組織行為學中的個體行為與管理,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當今世界,企業之間的競爭集中在了人才領域,企業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優勢已經成為企業在取勝的關鍵。吸引、留住人才,成為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要問題。組織行為學研究企業員工個體素質、氣質和特性等問題,實踐證明企業員工個體是決定組織效能和生產、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組織行為學的研究,了解個體是組織中不容忽視的細胞,為個體員工做好職業分析,合理安排工作利用其所長,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
(二)研究組織行為學理論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業研究組織行為學理論,關注企業的群體行為與管理,可以不斷改善人際關系,不斷提高企業群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們知道企業組織是由一個個群體和團隊構成的。是組織中的一群人為了共同目標而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有機整體。
(三)組織行為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可以增強企業領導的有效性
組織行為學理論研究領導行為與管理,這樣可以不斷促使管理者改進領導行為,提高自身的領導素質,掌握領導藝術,增強自身領導的有效性。隨著企業的發展,現代企業領導不再是上級命令的發出者,而是能帶領,指引和影響下屬或組織,在一定條件下,為實現某種目標的行動過程的人?,F在企業領導更加注重的是一種個人魅力與影響力,現代企業的發展與企業領導者的素質與魅力有很大的關系,直接關系著人力資源能否充分發揮,也關系著企業事業的成敗。組織行為學通過研究領導的藝術性,來不斷提高企業領導者的素質,運用科學的領導方式、掌握靈巧的領導藝術,與企業組織內的員工進行溝通,把握住員工心理,增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妥善的處理好人際關系,增強了領導的有效性。
三、提高組織行為學理論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企業要想充分運用組織行為學理論,首先應該不斷管理者自身建設,把握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促進企業全面發展。其次,企業管理者應該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樹立創新意識,使企業能夠適應時代變化。再次,應該在企業內部積極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及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和經濟權利。企業還應該積極處理好自身的管理與服務職能,注重社會效益,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企業競爭力,注重企業社會效益的提升,提高企業社會形象,擴大企業社會信譽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應該更加關注員工三種精神的塑造,包括員工的主人公精神、團隊精神以及奉獻精神,不斷規范企業管理活動,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最后,企業要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因為思想觀念總是作為理論指導而存在,對企業來說,如果思想觀念跟不上,就會使企業陷入困境,落后于社會前進的步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面臨著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現實。所以企業應該不斷改變那種管理粗放、競爭意識差、觀念單薄的管理理念,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創新管理理念,這是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前提。
【參考文獻】
[1]魏鈞,張德,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西的個人與組織符合度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6 年 5 月
[2]王麗蓮,淺談組織行為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人才開發,2009 年 2 月
[3]蒲德祥.幸福管理——組織行為學發展的新理念[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 年 3 月
[4]趙敏,王科成,從組織行為學視角看項目管理中的人力資源管理[J].項目管理技術,2008 年 6 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