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凝
【摘 要】本文論述了定格動畫的定義及其包含的類型,肯定了研究英國黏土動畫的重要性。概述英國定格動畫發展的起源,并且分析總結了促進其動畫發展的因素;將英國定格動畫的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研究,著重論述了各階段的特征及延續性。
【關鍵詞】定格動畫;黏土動畫;動畫發展
一、定格動畫的概念
(一)定格動畫的定義
定格動畫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間里,通過操縱一些人偶或物件而產生動態,以及對每一個動態的影像來進行逐幀的拍攝,然后連續播放所拍攝的照片形成動態效果。定格動畫展現的是影像連續播放出來的,基于視覺暫留現象的運動幻象,視覺暫留現象是指人類眼睛看到的影像會投射到大腦去,而大腦會短暫地保存眼睛所看到的影像。
十九世紀末,靜幀特效的運用極為廣泛。1899年英國亞瑟·墨爾本·庫伯利為布萊恩梅火柴公司(Bryant May match company)用靜幀特效創作拍攝了被認為是史上第一段動畫影片《火柴小人募捐》,影片中首次出現了靜幀動畫角色,這就是最早的定格動畫。
(二)定格動畫的類型
定格動畫可根據使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黏土動畫、木偶動畫、綜合材料動畫等,也可根據表現形式區別來分類,例如偶動畫、沙畫動畫、定格拼貼動畫,其中偶動畫是最具魅力的表現形式。不同材料的質感各不相同,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更是各具特色。
黏土和橡皮泥是非常理想的制作定格動畫的材料,與純骨架的人偶相比,他們不僅價格低廉,且易于表現夸張變形的動態。黏土和橡皮泥的特殊性質可以使角色達到小幅度動作的改變。動作幅度較大的情況,就必須重新雕塑角色形象。黏土動畫是一種強調手工藝表現的動畫形式,黏土和橡皮泥自身的特點會使得角色看起來敦實粗壯,手腳又大又粗笨,但是這也正是其獨具匠心之處。黏土與骨架的結合可以讓人偶完成更細膩的動作,并且可以保持黏土人偶的體積感。1989年獲得62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的影片《平衡》中的人偶,就是用有骨架的黏土人偶拍攝的,雖然五官非常簡單,但黏土人物的體積感、重量感、真實感賦予了角色厚重的獨特魅力。
定格動畫除了人偶模型以外,還有兩個主要的表現形式,沙畫和拼貼。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動畫創作者的創作形式非常獨特,例如卡洛琳·麗芙在影片《娶了鵝的貓頭鷹》和《山沙先生變形記》中使用了沙子和燈箱結合的表現方法;維拉·紐鮑爾在影片《生命之輪》中直接利用沙灘上的沙子和廢品來創作動畫。這些形式都充滿了戲劇性和不可預見的創造力。
拼貼是另一種特殊的動畫表現形式,角色的每個部位都是分開制作的,所以不需要反復制作角色的模型,便可以形成動態。拼貼動畫將動畫角色進行分層操控,使材料之間具有真實的空間感,在視覺效果上也會產生更具層次感和質感的效果。
黏土動畫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間里,通過操縱一些黏土制作的角色而產生動態,對每一個黏土角色動態的影像來進行逐幀的拍攝,然后連續播放所拍攝的照片形成動態效果。黏土動畫是定格中的一種類別,認識和深入了解黏土動畫的定義有利于我們對于英國黏土動畫的研究。
二、概述英國動畫的發展進程
(一)發展起源及促進因素
20世紀初期,英國的動畫大部分都是靜止畫面在銀屏上閃爍的效果,稱為“光影圖畫”(lighting sketch),但這其實是實驗動畫初期發展技術落后的產物。這一時期全球動畫都處在初期的實驗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很多藝術家們制作了大量嘲諷德國統治者、鼓舞士氣的作品,由此開始,動畫就成為了一種主要的宣傳手段。而英國動畫家們不僅僅將動畫當成一種在各行各業都實用宣傳的手段,更將它視為是一種藝術的體現,他們在摸索中創新和實踐,促成了商業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并且融入高雅藝術與流行文化將實驗動畫提高到一種新的藝術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已經出現了具備一定的動畫制作技術和從業經驗豐富的動畫師,他們的發展代表了英國動畫藝術的興起。
20世紀30年代,國外的動畫藝術家們轉輾于歐洲各國,相互交流學習,而英國本土藝術家匱乏,使英國成為眾多國外動畫人停留的地方。這一時期動畫家的大膽創新,表現在圖形、色彩、材質、燈光、三維空間的探索。
英國動畫的發展的有利因素主要體現在政府的倡導和支持、科學的教育理念、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媒體的廣泛傳播。首先,英國政府所給予的優惠政策大大推動了動畫產業的發展進步。第二,藝術學院對學生的教育側重于實踐提倡全面發展開放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第三,各大廣告商對動畫廣告的喜愛青睞為動畫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第四,電視臺給予的資金和市場支持使英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階段性特征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英國動畫試驗階段,動畫作為一種政治的宣傳手段。動畫戰爭宣傳片帶動了英國電影行業的迅速發展,動畫家們開始在教育行業、廣告行業、政治等方面以及電影節、電視臺拍攝作品。這不僅使英國動畫發展有了新的發展,而且在動畫的內容和用途上得以豐富。
第二個階段是技術更新階段。一戰后,英國政府的優惠政策和發展機會促使各國的動畫藝術大師們前往英國,他們為英國的動畫發展帶來了新的技術,也是開啟多元化階段的重要因素。
第三階段,多元化階段。新人才和新技術的加入,讓英國動畫的發展更加多姿多彩,再加上英國是工業國家,所以在電影及動畫片的拍攝制作上注重實用性和功能的多樣化。
英國動畫的發展歷史悠久,為全球動畫藝術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其黏土動畫更是作為一塊瑰寶被人們所熟知。英國動畫作為實驗動畫的開拓者,長期走在在當代動畫藝術的前沿,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和借鑒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思想。
【參考文獻】
[1]賈否.動畫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
[2] [英]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動畫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3]史蒂芬·卡瓦利耶/ 陳功 譯.世界動畫史[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4]薛燕平.英國動畫[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5]吳冠英.動畫造型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6]史立新.動畫角色造型[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