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
【摘 要】本文就如何科學合理的保障在航空服務專業領域形體訓練的教學質量進行研究,研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之后,以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科學性、改進教學方法三方面為切入點進行論述,并總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
【關鍵詞】航空服務專業;形體訓練;教學研究
對于航空服務專業而言,如果想在專業領域做得更好,就必須要學好形體訓練課程,和其他專業相比,這門課程也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它的優點在于有助于學生外在形象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不過,當前航空服務專業內的形體訓練課程有著較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阻礙著課程的教學質量和發展前景。文章主要對航空服務形體訓練課程施教過程中暴露的相關問題進行研討,并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
一、航空服務形體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形體課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意見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就很明顯的察覺到,即使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課程訓練,學生專業素養依舊沒有大的提升,也就是說并沒有完成預期的教學計劃,經過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學生對形體課沒有足夠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在老師觀看的時候才會關注自己的形體問題,在自己一個人訓練的時候就會自動忽略自身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施教者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大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該課程對于其專業的重要性。對于剛入門的學生而言,該課程存在較高的門檻,課程內的部分訓練動作要求自身體力、耐力與柔韌等都要達到相關標準。一些沒有恒心與毅力的學生就會經常偷懶,時間一久問題就會越來越大,這種隱患下的訓練效果自然差強人意。
(二)教師對學生形體訓練的要求過高
形體訓練課借鑒了許多課程優秀的教學經驗,其中舞蹈訓練教學與其最為相似,故而借用的最多。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抱怨教師要求過于苛刻,訓練方法太過嚴格標準太高。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進行柔韌性教學時,教師全天讓他們壓韌帶,部分學生直接韌帶拉傷,苦不堪言。諸如此類的練習需要過硬的基本功才能實現,然而實際情況是,教學對象是一些毫無基礎的乘務專業學生。這就使得這些練習不但不能提升外在形象,并且還會對學生造成身體傷害,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不高。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運用不當
在進行教學時,部分教師照搬體育課的一些教學方法,簡單的認為自己演示出來,學生就會自己練習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下出來的學生對于訓練動作的意義與方法都不能完全的理解,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二、提高航空服務形體訓練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增強學生對形體訓練課的興趣
要想保障形體課教學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入門階段,應該給他們普及相關理論知識,對該課程有一個系統的認知。此外,還可以組織班級間的學習交流,在欣賞學習優秀同學表演的同時找出自身差距,調動自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藝術流派發展歷史等,在加上一些練習動作,讓學生體會不同藝術的文化內涵,以此讓學生更有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二)提高形體訓練的科學性
不可否認,航空服務專業形體訓練課涵蓋較多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不僅對教師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要求,而且還要他們兼具高水平的理論和教學技能。上文也提到了形體訓練課有較多動作要依靠舞蹈訓練的技巧與方法,其次,舞蹈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的學科,其發展至今,也擁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訓練方法。故而,在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時要考慮到科學性。有這樣一種現實情況,航空服務專業學生在上學之前幾乎都沒有舞蹈專業功底,不排除有接觸的人群,但那畢竟是在少數。由于所處的環境和人生經歷不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自然體態。故而,在教學過程中,為師者在執教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耐心,教授學生正確的舞姿和技巧,比如怎么使肌肉發力效果最好,怎樣才有延伸感,怎么樣保持挺拔的身姿等。嚴謹、細致、規范要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日常訓練也要分階段進行。
(三)改進形體訓練的教學方法
形體訓練課不同于傳統科目,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就需要獨特的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有幾年從業經驗積累之后,筆者總結出了一套較為適用的“口傳身教”教學法。顧名思義,在這種方法中主要就是口頭講解和身體演示兩方面。
所謂“口傳”可以理解為口頭表達,這種口頭傳遞主要涵蓋三大方面:
(1)講解動作。不管是對于即將教授給學生的新動作,還是練習之前就展示過的老動作,教師均要借助講解的形式進行。
(2)傳遞知識。在進行形體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引導時會有一些提示、講解和評論。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接受老師的教學,這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感觀,而且還順帶教授了許多舞蹈相關的知識,同時也含有對其他舞蹈的一種橫向對比,除此之外,還有對音樂的賞析理解等。
(3)滲透思想。思想的定義極其廣泛,你可以說它是一種世界觀,也可以描述為品德或者藝術觀等等。這就不是教師所能按計劃安排的,而是一種潛意思的表現,比如當學生產生惰性,不按時上課,或者不按要求進行工具的佩戴,諸如此類違反紀律的情況發生時,教師就會進行相應的教導,與此同時也會帶有自身的情緒。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進而發生沖突時,教師也會進行一些言語教育。這樣一些情況下,教師就會將本人的品格、為人,言語習慣,甚至是教師本人的人生觀都會傳遞給學生,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進行模仿和學習。
所謂“身教”可以理解為對動作的演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來塑造一些學生容易模仿的形象,其手法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形體訓練的動態形象,二是形體教師本人的形象。
其中對于動態的形象又分兩類:
(1)全面示范。做出全套的動作,靈活運用手腳和面部動作,協調進行,這樣演示的效果應該是優美的總體印象。這種類型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對全套動作建立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也會增加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這樣教師的威信從開始就深深的扎根在了學生們的心中。
(2)動作分解示范。經過分解演示,學生對每個動作都會有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在進行模仿時將更加接近真實水平。在部分情況下,用手進行比劃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此外對于智力的提升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在學生對身體運動規律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再去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在后期,教師只用進行簡化的演示,學生就能憑借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己。
教師在“身教”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維持良好的身形與體力,保持身體的協調性,另一方面還要注重思想層面上的提升,言傳身教,時刻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來影響學生,進而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麗娟. 淺析空乘專業形體訓練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 2009, 20(6).
[2] 李東陽. 談航空服務形體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優化對策[J]. 才智, 2017(21).
[3] 吳藝梅. 淺談《形體訓練》課程在航空服務專業教學中的意義[J]. 數字化用戶, 20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