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勇
同是腎病不同命
◎陳緒勇

同樣是患腎病,不同的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導致截然不同的命運。
急于求成型的腎友,表現最突出的特點是,永遠只關心一點:能不能盡快治好?而對于什么叫慢性病,搞不清楚。
急于求成的人,不懂慢性病代表的意思是病程長,難以斷根,需要醫患長時間共同付出足夠的耐心。
因為對治病毫無耐心和毅力,因此,更換醫生非常頻繁,治療不穩定。又因為一心只求快速治好,其他一概不管,一概不聽,什么控制蛋白尿?什么平穩腎功能?反正不給治愈都是庸醫。也因此,這一類型的人,更容易掉入各種虛假廣告、野雞醫院的圈套,最后人財兩空。
這一類型腎友的突出特點是,極為相信民間偏方,最喜歡打聽各種治腎病的奇方,一聽到有誰通過哪位民間“神醫”治愈了多年的腎病,就躍躍欲試。
偏方愛好型的人,不明白那些聽來的故事99%經過包裝、摻水,療效被人為夸大。“偏方”“奇方”不但耽誤了很多腎友的病情,還常常掛羊頭賣狗肉,混著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以換來一點點飲鴆止渴般的“療效”。
更可怕的是,這一型有不少是腎病孩子的家屬——父母或爺爺奶奶輩的人。
這一類型的腎友,一方面內心對腎病極度害怕,充滿了對患病的恐懼,提到“腎衰竭”就禁不住要扶墻才能站穩;而另一方面,因為過度害怕而選擇逃避,不敢去醫院復查,也不敢見醫生,日日麻痹自己。
其實,慢性腎病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定期隨診,長期管理。
害怕逃避型的人并不明白,情況多半沒有想的那么糟糕,腎病絕大部分的進展都是比較慢的,本身也不是致死性疾病,有足夠多的時間讓我們去治療它、穩定它。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學會勇敢面對,重視自己。
這一類型腎友最喜歡“吃藥”,有的病情輕,本身不需要用藥,只需要定期復查即可。但這一類型的人突出特點是沒有用藥,心里不安定。
醫生不開藥?那好,自己當“神農”,找藥吃!聽說哪個補、哪個好,就吃哪一個。
他們最沒想通的一個道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額外加重腎臟負擔,腎臟就阿彌陀佛了,小日子還過得下去。但“神農”們偏要嘗試各種新奇的藥物、保健品、補品,腎臟作為最主要的代謝器官,要去代謝這些東西,累得半死。運氣好,頂多加點兒班,藥物毒性不大,能代謝出去;運氣不好,嘗到有腎毒性、致敏性的藥物,腎臟直接被無辜“插上幾刀”。
這一類型腎友,因為“沒心沒肺,活著不累”,對需要了解的腎病養護常識并不在意。反正熬夜、生活不規律、不運動、抽煙酗酒、胡吃海喝,也沒見別人怎么樣啊?
這一類型的人,把個例當榜樣,只看到個別人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下,依然能生龍活虎,而沒看到千千萬萬因為不健康生活方式而折騰出疾病的。
有句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就是這個道理。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都是得腎病的高危人群,為何目前的人數以“億”計數?作死享樂的代價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
苦大仇深型腎友,一得病,就覺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整天唉聲嘆氣,負能量爆棚。
很多事情沒有道理可言,疾病沒有道理,生和死同樣沒有道理。老天安排了這樣的境遇給我們,我們除了接受,有時候沒有太多選擇權。
任何時候“比較”只會更痛苦,跟病情更輕的去比,覺得傷心;跟病情更重的去比,覺得害怕。我們總得學會坦然,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會開始愛自己,才會有人來愛我們。
這一類型,是最好的狀態。他們懂得得了腎病后,可以通過治療保持現狀甚至好轉。既會配合正規醫院正規醫生接受治療,接受長期隨訪觀察,也知道在挫折面前如何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養好自己。
不因病情怨天尤人,雖然有時也會傷心,有時也會懷疑,有時也會焦慮,但懂得調整。在得病后反而樂觀知命,煥然新生,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豁達通透。
要達到這一狀態,需要智慧。既要去主動學習基礎的腎病知識,不誤信謠言,也堅持正規治療和隨診,懂得和醫生如何配合,還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保養方法。
這一類型的患者并不多,即便病情較重,也通常比預期的預后更好。
通過智慧經營著自己的身體,身體同樣會回報給我們。作踐自己的身體,身體同樣會報復我們。
每個腎友,能從這些特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希望所有腎友得病后,首先不要只想到絕望,不要只想到不能治愈就是死。
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對待慢性病,愿你和我們一起,給自己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時間,讓病情穩定下來。
摘自《新天地》2017年第7期 圖/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