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芝賢
拼命考會計
◎阮芝賢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上海許多大的工業局都快速進入大面積的拆、關、并的局面。我所在的紡織廠首當其沖,關廠疏散工人。那時,我剛剛向廠長申請成功,從全脫產團支書崗位轉到統計科,開始到立信會計夜校讀會計專業。但那時我手上還沒有會計專業證書,工人身份的編制還無法轉成干部編制。沒辦法,只能先到家附近的色織廠,當個質量檢驗員,保證上常日班,可以繼續讀夜校。
就這樣,每周有三天,下班后,我啃著干糧,拼力擠上擁擠不堪的公交車,奔波在去夜校的路上。每次上完課,回到家都晚上十點半了。剩下那四天,我窩在家里,做那厚厚的一本本會計練習題。結婚后,也常常吃完晚飯,在臺燈下左手抱著兒子,右手做著習題。
在家人的支持下,我一次就通過了會計專業中審計課的考試關卡。那時“文革”剛剛結束,中國還沒有一本自己寫的會計書,每次上課只能按照老師的備課筆記,整黑板整黑板地抄寫每一個知識點。兩三個小時下來,一邊要專心聽懂,一邊要書寫正確,右手酸得無力而顫抖,那真是腦力體力雙倍付出。
那個時代的口號是: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學好知識建設四個現代化。老師兢兢業業地教,學生埋頭苦學,大家憋著一股勁,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的甘露。我一個沒干過一天會計工作的工人,通過三年的系統學習,終于啃下了會計專業全部主課內容,拿到了主修會計合格證。
獲得會計合格證難度非常高,當然含金量也更高,用處更大。憑借這些證書,我在第二次碰到企業關并時,順利考入教育局下的幼教會計崗位。
1992年,我剛當上會計,國家出了個文件,會計職稱實行全國統考。我只好又一次投入到職稱考試的洪流中。還好老天眷顧我,在全區教育系統中,我成了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參加全國統考會計職稱成功的人,從而正式從工人編制轉到事業干部編制,真正完成了從工人到會計的艱難歷程。
那幾年,我考出了一大包,足有一斤多重的各類證書。個中艱辛,酸甜苦辣,有誰知曉。憑借著堅持、堅定、認真、努力,我在人生的拐點上柳暗花明。這就是為什么我沒有一直抱怨生不逢時的原因。
摘自《新民晚報》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