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琳+張松

《Biology for you》是英國Gareth Williams編著的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的生物學習教材,是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的科學教育叢書系列譯本之一,其內容難度相當于我國高一和高二的生物教材。這本教材作為一本風格獨具、妙趣橫生的科學教育教材,不僅語言簡潔,配圖生動有趣,在內容設計上注重知識點的呼應,同時將嚴謹的科學知識通過有創意的排版呈現出來。該本教材特色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插圖豐富有趣、排布合理
《Biology for You》一書所追求的是內容簡潔易懂、知識點清晰。同時,書本注重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應用性,追求教與學兩方面的直觀與便捷。這些特色在書本對于插圖的運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橫貫《Biology for You》一書,絕大多數頁碼的排版都是文字于左,插圖于右,留給圖片的空間占書本內容比例近乎一半,書中的圖片種類十分豐富,插圖數量多,排版合理。此外,不同于大多數書籍的是,每一頁的文字都約保持在在半頁紙的長度,另外半頁則是對應文字內容的插圖。通過這樣的排版,讀者在查閱相應的圖例講解時更加方便。這不僅節省了讀者的時間,同時也降低了閱讀時的精力損耗。
在書中,許多圖例以漫畫的形式展現內容,更能突出圖片的特色,同時能更好地強調重點知識。在這些漫畫圖例之中,又對許多知識點采取擬人化的手法來突出重點,更加符合這個時代下學生思維。如在講述蛋白質時,對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擬人化處理,讓講解過程更加簡潔,同時也能讓學生理解過程更加簡單明了,并且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圖1)。在書中,有很多微觀知識點對應的插圖并不是真實取樣的,而是通過概念圖、示意圖以及漫畫等形式制作的插圖來體現。對于這些知識點來說,更重要的是知識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對于微觀細節的掌握。因此,書中豐富的插圖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知識。
《Biology for You》插圖與文字之間的配合十分緊密,相關的圖文位置接近,無需去前后查找。而且對于不同知識點,圖文內容的比例不同。例如書中關于身體防線的知識點,內容抽象,適合通過圖片來形成概念,所以相應的插圖占比提高。書中的插圖對于文字內容的表現由淺入深,層次分明,對于相應知識點結構的剖析很精準,對于知識點的結構重組也十分完善。
2 特色的科學欄目設計
教材在書中設計了“科學是怎樣發揮作用的”欄目。在平時的生物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忽視對實驗過程的把握,缺乏對正確科學探究過程的理解。所以,這本書開設的這個欄目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是科學探究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使學生形成辯證性思維、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精神的前提內容。科學家是如何正確地進行科學探究,運用證據來解決問題的?怎樣在科學探究的過程當中一步步樹立起正確的科學思維意識?這些都需要在教材以及教學的過程中逐漸滲透。
在這本書的“科學是怎樣發揮作用的”欄目當中,通過“實驗觀察—測量—重復”等環節來具體闡述科學實驗探究中需要聚焦的關鍵與細節。真實的科學需要確保所得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所以,必須進行重復實驗。如在測定蛋白酶的反應速率時,通過測量蛋白質溶液中滴加藍色染料的消退情況來進行測量。但在這個操作中,記錄準確的時間較為困難,所以可通過多次重復實驗來提高所得數據的準確性。當然,在重復測量的過程中,確保每次測量的條件完全一樣是很困難。所以,誤差在一定范圍內是可允許的。如果發現一些異常的數據,那么此時就需要學生自己嘗試去找出產生較大誤差的原因。
實驗過程又可以從實驗設計與實驗評價、展示數據等步驟來進行。“科學是怎樣發揮作用的”這個欄目強調了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控制變量原則。為了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必須保證每次只能改變一個變量。同時,該欄目建議學生可以通過預實驗來確定正式試驗中所選取變量的范圍。在完成一個實驗后,欄目中提議可利用圖表來記錄與分析數據。如利用正線性圖與反線性圖來反映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最后是對所進行實驗的評價過程。在學生以往的生物實驗操作中,他們往往忽視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對于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結果直接采取消極的處理方式,而缺乏對實驗結果的深入剖析。所以對實驗結果的評價又回到該欄目在前面所強調的“重復測量”過程上。學生沒有細致的嚴謹的實驗態度,就不會真正形成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所強調的理性思維。
當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或看到一些新聞或是某個觀點時,人們應該考慮這些觀點是否有偏向性。該欄目也從生活中食品的安全性到某些科學觀點的準確性等角度來向學生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2016年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中,批判性思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生物教材主要以隱性滲透的形式來開展批判性思維培養。而這本教材中專設批判性思維模塊來進行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這對我國今后的教材改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學生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維后,將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與能力。經過科學實驗欄目,學生將會在實驗探究中學會思考問題,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3 聯系生命健康知識
教材中滲透健康教育,不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更多生命健康常識,還能讓學生借由所儲備的健康知識來提升自己的身體健康素質。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之一,也是生物學課程的一項主要任務。
該書在“食物與消化”這一章節談到脂肪時,講解了脂肪對人體的危害。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提高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而膽固醇水平升高,會導致血管變窄,進而導致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的概率升高。教材中在講解危害的同時,又針對患病風險及時普及了預防心臟病的措施,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真正感受到生命健康對人的重要性。這樣將知識與人體自身生命健康常識巧妙地聯系起來,將讓知識更具有生活性。endprint
又如在談及肥胖時,教材中提出了超重者易患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等。同時給體重過重的學生提供了減肥的小妙招。這不僅給肥胖的學生敲警鐘,還可以使學生以一種輕松的心態來接受生命健康常識。教材中不僅突出了肥胖癥的健康問題,而且突出了近年來數量日益增長的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問題,防止體重的“過或不及”。
這本教材在呈現“心臟”這節知識時,由心臟病的知識點引入,進而講到誘發心臟病的緣由,如攝入過多油膩食物、體重過重、抽煙、運動量不足等。這能讓學生從生活中改善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來預防心臟病,更能體現生物學教育的培養目標。而在我國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里“心臟”這一節的講解中,主要針對心臟病結構與功能來展開知識點,并沒有普及心臟相關的疾病知識。
鑒于目前各種疾病的發病年齡呈低齡化的趨勢,而中學生又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透過教材滲透出健康生活的觀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生命健康觀,并促進他們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從而擁有一個更健康的機體。
4 強調生物學關鍵技能
學生無論是在進行生物學的學習,還是在其他如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當中,都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我國課程標準也曾經強調過:除知識外,各能力的培養與學習技能的提高對于今后從事科學研究或是就業是極有幫助的。這本書強調學生在進行生物學學習時,需要同時加強自身在互動交流、數學與物流應用、與人合作能力、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交流能力包含學生在生物課堂上聽取他人意見并反饋出自己的見解、利用圖像和表格來進行描述分析的能力以及閱讀生物知識素材和提取關鍵信息點的能力。在數學應用方面,強調遺傳題概率計算與統計能力、繪圖能力和建構函數模型的能力。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識,學生同時應該從各方面提升他們的能力與素養,這樣也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定位。
5 結語與建議
英版生物教材《Biology for you》中,知識結構安排合理,對于知識點的分拆與重組清晰明了,版面設計寬松,視覺體驗良好。同時,教材充分利用了圖片的直觀性特點,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圖輔助教學。教材中的知識點在微觀細節與概念理解兩者的取舍權衡合理;教材特色欄目的內容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科學素養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聯系生活方面,更加有針對性。同時,教材的整體設計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特色都值得今后我國生物教學以及生物教材編寫吸收借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