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嫣然+王衛娟
摘 要: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和中國專利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通過對華南理工大學2008-2013年科技投入(經費、人員)和發明專利產出效率的現狀和質量進行統計,并與同期“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的平均數據進行對比。結果表明,華南理工大學2008-2013年科技投入發明專利產出的多項指標均高于“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的平均水平,學校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實現了知識產權工作的快速發展。還針對學校如何進一步提高發明專利占比、提升專利申請質量提出建議。
關鍵詞:科技投入;發明專利產出;華南理工大學
中圖分類號:G255.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2-0014-02
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校專利申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與政府和社會對高校科研投入不斷增加,高校科研能力顯著提升密切相關。本文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公開數據和中國專利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為基礎,以華南理工大學2008-2013年科技投入(經費、人員)和發明專利產出效率為分析對象,分別從專利申請授權量、發明占比及維持率、獲獎及實施轉讓、經費及人員投入等不同維度進行定量統計與分析[1][2][3],并與同期“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的平均數據進行對比[4],從科技投入發明專利產出的視角分析了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水平,同時對學校今后知識產權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建議。
1 專利產出情況分析
1.1 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情況
2008-2013年,學校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專利申請量從2008年的568件上升到2013年的1939件,增長率為241.14%,年平均增長率為27.8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從2008年的429件上升到2013年的1363件,增長率為217.72%,年平均增長率為26.01%,高于“985”高校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的10%~20%和全國高校的20%。專利授權量從2008年的306件增加到2013年的1347件,增長率340.02%,年平均增長率為34.50%;發明專利授權量從2008年的157件增加到2013年的642件,增長率308.92%,年平均增長率為32.53%,高于“985”高校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率的26.62%。表1為學校2008-2013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情況。
1.2 發明專利占比情況
2008-2013年,學校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類專利的申請量均保持持續增長,發明專利申請量所占比重均超過65%,平均占比為71.12%,高于全國高校的64%。2008-2013年,學校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類專利的授權量持續增長,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平均占比為56.90%,高于全國高校52%。
1.3 發明專利維持率情況
截止2013年底,學校擁有有效專利共3847件,維持時間5年或5年以上的有1089件,維持率為28.31%;維持時間10年或10年以上的有95件,維持率為2.47%。其中有效發明專利共2358件,維持時間5年或5年以上的有1008件,維持率為42.74%,高于“985”高校的33%和高于全國高校的25%;維持時間10年或10年以上的有92件,維持率為3.9%,且占維持時間10年或10年以上的有效專利95件的96.84%。
1.4 專利獲獎情況
2008-2013年,學校專利獲獎成績突出,共獲中國專利獎13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2014年,在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學校發明專利“基于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運方法及設備”評選為中國專利獎金獎,另有2項優秀獎。2008-2013年學校還榮獲了廣東專利獎金獎5項,優秀獎5項,獲獎數量為全省高校首位;榮獲廣州市專利獎金獎1項;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5項、銀獎3項、銅獎1項;獲首屆“廣州市保護知識產權市長獎”并連續兩屆獲“廣州市專利創造貢獻獎”。期間,廣東省專利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廣州市專利獎共評選兩次。
1.5 專利技術的實施、轉讓情況
2008-2013年,學校共簽訂專利技術轉讓、許可合同512項,合同總經費22826.74萬元,當年實際收入12695.44萬元;年平均合同數86項,年平均合同經費3804.46萬元,年平均收入2115.91萬元,高于“985”高校年平均合同數15.12項、年平均合同經費數922.68萬元和年平均收入469.46萬元。
2 科技投入情況分析
2.1 科研經費投入情況
學校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機構(縱向)和企事業單位(橫向),科研總經費從2008年的6.33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2.56億元,增長率99.84%,年平均增長率為18.90%,高于“985”高校的年均增長率15.18%;其中縱向科研經費從2.97億元增長到7.55億元,增長率154.21%,年平均增長率26.27%,高于“985”高校的年均增長率18.18%;橫向科研經費從3.36億元增長到5.1億元,增長率51.79%,年平均增長率10.10%。表2為學校2008-2013年科研經費情況。
2.2 科研人員投入情況
學校教師的專利產出是學校科研能力的重要表現,2008-2013年學校科研人員中申請發明專利的共有787名,占科研人員總數的42.16%,其中申請發明專利數量介于3-5個的有220名,占申請發明專利人數的27.95%;申請發明專利大于6個的教師有266人,占申請發明專利人數的33.8%。
學校科研人員中,至少擁有一件授權發明專利的有566名,占科研人員的30.32%;其中擁有一件授權發明專利的有201名,占擁有授權發明專利人數的35.51%;擁有2-5件授權發明專利的有260名,占擁有授權發明專利人數的45.94%;擁有多于6件授權發明專利的有105名,占擁有授權發明專利人數的18.55%。endprint
3 學校2008-2013年科技投入發明專利產出分析
3.1 經費產出
經費的投入是科研投入的重要部分,學校的發明專利產出與科研經費投入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2008-2013年,學校單位科技經費發明專利產出量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年平均產出量為0.89件/百萬元,遠高于“985”高校的0.47件/百萬元和全國高校的0.51件/百萬元;科技經費發明專利產出量從2008年的0.68件/百萬元,增長到2013年的1.08件/百萬元,年平均增長率為9.69%,近年來增長明顯。
3.2 單位人力產出
單位人力作為衡量科技投入力度的指標,指單位科研人員發明專利產出量,2008-2013年學校單位人力投入的發明專利產出保持穩步增長,平均為0.47件/人,高于“985”高校的0.37件/人和全國高校的0.21件/人;單位人力產出從2008年的0.23件/人增長到2013年的0.73件/人,年平均增長率為26.01%,高于“985”高校年平均增長率的12.59%和全國高校的19.97%。
4 結論與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3年學校專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科技經費投入發明專利產出的多項指標均高于“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的平均水平:第一,學校的專利創造能力較強,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長率、發明專利維持率均高于“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第二,學校發明專利產出效率較高,單位科技經費年平均產出發明專利量、單位人力投入發明專利產出量均高于“985”高校和全國高校;第三,學校產出的發明專利質量較高且應用情況好,2008-2013年獲中國專利獎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專利轉化實施率相對較高,年平均合同數、年平均合同經費數和年平均收入等指標均高于“985”高校的平均水平。雖然學校近年來專利工作取得突出成績,但通過分析總結發現,學校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平均占比雖高于全國高校,但低于“985”高校的平均水平。發明專利占比還有待提高,應進一步提高發明專利占比,提升專利申請質量。
建議學校完善知識產權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師生從注重知識產權數量向注重知識產權質量轉變,進一步提高發明專利占比:制定提升專利質量有關意見,全面指導和推動學校專利質量提升工作;優化科研經費資源的配置,鼓勵專利產出;圍繞重大項目和重大需求,做好重大發明的專利池保護和國外專利申請工作,對有市場前景和原創性的發明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完善以知識產權為紐帶和核心的創新成果轉化運用機制,推動知識產權向企業順暢轉移轉化,推動知識產權成果產品化和產業化,形成科研經費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付曄,張樂平,馬強,等.R&D資源投入對不同類型高校專利產出的影響[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6(3):103-111.
[2]郝瑜,楊鵬鵬,朱金鳳.高校專利產出與科研投入的關系研究——基于陜西高校的數據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4,6:4-7.
[3]李娟,任利成,吳翠花.科研機構、高校、企業R&D支出與專利產出的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0(20):103-111.
[4]張慧妍.“985”高校科技投入與專利產出實證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4,6:12-16.
[5]蔡祖國,容伯軒.中部地區高校專利產出的結構特征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6,4(2):50-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