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潤南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發展,各項路橋工程不斷增多,在交通出行中,鐵路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方式,只有全面保證鐵路運行安全,才能維護社會穩定。鐵路是一種軌道交通,在專用軌道上運行,所以說,其路基施工關系到整個鐵路運行的質量,鐵路的路基是整個鐵路施工工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路基穩定,才能實現列車運行的安全。文章主要通過對鐵路路基施工特點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了鐵路路基施工技術措施與方法,以此,全面確保路基質量,實現列車穩定安全運行目標。
關鍵詞:鐵路;路基施工;施工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U2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2-0051-02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交通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流通更加豐富多樣,為了全面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我國不斷加大鐵路建設投入,全面推進了鐵路工程項目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在發展鐵路事業的同時,也面臨較多的困難,所以,要全面研究新技術、創新新動能,才能保證鐵路項目順利推進。面對不同的地形與環境,需要使用不同的技術進行施工,路基是鐵路基礎工程,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不同地質條件下路基施工也需要有差異性,鐵路路基技術是鐵路施工重要的技術之一。我國在鐵路建設中不斷創新發展,幾次提速并改進,當前,已經在傳統列車基礎上,建設發展高鐵事業,使鐵路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這樣的速度也更加符合時代需要、市場需求,更滿足了人們群眾出行需要,我國鐵路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火車速度的提高也增加了一定的危險,所以,各個環節一定要認真嚴格,做到精益求精,路基建設關系到運行安全,其技術對鐵路工程有直接影響,下面,就路基技術及其涉及到的相關內容做系統分析與闡述。
1 鐵路路基施工的特點與要求
1.1 鐵路路基施工特點
鐵路最基礎的工程就是路基建設,可以說,要想全面保證列車運行安全,必須要在路基建設上多研究,確保鐵路工程第一步建設更加順利,為以后的路軌施工鋪裝提供良好保障,路基是鐵路工程最關鍵的步驟,其施工具有自身的特點,一是路基整體施工周期長。鐵路涉及到的地域廣,在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環境,只有全面解決好環境氣候問題,才能確保質量,鐵路工程建設的周期較長,需要嚴格規劃設計,才能實現優質工程目標。二是遷移量大。鐵路所經區域地廣人稀,但是沿線還有許多民用建筑、商業用地、集體用地等,要想取直則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遷移,保證減少投資,實現安全運行需求。三是投資投入多。鐵路是一項大工程,進行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方方面面,路基施工在地面,投資量大,投入的精力多。四是涉及的工種復雜。鐵路路基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設,在進行建設時,相關作業同時進行,全面提高工效,各工種之間形成一定交駐。五是面對環境惡劣。路基施工所經區域,地形不同,環境有別,要想全面保證運行安全穩定,則需要解決環境氣候問題,使不同的施工材料能夠符合地區差異,全面控制好材料性能,才能確保在氣候環境出現巨大變化后,不影響材料性能改變,保證行車安全,鐵路投入運行以后經常會因其環境原因出現一系列問題,阻礙了鐵路繼續向前發展,只有通過科學技術,全面解決好材料與氣候問題,才能夠大大降低行車危險。
1.2 鐵路對路基施工要求
鐵路對路基要求非常嚴格,隨著國家各項基本建設不斷投入,對鐵路建設更加重視起來,同時也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要求,進行鐵路基本建設時,一定要全面滿足國家標準,可以說,鐵路建設要求是高標準、高規格的,整體看,鐵路建設主要對路基強度、剛度、縱向度變化、軌道高平順性、路基沉降變形等有嚴格的要求。路基施工中最為關鍵的技術有兩個,一是需要把握好路基工后沉降問題;另一個是路基動力平順性與長期穩定性問題。沉降率非常關鍵,只有全面設計、科學分析,才能建設出良好的工程,保證路基建成后通過驗收。通常,每年路基沉降量地段要小于10cm,沉降速率小于3cm,橋臺臺尾過渡段路基施工后沉降量應滿足目前鐵路對沉降量的要求。
2 鐵路路基施工常用技術
2.1 基床施工技術
鐵路路基的基床是基礎建設,是工程建設的第一步,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這樣才能有效承載列車提速后的壓力,對基床的要求是表面動應力不得超過基床容許承載力,否則會導致列車運行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果鐵路基床厚度為3m,表層為0.7m,那么則可以采用級配砂礫或級配碎石填料,確保地基系數達到110~130MPa/m,施工結束后,為了保硬度,還需要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做好路基壓實。
2.2 基礎施工技術
路基建設必然存在一定的沉降現象,但是在總的沉降中,基礎沉降是最為主要的,所占比重最大,當火車運行并提速后,鐵路路基施工后沉降會對列車行駛產生影響,地基處理的好壞對速度提升有直接作用。當前,隨著鐵路施工技術的發展與創新,一些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出現,常用的路基處理方法較多,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措施與方法,要想全面保證工程質量,則需要全面分析,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和地理環境做好技術選擇,通過不同的方法使路基質量得到保障。路面硬殼層多而厚、土層分布有一定規律的軟土,其施工附近有豐富的土源,這時則需要采用超強預壓排水固結法進行施工,確保路基穩定。有硬殼層、土性復雜或分布不規律的軟土層,主要是采用粉噴樁的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對于涵洞基礎和填土高度5m以上的路基,可以選擇粉噴樁法進行路基施工;處理第四紀黏性土覆蓋層地基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強夯處理法進行施工,通過強夯法進一步消除砂土層液化、濕陷性黃土,確保施工質量與效果。路基施工中需要依據土工建筑差異,合理選擇土工塑料、土工格柵、網眼布等新材料,通過材料的組合利用,保證路基承載能力,使周邊土層能夠全面加固,保護好路基周圍的坡面,實現良好的排水隔滲效果,不論哪類施工方法,均需要在施工后進行碾壓,確保路基強度,達到坡面抗沖刷能力。endprint
2.3 路基施工測量技術
路基施工必須精準,要想符合設計要求,則需要在正式施工前,了解設計思路,把握好圖紙設計,通過實地考察,做好工程測量。導線、中線和水準點是重點,要全面滿足標準條件,進行各點位復測時,需要嚴格精度,確保復測與設計符合建設實際,測量放線前需要對測量儀器進行檢測,保證精準度,只有符合精確度要求的,才能進行測量,否則會造成數據不準,影響下一步施工。要對復測所得到的數據進行檢查,保證與設計數據相符合,如果發現問題,則需要在標準范圍內進行修正,確保修正后的數據滿足設計與施工要點。只有全面做好測量,才能滿足施工需求,通常,中線復測要增加設置臨時水準基點和加樁地面標高,保證參照物標準規范,另外還要確保縱橫斷面定位達到標準,使精確度更加嚴格,切實保證鐵路路基及其結構構造物的幾何尺度及其定位均達到設計質量標準。
2.4 路基填土與壓實技術
進行正式施工前,需要在施工路段一側合理選取100米左右進行試驗,通過建筑施工試驗段所獲取的數據情況,全面做好分析與判斷,拿出更加合理科學的填料含水量、填層厚度、次數等參數,同時還要掌握好所使用的機械設備,為下一步正式施工提供科學依據。根據工藝試驗選定合理的參數做好全面的沖擊碾壓。施工壓實使用的是沖擊式壓路機,要保證行駛速度,一般按12~15kn/h的行駛速度緩慢推進,行走路線由外向內進行環形行走,對路基進行全面的沖擊碾壓。碾壓前需要對壓實土體含水量進行檢測,如果水量少,則需要通過灑水車進行灑水,對積水大的,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晾曬,只有保證含水量適當,才能進行碾壓,進行過程中,輪緣重疊保持30~40cm,為了保證強度硬度,最后需要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做好路基壓實的補強 ,只有科學處理壓實工具、壓實厚度及方法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達到標準壓實密度要求,實現良好的施工質量。
2.5 路基的排水技術
路基施工中,需要全面做好排水處理,保證路基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全面做好排水是為了有效避免出現路基受水侵害,因為路基使用后需要面對復雜的環境條件。排水工作,一方面是鐵路表面進行排水,通過科學的方法,將路面水排出去,避免出現表層水進入鐵路工程結構組織內層,最大程度避免雨水對路面使用性的破壞;只有全面做好排水作業,才能保證截引排出地表水,確保路基不受降水及雨雪徑流影響;另一方面要做好地下排水,減少農田排注水、地下水對路基強度的影響。合理控制好地下水,確保上層滯水、潛水及層間水等不影響路基使用效果。
2.6 鐵路路基的防護技術
鐵路行駛需要保證安全,需要全面做好鐵路路基周邊的防護工作,防護工作至關重要,主要包括沿河河堤河壩沖刷防護和邊坡坡面的防護兩種。要想做好沿河河堤河壩保護,需要用砌石、植物、擋土墻、石籠等做好直接性的保護建設,同時還可以進行間接性保護,比如丁壩、順壩等。做好邊坡破面防護主要是全面防護好雨水沖刷作用,避免出現溫度變化對邊坡表層的破壞。
3 結束語
鐵路關系到經濟建設與社會穩定,只有全面做好路基施工管理、提高路基建設技術,才能實現精品工程目標,解決好施工強度不足、使用變形等問題,建設出精品路基工程。
參考文獻:
[1]王慶昀.論高速鐵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檢測方法[J].科技創業月刊,2005(03).
[2]趙曉彥,張書琴,熊自英.高速鐵路路基工程幾個問題的分析[J].路基工程,2007(06).
[3]徐振武.鐵路路基施工要點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7):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