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村創業創新辦公室
1.返鄉下鄉人員咋創業
答: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要順應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創新的大方向,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起來。要通過聯合與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唱獨角戲”“跑單幫”的方式開展創業創新。在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上,一是可以與農民合作,創辦、領辦農村合作組織,通過承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創業;二是可以利用農村電商平臺,開展網上創業;三是可以與其他農村經營主體(包括企業、村集體、合作組織)合作,創辦農業企業和各類相關產業;四是可以通過開展網上營銷,打造特色品牌等贏得市場、分散風險,形成創業創新的命運共同體。
2.返鄉下鄉人員注冊登記該咋辦
答:目前各地正在落實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和“先照后證”改革,在現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成效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三證合一,是指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這“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是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登記制度。一照一碼是通過“一口受理、并聯審批、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將原來由三個部門(工商、質檢、稅務)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直接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并將辦理時限由8天縮短至3天以內。首先,可以在縣里設立的返鄉下鄉創業“綠色通道”享受辦理登記等程序的便利服務,如果在創業園區內創業,既可以享受工商等部門直接到園區集中辦理證照等服務,還可以申請政策咨詢、創業輔導等服務。其次,既可以享受“五照合一”和“一照一碼”的優惠政策,還可以結合當地的法律法規,享受簡化創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登記等服務。第三,可以享受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優惠政策。
3.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咋貸款
答:創業者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流轉到手的土地經營權,包括農業設施、農機具等都可以作為抵押物在銀行獲得貸款。全國正在推進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目的是把土地資源盤活為土地資產,加上房屋、宅基地、農業設施、農機具等,通過這些“資產”的抵押,可以到銀行獲得貸款。
4.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有啥財政支持
答:一是到農村創業,如果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農村信息化建設等范圍內,可以申請相關的財政支農項目和產業基金的支持。如果符合條件,地方政府會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二是過去只適用于在城市創業的財政支持政策,如今也可以支持到農村創業。三是如果創辦的是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辦理銀行貸款時可以由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來提供擔保服務。
5.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用地用電有啥優惠
答:用地方面,可以享受以下政策:第一,在征得村集體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來使用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創業。第二,可以使用自己在農村的住房或者其他農民閑置的房子和院子來發展農家樂。第三,如果在農村沒有住房,只要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允許與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第四,如果創辦的企業需要建設農業配套輔助設施用地,可以在縣級人民政府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進行申請,因為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要用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第五,可以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廠礦廢棄地、磚瓦窯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閑置校舍、村莊空閑地等地進行創業。第六,如果創辦的項目屬于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范圍,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以在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的基礎上,再給予七折優惠。用電方面,創辦的企業從事農業、林木培育和種植、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業排灌用電以及農業服務業中的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包括對各種農產品進行脫水、凝固、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初烤、漚軟或大批包裝以供應初級市場的用電,都算作是農業用電,可以按照農業用電來算電費。
6.返鄉下鄉人員想學本事該咋辦
答:國家支持農村創業創新的培訓項目有很多。可以這樣說,如果希望參加創業培訓,只要提出申請,地方政府就可以安排參加至少一次的免費培訓。
7.返鄉下鄉人員的后顧之憂咋解除
答:為了解除創業者的后顧之憂,國家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到農村創業,可以在當地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并且子女也可享受當地的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也可接受當地義務教育,依地方相關規定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二是如果是就業困難人員、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一定社會保險補貼。三是如果創業失敗,并且生活困難,可享受當地社會救助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