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潔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爆發,打破了全球油市原有的供需關系,供給逐漸大于需求。此后,中東等地傳統的油氣生產大國,失去了依仗油氣討價還價的話語權,國際原油價格每桶高達100多美元的時代一去不復返。2014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下滑至每桶50美元附近。因恐自己的市場份額被搶走,傳統的低成本油氣生產國與美國打起了價格戰,不斷增加產量,使得原本被頁巖氣打破平衡的供需關系更加不平衡,油價因此長期在低價位徘徊。
近日,全球油市的供需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供給量遠大于需求量的狀態正在不斷地被改變,多方消息顯示,全球石油市場已較近期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供需平衡。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期石油市場今年或明年將基本恢復平衡,并預期全球石油庫存明年每天將下降10萬桶,之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期庫存將上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期石油市場供應趨緊的一個原因是修訂了一些需求歷史數據,包括向上修訂了2016年中國石油消費數據。這并不意味著油價將大幅上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稱,目前油價接近市場平衡水平。
油氣需求量“增加ing”
>>>OPEC 1月份減產執行率創高,達93%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于2月13日公布了月度原油市場報告,1月OPEC成員國兌現逾九成的減產承諾,暗示今年有望緩慢解決原油供應過剩問題。相關資料顯示,11個OPEC成員國按協議的產量目標,1月已將供應減少89.02萬桶/日,達每日2988.8萬桶,兌現率高達93%。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首月的執行率無疑位于OPEC減產歷史上最高水平之列,但是OPEC各個成員國的減產協議執行力度不一。
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安哥拉的實際減產幅度超過了它們當初所承諾的水平。沙特阿拉伯表示,該國1月份削減的石油產量是過去8年多時間里最多的,遠遠超過當時協議規定的量。根據OPEC最新的一份月度報告,沙特阿拉伯1月份平均每天削減了71.76萬桶石油產量,該國1月份的石油日產量下降到了974.8萬桶。OPEC自己的分析師根據外部來源的數據估計,沙特阿拉伯1月份平均每天削減了49.6萬桶石油產量,符合去年的供應協議。沙特阿拉伯的統計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1月份的石油日產量比其指定的目標低大約31萬桶。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法利赫去年12月10日曾說,沙特阿拉伯愿意削減比減產協議要求更多的石油產量來證明其對協議的承諾。在相同的月度報告中,伊拉克、委內瑞拉和伊朗1月份的生產量超出了協議所規定的量。其中,伊拉克超出27.9萬桶/日,委內瑞拉超出27.8萬桶/日,伊朗超出12.3萬桶/日。
非OPEC產油國對減產協議的執行力度遠不及OPEC國家。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1月份非OPEC產油國的減產執行率僅達40%。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非OPEC產油國共減產26.9萬桶/日,低于此前承諾的55.8萬桶/日。雖然一些OPEC國家和非OPEC產油國的減產力度不足,但并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1月份執行減產協議的總體效果。
>>>全球石油庫存大幅減少暗示石油市場供應不足
2月10日消息,1月份全球石油供應量減少了150萬桶/日。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稱,當前全球石油供應量為9640萬桶/日,與一年前相比減少了73萬桶/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一期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說,OPEC為期6個月的減產協議有了一個“良好開端”,這意味著市場開始緊縮。
2月14日消息,伯恩斯坦公司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庫存下降了1900萬桶,這暗示著即使在OPEC實施減產計劃前,全球石油市場就已經處于平衡。假設OPEC和非OPEC產油國完全遵循它們的減產承諾,伯恩斯坦預計今年一季度全球石油市場供應不足高達每日70萬桶,這應該會導致全球石油庫存再減少5600萬桶。
近日消息,總部設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北歐斯安銀行的分析師Bjarne Schieldrop稱,全球石油行業資本支付削減幅度已經很大,未來三年石油市場將出現供應短缺的局面。該分析師認為,原油市場不僅僅正走向供需平衡,而且過去兩年經濟狀況如此低迷,以至于到2019年很有可能出現每日120萬桶的產量缺口。這位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2017年全球石油市場供應赤字將達到每日40萬桶,而2018年和2019年將分別達到每日50萬桶和每日120萬桶。Bjarne Schieldrop還表示,這將令全球消耗7.44億桶的庫存石油用于彌補供應的短缺,雖然這龐大的原油庫存將提供一個緩沖,但仍會導致油價到2019年大幅上揚至每桶80美元的水平。
>>>缺乏大發現和海洋鉆井減少將抑制石油供應增加
2月10日消息,巴克萊銀行表示,盡管油價上漲,但是海洋鉆井承包商市場仍疲軟。浮動鉆井平臺需求繼續下降,尤其是美國墨西哥灣。當前美國墨西哥灣共有50座浮動鉆井平臺,其中37座處于服務狀態,而剩余13座已經結束服務期,當前正處于空置狀態。Transocean近日發布的月度船隊報告稱,公司已經閑置了墨西哥灣的兩條鉆井船,同時公司已經閑置的所有27座鉆井平臺仍然處于閑置狀態。諾布爾公司在其業績公告中稱,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經計提了與5座浮動鉆井平臺相關的高達13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兩座平臺已經永久性退役。
據道瓊斯2月14日消息,Tudor Pickering Holt公司稱,受缺乏重大的石油發現以及超深水鉆機簽約數量非常稀少的影響,未來幾年全球石油供應或將下降,這將推動油價上漲。Transocean公司30臺深水鉆機只有11臺已經簽約。這些因素意味著在石油產量自然耗竭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將依賴于二疊紀盆地、沙特、伊朗和伊拉克。Tudor Pickering表示,這四大生產區或不能滿足未來幾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endprint
油氣需求量“增加ing”
>>>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增長到21世紀40年代
英國石油公司(BP)在其最新一期的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由于電動汽車隊伍迅速擴大,促進塑料制品消費進一步增加以及技術徹底改變運輸,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增長至21世紀40年代。
這家英國最大的油氣公司還在該報告中表示,目前全球大約2.6萬億桶可采石油儲量足以滿足全球到2050年的需求兩次。
英國石油公司(BP)首席經濟學家斯潘塞·戴爾日前在采訪中說,豐富的石油資源可能為低成本生產商(例如美國頁巖公司)、中東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以及例如巴西、北海和亞洲等地區更昂貴海上生產之間的長期斗爭創造條件。斯潘塞·戴爾表示,低成本生產商利用他們的競爭優勢來增加他們相對于高成本生產商的份額。
>>>國際能源署(IEA)再次上調2016年石油需求估值
據國際能源署(IEA)2月份報告,該機構對2016年石油需求的初步估值過低,國際能源署(IEA)已連續第三個月上調了這一估值。該機構目前估計去年石油需求為每日160萬桶,遠高于其在今年年初時初步估計的每日120萬桶至每日130萬桶。估值上調是由于2016年底石油需求大大高于預期,主要是受寒冷天氣和亞洲國家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影響。
同時,國際能源署(IEA)還將其對于今年全球需求增長從每日130萬桶上調至每日140萬桶。
>>>OPEC上調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估值
此前,OPEC月報暗示,2017年全年石油市場可能會供應過剩98.5萬桶/日,而從1月減產的情況看,預計2017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達到平衡,不會供應過剩。
在月報中,OPEC小幅上調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估值,預計今年石油需求增長119萬桶/日至9581萬桶/日,此前預期增長116萬桶/日。
>>>亞洲石油需求將加快全球石油市場再平衡進程
總部位于倫敦的Energy Aspects稱,如果當前亞洲強勁的原油需求能夠持續,那么全球石油市場再平衡的進程將與OPEC在決定減產時所預期的速度一樣快。分析師們在一份報告中稱,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亞洲原油買家確實是在使用原油,而不僅僅是因為主要產油國減產而進行囤油。去年11月份,亞洲原油需求同比增加了240萬桶/日,官方的數據或將顯示12月份的原油需求也將出現相同的上升。
美銀美林分析師們表示,今年印度石油需求將繼續增長,2040年前印度石油運輸需求有翻兩番的潛力,中國和印度是全球石油需求的主要驅動。
>>>中國汽油消費將驅動全球石油需求
總部位于加拿大多倫多的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資本公司最近表示,即使中國經濟增速趨緩,也不會對石油需求產生致命的打擊。中國長期以來成為大宗商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力量,因為其工業化進程刺激了消費的巨大增長。盡管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但是中國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將穩定石油需求。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稱,中國消費者當前購買汽車的數量令人驚訝,去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汽車近三分之一是越野車。與美國消費者購買新汽車通常是更換舊的和燃油效率低下的汽車行為不同的是,大多數中國購買汽車的消費者都是首次購買汽車,這意味著這些新增汽車都將創造新的汽油需求。加拿大皇家銀行(RBC)估計,今年中國汽油需求將增加25萬桶/日至29萬桶/日。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認為,中國汽油需求是維持全球石油需求健康增長的必要因素。分析師們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當前對于石油的需求與消費者的行為密切相關,而幾年前是與工業增長趨勢密切相關。中國汽車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意味著中國汽油需求仍將維持強勁,未來幾年中國汽車銷售量預計突破當前的紀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