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2017年金點設計獎標章得主日前出爐。今年主辦單位收到近三千件來自全球的作品,其中1604件作品通過初審,經過深圳、北京、上海、臺北復審后,共計410件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德國的作品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肯定,其中大陸拿下167件居次。榮獲標章的410件作品將同時晉級決選,有機會角逐“年度最佳設計獎”,結果將在12月7日的頒獎典禮中揭曉。
今年共有來自全球的1177家廠商參與角逐,與去年相比成長了20%,許多廠商及設計師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參賽,可見金點設計獎逐年擴散的影響力。今年評審團高度肯定整體水平,世界設計組織(WDO)區域顧問張光民表示,這次參賽作品涵蓋科技、可持續、人文及在地文化各個面向,在時代不斷變動的脈絡下,可以看出設計師的社會觀察與人文關懷。大尺建筑+郭旭原建筑事務所設計總監黃惠美表示,今年看到許多電競產品或生活創新的作品,顯示金點設計獎不是閉門造車評選,而是充分反映時代潮流與社會脈動。
今年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設計作品,以191件金點設計獎標章,在各地區的標章數中拔得頭籌,成績亮眼。微星科技“VR One”電競背包是一款背包型電腦主機,玩家可不受限于線材長度,進入不一樣的游戲體驗。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的“美感教科書”,希望透過改造教科書排版,讓孩童在學習中獲得美學啟發。喜的精品燈飾“閣LED”為一款兼具東西美學的現代簡約燈飾,外型取自清朝官帽加以反戴,深藏東方人文底蘊。匡和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點茶1869臺灣茶系列”由點睛設計打造禮盒包裝,材質選用紙漿具環保可持續性,外型為高山的形狀,十分獨特吸睛。IMO建筑暨設計事務所、程俊強建筑師事務所的“下福市民活動中心”,改造位在林口洪福宮旁的市民活動中心,以臺灣寺廟建筑屋頂為發想,轉譯出色彩豐富的臺式建筑語匯。
上海斐訊通訊數據有限公司的“斐訊AM1”為一款家庭智能空氣檢測儀,外型簡潔流暢像一般的電子鐘表,可檢測周邊空氣PM2.5、甲醛濃度、溫度以及濕度,并可通過WIFI將同步至手機APP。位于貴州隆里古城外的“明鏡臺”,由一本造工作室設計,主要提供附近居民休憩與眺望的場所。外型如立體塔的獨特建筑,與對面的古城遙遙相望,坐在此塔時,可將身心回歸到最自然狀態。來自中國香港的“Oreovinyl”,由知名巧克力夾心餅干Oreo公司與新媒體創作團隊Dimension Plus合作,透過波紋圖案取代餅干上原有的圖案,讓餅干搖身一變成黑膠唱片,創意十足。
今年國際作品呈現多樣性,共有52件作品獲得標章殊榮。其中位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餐廳“National Kitchen”,由當地美食界標志人物Violet Oon主理、Laank Pte設計,店內娘惹風格的瓷磚,呈現南洋風,具高雅懷舊感。馬來西亞的“周若鵬《雜亂有章》裝幀設計”,由大獎出版社出版、一亻一半設計,這本雜文集書封如魔法書般,讓讀者每次打開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面貌,試圖打破既有的閱讀思維。日本富山縣綜合設計中心的“越中富山工藝分贈有福共享小碟”,結合金屬、漆藝、陶藝、木工、和紙、玻璃等不同素材與技術,將當地卓越的工藝技術濃縮在精致小巧的食器上。
中國臺灣實踐大學副校長官政能表示,今年產品設計不論在成熟度、完整度,表現都在水準之上,也發現不少作品細膩地關心使用者體驗,相當不錯。吉日設計總監鄒駿升提到,今年視傳設計類作品具國際水平,特別是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作品相當出色,像是字體設計、用色、表達意識都很搶眼。參與深圳、北京、上海及臺北四場復審的好樣本事社長汪麗琴則認為,大陸作品中有許多為智能產品,這與當地互聯網跳躍式發展有關,可惜缺乏有溫度的生活設計,反而臺灣在生活創意設計有不錯的表現。
臺北場評審團主席同時為仁寶電腦集團創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陳禧冠期許設計師以耗費最少的資源做設計,肩負起地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朱志康空間規劃設計總監朱志康建議,美感和功能是基本,設計師必須要從生活中找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方法,能夠在人的使用上提供價值。漣漪人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朱平表示,“盡管將你最驕傲的作品拿出來報名吧!”獎項是讓優秀作品被看見的絕佳平臺,因此鼓勵設計師踴躍報名。
2017金點設計獎即將進入評選第三階段,緊接著9月27日在臺大體育館舉辦決審,12月7日將和金點概念設計獎共同舉辦頒獎典禮,屆時頒發象征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