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費縣模式”
農牧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是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各地都在探索解決之道。日前,在山東省費縣,啟陽清能生物能源公司的大型沼氣工程每天提純2萬立方米天然氣經奧德燃氣公司管道輸往工廠、家庭,標志著費縣創新發展的區域化農牧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達到全要素聯動運行,為建立“政府支持、部門參與、企業主體、產業發展”的農牧業廢棄物處理利用可持續發展機制探索了一條新路。這一“費縣模式”可概括為:一個核心處理、五大體系支撐、四項機制保障、高效循環利用。
位于費縣費城鎮的山東啟陽清能生物能源公司,遠看就是一處標準的石化工程,8公頃多的廠區內各種功能配套的設備,通過管道、傳送帶連接成一個農牧業廢棄物綜合處理、能源化利用的“巨無霸”,皆按總控室的調度自動化運行。滿負荷生產后,這里每年可綜合處理養殖廢棄物及其他可利用有機質40萬噸、秸稈30萬噸,年產有機肥30萬噸,日產沼氣20萬立方米,可提純天然氣12萬立方米,能滿足10萬個家庭的燃氣需求。

公司創始人胡風杰介紹,“建設這個工程的初衷,是2007年通過建設800立方米和5000立方米沼氣提取天然氣試驗裝置,受解決所屬萬頭豬場的糞污處理問題啟發而來?!痹趯Ξ敃r全縣畜禽糞污處理情況調研論證后,胡風杰決定把經過初試、中試的成功技術進行產業化開發,籌資建設了集中處理畜禽糞污、病死畜禽、農作物秸稈的三位一體農牧業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工程,對縣域范圍內的農牧業廢棄物進行專業化、區域化、集中化處理,并依靠規?;a、產業化發展、商業化運營,把生物質能源做成公司的新產業。
學習石油化工專業、從事石化工程安裝30余年的胡風杰,帶領團隊考察、分析后發現,沼氣發酵絕大多數采用單體發酵法,難以保證生產中的濕度、發酵時間和產品的質量,大量未利用的有機質隨沼液排出,既浪費了能源,又容易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于是確定采用濕法厭氧發酵技術為主、干法厭氧發酵技術為輔的技術路線。在濕式發酵法中集成了現代化工和現代發酵工業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創新采用“三步發酵法”,即各類畜禽糞便及其他有機物進行粉碎處理,調整進料TS濃度6%~12%,進入CSTR反應器進行一級發酵,通過壓差和自動控制,依次進入二次發酵罐、三次發酵罐;三次發酵后的清液進入沼液濃縮車間深度處理,底部自動排渣進入秸稈預混車間。這樣既保證了進料量、發酵濕度,又保證了產氣量、有機質全部利用。
公司還創新了秸稈干發酵技術及其天然氣提取技術,將沼液與農作物秸稈粉碎混合,進行干法發酵,提取沼氣后生產有機肥。沼氣提純過程中還可分離二氧化碳制取干冰、脫硫生產硫磺粉、氮氣制取液氮,從而達到“吃干榨凈”、多點增效。胡風杰表示:“從目前處理工程運行情況看,技術成熟、工藝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將養殖廢棄物綜合處理,變成天然氣和有機肥。秸稈干發酵技術及天然氣提純技術的研發成熟能有效推動企業的長足發展,能復制、可推廣。”
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被稱作“靜脈產業”,穩定的原料收集、順暢的產品銷售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在當地政府、各級畜牧部門的支持下,費縣采取“政府推動、企業運作”模式,建立了養殖糞污、農作物秸稈等四大收集體系,天然氣、沼渣沼液等產品銷售應用體系,初步實現了收集全域覆蓋,銷售渠道順暢。
一是糞污集中收集體系。養殖場(戶)按照標準建設三級沉淀池,鄉鎮(街道)按照區域養殖總量建設臨時儲存點,采用大型密閉運輸車將沉淀池、儲存點的糞便運送到無害化處理廠綜合處理。
二是病死畜禽集中收集體系。在鄉鎮(街道)獸醫站建設病死畜禽暫存點12個,養殖場(戶)將病死畜禽消毒封閉運送至暫存點暫存,無害化處理廠配備專用運輸車按照病死畜禽無害化工作流程,每天將各暫存點的病死畜禽運至無害化處理車間高溫化制、發酵。
三是秸稈收集體系。公司自有1500平方米鋼結構秸稈儲存大棚,秸稈粉碎設備14臺;租用周邊10個分散存儲點,能夠保障4個月連續運行所需原料的倉儲和預處理;政府還將結合農作物秸稈禁燒出臺收集的政策,實行定點收集、集中運輸、集中處理。
四其他廢棄物收集體系。發揮企業既能處理養殖廢棄物,還可處理果皮,生活污水處理場污泥,屠宰加工、食品加工業廢棄物等可利用有機質的技術優勢;與果品、食品、屠宰加工廠、污水處理廠及環衛部門合作,采用專用車輛收集處理。
五是產品銷售體系。主導產品天然氣與當地最大的燃氣供應商臨沂奧德燃氣有限公司并網銷售;沼渣沼液直銷當地瓜果蔬菜種植基地;有機肥、沼液濃縮液、葉面肥等系列產品采用自營銷售或進入供銷社銷售體系。
一是保險聯動機制。養殖場(戶)、加工企業產生病死畜禽時由基層獸醫站、保險公司、無害化處理廠、檢疫執法人員組成處理小組,負責核實、賠付工作;無害化處理廠出具的證明作為保險理賠的前置條件,確保病死畜禽集中處理在嚴格監管下進行。
二是市場運作機制。“費縣模式”的各環節均按市場化、商業化操作,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合理分配各環節利益,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部門推動機制??h畜牧局在項目建設中全程靠上服務,加強行業監管和養殖場(戶)糞污儲存設施建設的指導;鄉鎮農技站抓點示范指導農民施用沼渣沼液;保險公司及時出險理賠等。
四是政策協調機制。爭取政策支持促進發展,在啟陽清能處理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h政府統一協調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政策性畜牧業保險、測土配方施肥等政策對支撐體系建設給予了有力支持,保障了項目有序推進。
“費縣模式”不僅實現區域性農業廢棄物綜合處理能源化利用,而且實現了種養業的區域性循環,促進當地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費縣畜牧獸醫局局長唐公平說:“費縣有規?;笄蒺B殖場580家,畜牧業合作組織280家,這些養殖場如果各自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所占用的土地、需要的投資都是一個很大的數目。通過啟陽清能這種集中處理模式,就可以把節約下來的土地、資金等資源再投入到發展環節,加快現代畜牧業的發展?!?/p>
費縣化海養殖合作社共有建成和在建的大型肉雞養殖場6個,傳統養殖場所10個,全部投產后年出欄肉雞2400萬只?!拔覀冊陔u場糞污處理方面與啟陽清能合作,不僅讓他們有了原料,還解決了環保問題,實現了雙贏、多贏?!比A海合作社理事長林華海說。

“費縣是一個養殖大縣、種植大縣,以啟陽清能為龍頭的農業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工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系統工程、社會工程、民生工程、環保工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全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的綜合處理與利用的問題。下一步全縣要繼續支持啟陽清能的創新發展,優化支撐體系和運行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收集體系覆蓋面以外的地方,推廣種養結合、發酵床、小型沼氣等處理利用方式,全面解決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問題。同時,做好綜合利用土地質量提升、測土配方施肥、農業保險等各項政策,加快沼渣、沼液、有機肥的推廣利用,為全縣農業增添新動能,開創新局面?!辟M縣分管農業、環保的副縣長戚廣振如是說。
(本刊記者 張明海;通訊員吳占元 袁國棟 王克勇 李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