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夏
橫斷山區的百合和報春
上海/半夏
橫斷山脈是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通常為四川、云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因橫斷東西交通,故而得名。廣義的橫斷山區東起邛崍山,西抵伯舒拉嶺,北至昌都、甘孜、馬爾康一線,南達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區。
每逢七八月份的時節,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為橫斷山脈所阻隔,化作降雨散落在群山之間,巨大的海拔落差,加上變化多端的氣候,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橫斷山區植物,事實上,橫斷山脈所屬的西南正是綠絨蒿屬、馬先蒿屬等一眾出名的高原野花們的分化中心。
從去年的香格里拉與德欽,再到今年的康定與稻城,連續兩個暑假,我行走在橫斷山區,不但見識了那些壯麗的山川風景,也第一次走進了這些色彩豐富姿態萬千的植物們的家園,被它們的美深深地震撼,故整理以分享。
這里的植物萬紫千紅,美麗的花兒不勝枚舉,這一篇里向大家分享的,是橫斷山區的百合科和報春花科的鮮花。


寶興百合
寶興百合在百合里不算高大,下垂的花朵有著反卷的花被片,紫色的斑點為花被片增添了色彩,花絲也向外側彎曲,低垂卻又不顯得羞怯,大方卻又不顯張揚。
在康定沿著穿城而過的G318行走時,不知不覺間便走到了跑馬山,遇見它們,是在一條荒僻的小路邊。我發現了這株幾近凋零的寶興百合,雖是如此,美麗卻絲毫不減。

川百合
當你有機會多遇見幾種百合,就會發現,這種低垂而反卷的姿態并不局限于少數種類,野生的百合花許多都是這個樣子。川百合也是如此,但花序顯得更加盛大,可能是源自它們修長的花梗,以及橙黃奪目的色彩。艷麗的花朵讓本來空曠的花序被暖色調填滿,仿佛是一叢叢的火苗,燃燒著生命的華彩。
在德欽的旅途中,從下雨崩去神瀑的路上,在一處農家前第一次遇到了開得正盛的川百合,大團的橙黃色開的無比熱烈,暖的心都要化開來。今年去稻城的路上,在雅江停留時再次偶遇,原來它們早已進入千家萬戶。任誰看到它們,都很難不被這熱烈的姿態所感染,有條件的本地農家,當然也會鐘情于這美麗的百合。

尖被百合
與前面兩種百合不太一樣,尖被百合的花顯得羞答答,不僅低著頭,尖尖的花被片也呈現出打不開的狀態,像是一只淺黃色的倒扣燈籠。
遇見它最開始是為了尋找貝母,我在五色海時特地走了一段流石灘,雖然沒找到貝母,卻意外地發現了尖被百合。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讓人喜不自禁,這一抹淡淡的黃色,讓冰冷的流石灘不再荒涼。

匍莖百合
雨崩神瀑附近的崖壁上,一抹淡粉色大老遠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看才發現,居然是一株百合!
在這色彩紛呈的環境里,匍莖百合總能先聲奪人,無他,就是這粉紅帶紫的嬌嫩顏色。這也算是我至今見過的,顏值最高的百合。

假百合
假百合雖然并不屬于百合屬,顏值卻一點都不遜色于它的遠方親戚百合們,高雅的紫色加上筆直的總狀花序,假百合顯得異常高挑,讓一眾高山植物們望塵莫及。

小洼瓣花
洼瓣花是百合科的小尤物,不論是植株還是花朵,在百合科都算是最嬌小的一群。而小洼瓣花,作為洼瓣花的矮小變種,顯得更加迷你。不過數厘米的身高,加上松針般披針形的葉子,如果不在花期,它們很容易被當做平淡無奇的野草而被忽略。幸而我趕上它們的花期,得以記錄下它們驚艷的美麗——原來百合家族里也有一類小巧精致的遠親!
報春花算得上是西南野花顏值的第一擔當,極為多變的色彩和形態,讓它們極盡絢麗的姿態。而這其中的暖色調報春則是我的最愛。

鵝黃燈臺報春
雖然名字里帶著“鵝黃”二字,這種報春卻并非鵝黃色,而是暖暖的橙黃,顏色接近前面提到的川百合。見到它時也已經到了花期的尾巴,還剩下兩朵正在開放,也能窺見已經錯過的盛放時的熱烈。

糙毛報春
糙毛報春顯得稍微矮小,掩映在林下的草叢里,不留心的話很容易被忽略。雖然如此,粉嫩的顏色還是吸引了不少目光,它們的點綴使得林下的陰翳處也煥發出精彩。

偏花報春的花序
七八月的夏季正值高山草甸植物的盛花期,大片大片生長的偏花報春著實驚艷到了我。湖灘邊的偏花報春居然長成了一片花海,它們是那么的美,卻又絲毫都不顯得俗氣,幾乎是一瞬間便讓人迷醉。
而當靠近它們時,高高的花葶頂端,傘形花序的偏花報春真的開成了一把小傘,花梗并不直挺挺地朝上,而是倒垂下來,像是傘的骨架;紫紅色的花朵,像是傘蓋邊緣的蕾絲或是流蘇。湛藍的天空下,澄澈的湖水邊,青蔥的草甸上,盛開著無數高高低低的紫色的傘。

海仙報春
在目之所及的花海中,擁有幾乎和偏花報春同樣色彩的是海仙報春,不同于前者的聚合花序,海仙報春的花序呈現為錯落有致的塔型,別有一番風致。
山,湖泊,野花,草甸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美麗優雅的畫卷,沿著湖畔蔓延至目光的盡頭。

鐘花報春
不同于略顯張揚的偏花報春,鐘花報春顯得低調而優雅。一抹抹靚麗的黃色點綴在斑駁的偏花報春叢中,甚是好看。
是她們給荒涼的巖石帶來勃勃的生機,它們是如此的隨性和自然,如此的嫻靜和優雅。

穗花報春
雨崩徒步的最后一天,在去往神瀑的路途上,我有幸遇到了另一種報春花,那便是穗花報春,它就那么兀自的生長在來來往往朝圣神瀑的路途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見證著朝圣者們的虔誠。
時過一年,我來到亞丁,又一次見到它,色澤比第一次看見的更偏藍色系,小小的粉紫色花朵長在花序的枝頭的穗子,每一朵都是精致的小裙子。

狹萼報春
狹萼報春是我在這次稻城亞丁之行最為喜歡的報春花科植物,不同于紫紅色的偏花報春以及海仙報春,擁有典雅淡紫色傘房花序的狹萼報春更加讓人心動,完美到極致的對稱幾乎能撫平內心所有的波動。
除開眾多的報春花,點地梅屬同樣是報春花科的一員,外觀也跟報春花頗為相近,只是花冠筒不像報春花那樣,明顯長于花萼。在橫斷山區,我拍到的點地梅并不多,這里也只稍作介紹。
康定去往稻城的G318路途上,在剪子彎山附近發生了大規模的堵車,司機便開門允許大家下車“放風”,因而我便得以在堵車的這段時間里盡情的記錄剪子彎山植物,刺葉點地梅便是這其中最讓我驚艷的一種,近乎完美的形態和色彩讓人一眼便再難忘記,深深地刻在心里。有一個飽滿的花序幾乎長成了球形,比蒲公英的果序不遑多讓。

刺葉點地梅

小叢點地梅
我不是特別確定這種點地梅的身份,這個屬種類繁多,西南又是它們的傳播中心。小巧的鱗片狀的葉片挺有特色,拍攝時花序已經臨近凋謝,只剩下一朵花兒,仍然鮮艷明麗。
植物的美總是無處不在,而多數時候卻被我們無意之中忽略,它們雖微小,卻足道;讓我們一起,發現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