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波
如今,表情包憑借新穎的創意和幽默的畫風,迅速占領各大網絡社交平臺,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在社交軟件上聊天時離不開的新寵。表情包的出現本來是為了方便人們溝通,體貼人意,讓人可以在文字之外感覺到對方傳達的微妙情緒和不同心情而設計的。然而,我們也發現,表情包的存在讓人們變得越來越懶,以至于不想打字,話語、情緒全憑表情包來傳達。
以悲傷的情緒為例,真實內心是這樣的——
他又激動又難過,大顆大顆的眼淚流在臉頰上。但由于臉上皺紋密布,眼淚竟流不動,時而擴散,時而匯聚,在那哀傷變形的臉上鋪陳為一片水光。
——[法國]加繆《局外人》
而表情包是這樣的——
第一個表情包是一只淚流滿面的熊配上“寶寶很傷心”,給人傳達的信息是自己委屈,有賣萌的成分;第二個表情包是一個中年男子眉頭緊皺流淚的樣子,卻也是不走心的;第三個表情包則將悲傷的情緒加入了喜劇元素,讓人看了哭笑不得。而加繆描寫的悲傷情緒,“流不動”“時而擴散”“時而匯聚”,將人強忍淚水卻又控制不住自己淚水的畫面細膩而傳神地描寫了出來,多么令人動容!
那么,我們在寫作中,該如何表達人物在不同情境下悲傷的情緒呢?
師: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情緒是復雜多變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描寫人物的時候,單一地描繪某一器官或部位無法準確地表現人物的內心(特寫除外)。描寫人物的悲傷情緒,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外貌、心理、語言、動作、神態等這些方面,我們是不是像照相一樣把它們都寫出來就是好呢?讓我們看看作家是怎么寫“悲傷”的:
卡拉特特的妻子出場了。她還很年經。她的頭發亂披在肩膀上,又號啕,又哽咽,哀聲震天。她一面哭,一面聲訴,模模糊糊的話音、纏纏綿綿的悼念、斷斷續續的語句都頌揚著死者的品德;哀痛到極點時,她躺在土堆腳下,把頭在地上直擂。
——[法國]凡爾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生1:這段文字描寫了卡拉特特妻子的哭聲、說話聲,還有動作、肖像。
師:對!這段文字以“亂披”的頭發、“哀聲震天”的哭聲,還有“把頭在地上直擂”的動作等來表現卡拉特特妻子的悲傷。所以,我們從凡爾納這段描寫中得到的第一個啟示是——
生1:可以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心理、動作等,但要有選擇。
師:嗯。那么選擇的標準是什么?
生2:最能突出人物悲傷的方面。
師:那這個“悲傷”從何而起呢?歸根結底還是與人物特點有關。說到人物特點,我們要注意些什么?老師舉個例子:身份特點。
生3:年齡特點。
生4:情感不同,表現也不同。
生5:還有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悲傷的表現方式也是不同的。
師:不能樣樣都寫,還要突出人物的悲傷,怎么辦才好呢?從凡爾納的這段描寫中,還能得到怎樣的啟發呢?
生1:我覺得只要動詞用得好,寫得少也沒關系。
師:能舉個例子嗎?
生1:“把頭在地上直擂”中的“擂”。這個動詞讓我一下子就看到了卡拉特特妻子那種悲痛不能自拔的樣子。
師:說得一點沒錯,詞語的錘煉也是很重要的。詞語用得恰當準確,哪怕只有一句話,也能鮮明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情緒狀態。魯迅先生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他在描寫一個被封建禮教折磨得快要死去的女人——祥林嫂的時候是這樣寫的:“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喪夫、喪子,人們把她看成“喪門星”而躲避她,冷漠她,種種打擊讓祥林嫂無論從身體還是精神上完全不成人樣。“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說明祥林嫂由于營養不良已經病入膏肓;“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更從反面表現她在封建禮教的打擊下,精神失去支撐后內心的麻木和絕望。
因此,我們可以稍作總結,寫一個人悲傷時,不必外貌、心理、神態、動作、語言樣樣都寫,而要有選擇,要精心錘煉詞語。
錘煉詞語不僅是錘煉動詞,還應錘煉修飾語。我們再回頭看《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節選文字。你們能找到名詞或動詞的修飾語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嗎?
生2:我覺得“又”這個副詞連續用了兩次,起突出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又號啕,又哽咽”,是寫卡拉特特的妻子一會兒號啕大哭,一會兒哽咽流淚,表明她的內心在不斷變化。還有“把頭在地上直擂”中的“直”這個副詞,表明她一個勁兒地、不間斷地把頭撞向地面,說明她痛苦到極點了!
生3:“模模糊糊的話音、纏纏綿綿的悼念、斷斷續續的語句都頌揚著死者的品德”中的疊詞最有表現力。“模模糊糊”說明她由于哭泣而吐字不清楚;“纏纏綿綿”說明她的愛和不舍;“斷斷續續”說明她因悲傷而頭腦不清,思路阻斷,所以說話不連貫。這些疊詞最能表現卡拉特特妻子內心的悲傷和痛苦。
師:說得太好了!凡爾納描寫人物的悲傷痛苦是通過精妙的動詞和修飾語來表現的。我們看下面的這段文字,它寫的是主人公失去親人的悲傷。你們能說說它用了什么樣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嗎?
七嫂子哭得更厲害了,她那孱細的身軀在劇烈地抽動。她緊緊抱著丈夫的寬大肩膀,把臉偎在他的胸脯上。她的心,她的肉,她的血,她的骨頭,她的筋髓,她的一切的一切,全碎了!全化了!全變成了淚水——不,是血,像滔滔的山泉,無止境地涌出來!
——馮德英《苦菜花》
生4:動詞和修飾語用得好。
師:這一重要方法我們前面講過了,這里不作詳細分析。再看看本段還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悲傷情緒。
生5:排比句。
生3:還有比喻和夸張。
師:對。修辭手法也能夠表現人物的悲傷。能具體說一說嗎?
生3:“她的心,她的肉,她的血,她的骨頭,她的筋髓,她的一切的一切,全碎了!全化了!全變成了淚水”,連續兩次用了排比修辭,增強語勢,突出表現了七嫂子失去親人就是失去一切的極度哀傷。
生4:“像滔滔的山泉”用的是比喻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七嫂子眼淚流得多,傷心得厲害。
生5:而且這一句還有夸張的成分。
師:我們再看一段文字,看看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現人物的悲傷。
她撲在床上。短促的、神經質的嗚咽使她閉氣。她的胳膊和腿抽搐著,哭聲填滿了寢室。她想起隔壁住著一個客人,就把頭埋在枕頭里,要堵住她的嗚咽,可是枕頭滾到地板上去了。她彎下腰去揀起來的時候,差點跌下去……
——[俄國]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生1:比較特別的是“閉氣”,寫的是她呼吸不暢。
師:對。我們寫一個人的悲傷,還可以寫他的身體感受。例如:麻、痛、惡心、氣悶等。
生2:我覺得這段話里枕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師:是啊。這叫“道具”。我們看電影、電視,故事里全都有道具。在描寫人物時,“道具”的作用有時比直接描寫人物的作用大很多。
這段文字中“枕頭”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她“頭埋在枕頭里”,側面表現她的哭聲很大,也表明她沒有失去理智;二是她要揀起枕頭的時候“差點跌下去”,表現她因為悲傷已經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所以,表現人物的悲傷,還可以充分利用“道具”。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如何表現一個人的悲傷情緒。
生(齊):一是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但要根據表現人物的需要有所選擇;二是錘煉詞語;三是巧用修辭手法;四是描寫身體的感受;五是充分利用“道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