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林
摘 要: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方電網公司”)從2007年開始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下稱“體系”)建設,文章重點從中山供電局(下稱“中山局”)電網建設領域體系落地、項目風險管控及安全管理文化建設情況進行闡述,詳細介紹了電網建設領域風險管控和安全文化建設思路、措施和方法,為電網建設安全生產提供參考,以實現建設單位和參建承包商共贏的目的。
關鍵詞:電網建設;安全;風險;體系;文化
中圖分類號:F530.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0-0138-03
前言
2007年以前,電網建設安全管理主要是采取傳統的基建管理模式,機械地執行國家、上級及本單位相關安全管理要求,管理制度不規范、流程不系統、要求不明確,注重事后管理。從2007年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以來,隨著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措施的落實、管理水平和風險意識的提升,基建領域從2007年初期的現場安全監管到2011年中期的項目風險管控,實現了思想意識和管控手段的轉變,形成了初步的管理機制。2011年至今,中山局基建領域“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實現項目全過程風險預控”的管理模式通過逐年改進、完善,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并且正在積極探索電網建設領域安全管理文化建設模式。
1 管理思路
本著“基于風險、系統化、規范化、持續改進”的原則,以風險預控的思路開展基建管理工作,以基建一體化管理落地為實施載體,將體系核心思想及各項管理制度要求全面融入管理業務流程,承接網、省公司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本地化工作標準,并與參建各方就管控項目的安全、進度、質量、造價等風險達成意識和行為共識,規范作業行為標準;執行項目目標管理的風險辨析、預控模式,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建立基建項目風險管控模型,運用5S管理工具梳理、辨析、控制和隔離風險,達成績效目標。
2 管理措施
(1)2011年,中山局在充分總結四年來電網建設領域體系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梳理基建主營管理業務,從職能管理及業主項目部管理兩個方面開展策劃,以基建職能“項目、質量、安全、造價、進度、技術”六個管理業務和業主項目部項項目建設“初設與招標、建設準備、建設實施、啟動驗收及投產、項目收尾”五個階段為主線,編制了《中山供電局基建職能管理業務工作指引》和《中山供電局業主項目部工作指引》,通過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的途徑,實現基建一體化與體系建設的有效落地。
(2)2013年開始,在有效總結上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并適應網上級最新要求,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從安全、質量、技術、進度、造價、采購、綜合等七個方面全盤考慮,全面融合安風體系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程建設規范管理、“安全、優質、文明”樣板工程創建活動和5S管理等十幾項專項活動要求,融入風險評估結果及相關部門風險聯動要求,持續本地化編制《中山供電局基建業主項目部管理業務指導書》等25份業務指導書、5S管理工作指引等標準,將各項職能和業主項目部工作逐一落實到崗到人,規范作業行為標準,指導各方以風險管控的思路開展業務管理工作,并與參建各方達成了風險管理共識和行為共識,按照“管理規范化、現場標準化、自主安全管理”三個階段目標設置,有計劃開展電網建設領域體系和安全管理文化建設。
(3)梳理基建項目管理業務風險,按輸電、變電、配網等三個專業制定基建項目風險庫,并依據風險庫以項目為單位按五個階段形成“一項目、一目標、一風險、一措施、一交底”的風險管控模型實施模板,開展動態風險評估,完善基建業務風險管控鏈路。基建各級管理人員依據風險庫和項目風險管控模型,編制項目風險評估及控制方案(風險管理計劃),明確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完成時間,并定期跟進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當措施失效時實施應急處置。項目完成后,依據過程管控情況及履約評價等結果,對項目風險管控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針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持續改進。在風險管控模型實施一年后,結合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在專業公司專家的指導下,編制了《中山供電局基建項目管理風險業務指導書》,明確了基建項目管理風險量化評估、措施分層落實、項目風險管控模型的執行要求等內容,形成了完整的基建業務風險管控機制。
(4)建立基建項目亮點庫與典型問題庫。以工程竣工投產為節點,及時總結歸納工程建設中的不足和亮點,在新項目相關工作開始前,對承包商進行充分的交底,以項目亮點促提升,以典型問題促改進,從正反兩個方面為項目前期技術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強化隱蔽工程建設管理,制定加強基建項目隱蔽工程管理要求,對隱蔽工程進行視頻材料建檔管理工作,既確保了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又保留了隱蔽工程質量追溯依據,為項目投產后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例如亮點庫中“在變電站GIS天車軌道處增加檢修安全繩”,為將來變電站投入運行后天車檢修提供了有效安全保障,現已在中山局所有新建GIS變電站中推廣應用,實現持續改進的目標。
(5)應用5S管理工具,對管理業務和現場工作的風險進行梳理、排查、控制和排除,打造標準作業現場。在各項工程實施5S可視化和標準作業現場管理,按照“安全、文明、優質”及進度管理要求,結合各施工區域現場劃分、里程碑進度工作要求、現場安全風險分析控制、WHS質量控制、示范樣板點等各項要求,以“簡易、清晰”為原則,繪制“關鍵流程及主要風險控制要求”的施工作業指導書漫畫看板指導現場控制施工工序風險,從正面直接引導現場管理和施工人員,逐步形成各級人員自我管控風險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如圖1)
(6)常態化開展滾動查評。按照基建安全“四步法”、施工機具“八步驟”和“5S管理”等要求并結合綜合評價、樣板工程評比等標準每月對在建項目開展查評,查評結果于季度質安網會議通報并納入業主項目部績效考核及承包商年度綜合評價范圍,促進業主項目部及承包商“執行”的依從性。endprint
(7)實施承包商日常檢查扣分及違章約談雙重管控機制。對承包商現場違章行為進行扣分后錄入系統,并跟進整改情況,實現閉環管控;同時,對被開具違章處罰通知單的承包商建立分層“約談制度”:一般違章、重復違章和嚴重違章分別由業主項目部、質安組、基建部主任約談承包商的現場項目部、分公司及公司領導,三級約談制度有效促進承包商內部安全管理。
(8)堅持“獎罰并舉、文化引領”。2014年,編制了《中山供電局基建工程管理激勵考核業務指導書》,將項目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納入業主項目部的績效考核,將承包商過程表現(如將承包商優質工程評比、日常檢查扣分、承包商原因導致的工程進度滯后等)納入承包商年度評價范圍,明確各類經濟獎勵和處罰標準,年度評價后以承包商管理工作總結的形式公布結果,在項目結束后結算時兌現獎勵和處罰。至2016年,結合中山局安全文化建設理念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工作要求,修編了《中山供電局基建工程管理激勵考核業務指導書》,將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成果納入獎勵范圍,對各參建施工承包商發起“基建項目承包商開展自主安全管理”的倡議,鼓勵、支持各參建施工承包商與局基建部簽訂《中山供電局基建項目施工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倡議書》,并參照倡議書內容,組織策劃、實施本單位的自主安全管理活動,在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或效果后,按照《中山供電局基建工程激勵考核管理業務指導書》要求,提交成果報告及加分申請,中山局組織專家評審組對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策劃材料、現場執行情況及執行效果進行綜合考評,選取成績優秀的承包商在年度承包商履約評價等方面予以加分。該舉措受到各參建施工承包商的高度認可,有效促進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成效分析
(1)自2012年至今未發生基建安全事故事件,中山局在全省各項基建關鍵指標綜合排名從2011年的全省下游一路攀升至今,始終保持位于第一梯隊(前五名)。
(2)2012年以來,我局每年參加省公司“樣板工程”評比的所有項目均獲得了樣板工程稱號,每年均至少有一個項目獲得樣板工程金質獎稱號,2016年參選的10kV預制式配電站工程更是獲得了網公司“優質工程”稱號;另外,我局每年均選送兩個QC小組成果參加網、省公司的評比,每年都至少獲得兩項省公司優秀成果稱號,2015年更是突破性獲得網公司優秀QC成果一等獎一項。
(3)近年來,局電網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狀況大幅提升,人員的安全意識已經明顯體現在現場管理過程中,項目風險管控模型、管理風險量化評估和項目激勵考核等特色做法也得到了歷年來網、省公司及專業公司專家的認可。
4 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4.1 存在問題
綜合各層級、各專業的檢查結果分析,基建體系建設在策劃方面較為充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項目風險評估及控制措施和安全交底針對性不足、基建安全“四步法”、施工機具“八步驟”、質量驗評標準和5S管理等各項管理要求執行不到位或執行的依從性不足,主要原因如下:
(1)業主項目部尤其是配網業主項目部人員調整較為頻繁且配置不足,管理精力和重心偏重于進度管理和外部協調,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跟進,存在對基建管理制度不熟悉、現場安全管控方法欠缺、風險管理意識有待提高等問題。2016年,中山局針對該問題,對全局主配網業主項目部進行了重新配置,基本滿足了正常項目管理要求,但調整后增加了較多新人,仍需要一段時間學習、成長和提升。
(2)近年來,隨著電力市場逐步放開,涌入了大量系統外的基建承包商,這部分承包商存在人力資源調配困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且流動性大、不熟悉網、省公司管理制度等問題,并且承包商出于企業利益考慮,必然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經濟效益上,而對安全方面的管理往往停留于形式。
4.2 改進措施
(1)結合各業主項目部崗位變動情況,組織按專業、按工作類別開展針對性的專題培訓,盡量多的以實際案例做題材,通過“實操”的形式加強培訓效果,提升各項管理要求的執行效果。
(2)組建基建項目質量安全二級管理網,組織二級管理網成員開展各項目內部交叉檢查和外部飛行檢查,促進各業主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及承包商現場管理水平。
(3)對參建單位實施“一對一”輔導,以優秀項目現場交流會為促提升平臺,以現場檢查、詢問、講解及實例分析等方式對承包商進行正面引導。
5 下階段工作思路
(1)持續總結、分析、改進,探索基建風險管控工作的精益模式,持續完善基建業務風險庫、業務指導書、風險評估及管控措施質量。
(2)人力資源和財力支持是保障安全的基礎,下階段,將重點抓各參建承包商的“管理人員履職”、“施工力量投入”、“安措費使用”等三個到位,確保管理落到實處。
(3)結合承包商意愿,深化落實基建項目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活動。探索將施工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模式化,為不同的承包商給出相同的理念和執行參考,指導承包商開展“示范管理”并公平公正評比,兌現獎勵承諾,建立一套完整的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機制,全面打造中山特色基建項目“標準現場”,力爭早日實現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胡敦.提高電網建設現場可控管理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1):170.
[2]朱小蘭.淺析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8):133.
[3]田寶山.淺談現代電網變電運行管理模式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3):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