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金富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林業局 湖南寧遠 425600)
毛竹低產低效林改造措施及效果
龔金富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林業局 湖南寧遠 425600)
通過對毛竹林市場調查發現,當前毛竹林整體市場效益較低,立足于科技發展核心,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將重點集中在低產低效林改造上,以推動毛竹林產業的增效增收。本文主要結合某地區毛竹低產林改造措施的實際,探究了相關改造措施實施后所取得的效果,以幫助農民實現增收、增產的目標。
毛竹林;低產低效;改造措施
毛竹是竹類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經濟效益較高的植物,具有生長快、成材早、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大、用途廣等特點,是毛竹產區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由于經營管理不到位、產地生產環境條件差等導致毛竹林生長不良,故為了改善這一局面,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繁榮,需對不同立地毛竹低產林進行經營改造,以推動竹產業的持續發展。
某地區地處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地帶,年降水量2034.9mm,無霜期230d;土壤pH值5.6~6.3,土層厚度中等,肥力中等。
選取某地區約30hm2作為示范林,其中定位觀測的試驗林面積0.6hm2;設置的試驗處理為:砍伐林分中的大部分杉木,改造為毛竹杉木混交林。
毛竹低產林改造前平均立竹量為870~1050株/hm2時,杉木立木量90~225株/hm2;對試驗林分進行密度調整,將部分老頭竹、Ⅳ度以上立竹以及部分較密的杉木進行砍伐,使各年齡立竹及保留下來的林木均勻分布。林分調整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林分調整前后林分結構變化
劈山砍灌除草的具體做法為:將試驗地塊內的灌木、雜草及生長速度緩慢、生長效益低的毛竹清理出場地;將砍下的雜草平鋪在地面,待其腐爛后轉化為天然的有機肥源,以增強林業的營養力。
(1)墾復方法。針對坡度≤25°,采用全墾的方式,墾深在0.2~0.3m內;針對坡度在25~30°之間的林地可采用帶墾,墾深在0.2m左右;針對坡度>30°的陡坡禁止墾復,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2)墾復時間。墾復時間由毛竹的大小年決定,小年的墾復時間為6~7月份;而大年的墾復需在夏季至冬初期間進行。
結合墾復,在距立竹頭30cm處挖35cm左右的小溝施入尿素,并以表土覆蓋;尿素的施用量分別為:第一年每株立竹施0.25kg,第2年每株立竹施0.4kg,第3年每株立竹施0.5kg。
在砍伐過程中,應同時兼顧利于毛竹生長的原則和竹材產品的質量,盡可能做到大年多砍、小年少砍;砍伐主要以弱竹、病竹及4°以上的竹;為了避免出現錯砍、漏砍等問題,通常要求在出筍成竹后,對新生竹進行標記,在砍伐時根據標記的竹齡進行適當采伐。
不同經營措施處理的毛竹林分生長效果調查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低效竹林經過3年的撫育改造,混交林毛竹的各項生長指標良好。

表2 毛竹生長效果分析
經過3年的毛竹低產林撫育改造,于2017年6月份對不同處理的毛竹林地土壤性質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性質得到了改善,土壤變得疏松,土壤持水量、孔隙度以及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氮含量等均得到優化。
試驗結果表明,對毛竹低產林進行適當疏伐、調整林分結構,再加上林地除草、墾復、施肥等撫育措施,可以大大改善毛竹林的生長條件,促進毛竹林生長,提高林分的生產力,同時林分改造措施也明顯改善林地的土壤條件,使土壤變得更加疏松,土壤持水量、孔隙度及土壤肥力明顯提高。
試驗結果還顯示,保留一定數量杉木的混交林,林分生長效果更好;毛竹低產林改造時保留一定量的杉木,不僅能夠增加林分的物種多樣性,使林分更加穩定,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而且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從而促進林分生長。
總而言之,針對低產低效毛竹林,通過墾復、砍伐、施肥等技術措施,可有效改善毛竹的生長環境,促進竹林健康生長,提高竹林年產量。另外,不同種類的竹林其所形成的低產原因不同,面對當前竹業資源發展的狀況,積極引進和發展竹林培育技術已成為各地實踐竹林培育產業的主要措施,充分發揮毛竹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三個方面的協調、統一作用。
[1]張海濤,宮淵波,付萬權,等.次降雨對馬尾松低效林改造初期坡面產流產沙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7,31(3):51~55.
S795.7
A
1005-7897(2017)20-0132-02
2017-10-6
龔金富(1968-),男,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業森林保護、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