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純
盡管被監管叫停,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萬能險其實并未缺席新一年的“開門紅”。
“年金+萬能”的雙主險模式成為一種新的主流產品模式
2018年各大保險公司的“開門紅”之戰即將打響。近期,平安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國人壽等均在公開渠道陸續公布了自己的開門紅產品。
所謂“開門紅”,是保險公司在每年一季度重點銷售某些保險產品的傳統,其保費收入目標一般為全年目標的一半,所以保險公司對此重視。
記者注意到,與以往相似的是,如今各大險企的“開門紅”產品依然以年金型產品為主,比如平安人壽的璽越人生、中國人壽的盛世尊享和太平人壽的卓越至尊。
但現在最大的不同是,在保監會134號文(即《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對萬能險作為附加險、首次返還保險金的時間等作出了相關限制)的強監管下,這些年金型產品已經不附加萬能險賬戶,首次返還保險金的時間也推遲到保單生效滿5年之后,以滿足“保險姓?!钡谋O管要求。
那么2018年“開門紅”產品到底是如何設計的?收益率如何?推遲首次返還保險的時間是否會降低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開門紅”產品各有特色
從保險條款來看,眼下各家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產品可以說是各有特色、各有亮點。
據了解,平安人壽為明年“開門紅”推出的是璽越人生年金保險(分紅型),主要特色是對保險年齡段進行了區分,不同年齡段投保的作用不同。主要分為少兒版及成人版,投保年齡分別為0到25歲和18到65歲,均為終身保障。以少兒版為例,被保險人能夠在60、65、70歲三個年齡段中任意一個年齡領取祝壽金,即返還全部已交保費,相當于一次性返還全部本金,而在祝壽金領取之后,每年還可獲得30%的基本保額,直到終身。
中國人壽推出的盛世尊享(分紅型)“開門紅”產品,保險期間為20年。這款產品的突出之處在于,從第7年開始,每年可按基本保額的100%領取一筆年金直到期滿前一年,并且能在20年期滿之后,一次性返還所交保費。
太保壽險2018年“開門紅”產品為聚寶盆年金保險(分紅型)。該產品自合同生效滿25個保單年度或被保險人年滿65周歲(以較早者為準)后的首個合同生效日對應日起,可每年領取一筆相當于已交保費總額18%的關愛金,共計給付6次,相當于共給付108%已交保費。此外,該款產品如果是兒童購買的話,還可以附加未來星教育金保險,在18-21歲期間領取4次大學教育金和創業教育金。
太平人壽的“開門紅”產品卓越至尊,其在第5個保單年度可一次性給付20%已交保費,自第6個保單周年日起,每年再領取30%保額的生存金,直至終身。
總體來看,上述幾款產品仍是偏向于理財和資產管理功能。從保險條例來看,平安人壽的璽越人生(少兒版)、中國人壽的盛世至尊及太保壽險的聚寶盆年金保險均能返還已交全部保費,也就是俗稱的保本。此外,這些產品通過分紅、長期返還固定保費等手段來增強收益。
那么“開門紅”產品的收益到底如何呢?以太保壽險的聚寶盆年金保險(分紅型)為例,30周歲的王先生購買了10份保險,年交10萬元,5年交清,總保費為50萬元,基本保額為20760元。假定他在70歲死亡,那么40年里,王先生共可領取69萬元(不考慮身故金和分紅收益的情況下),年化收益率大概為4.75%左右。
年金萬能雙主險產品成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按照保監會的要求,萬能險在今年10月1日之后,已經不能作為附加險與年金、兩全保險搭配銷售。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深陷漩渦中的萬能險其實并未缺席2018年的“開門紅”,而是改以主險的面目出現。也就是說,“年金+萬能”的雙主險模式成為“開門紅”的一種主流模式。
與此前相比,萬能險成為主險之后,最大的區別可能是手續費。按照監管要求,作為主險的萬能賬戶追加保費需要繳納手續費,保險生存金、紅利轉入部分的追加手續費一般為1%,其他追加收取2%~3%。不過一些保險公司為吸引客戶,變相取消了這項收費。比如太保壽險聚寶盆保險產品組合計劃中的財富贏家年金保險(萬能型)中有保單持續獎勵的條款,其中規定:第五個合同生效日對應日,保單持續獎勵等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五個保單年度內您以約定保險合同的保險金、紅利累計支付的追加保險費金額的1%。
收益方面,平安人壽、太保人壽等與“開門紅”產品搭配的萬能險主險保底利率一般在2.5%左右,太保聚寶盆年金保險搭配的財富贏家年金保險萬能型(2018版)保底利率約為2%。不過記者也了解到,搭配“開門紅”年金保險的萬能險主險并不是強制銷售的,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單買年金保險。
總體來看,“年金+萬能”雙主險的模式與此前年金保險附加萬能險的模式相差不大,頗有種“換湯不換藥”的感覺。
推遲給付或導致吸引力下降
雖然從收益率、理財的功能性及可以選擇的萬能險上來看,“開門紅”產品具備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但為了符合監管要求,新產品將首次返還時間延后到了5年或5年之后,這是否會降低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呢?《投資者報》記者為此采訪中國人壽、太保壽險等多家保險公司,但均未獲得合理解釋。
某大型保險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坦言,2018年“開門紅”產品的銷售目標及推遲給付是否會對公司帶來銷售壓力等問題的確比較敏感,不好披露。但顯然,推遲給付多少會對產品銷售產生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在銀保渠道上。銀保渠道的客戶理財需求更為強烈,多喜歡短平快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到收益,這就導致新的“開門紅”產品可能會遭到銀保渠道客戶的怠慢。
為了應對壓力,一些保險公司嘗試通過提高返還比例等手段來留住客戶。從上述“開門紅”產品的條款來看,以中國人壽的盛世尊享(分紅型)產品為例,從第7年開始,保戶每年可按基本保額的100%領取一筆年金直到期滿前一年。而在去年,這一比例僅為基本保額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