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武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電氣化鐵路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發的展成就,通過在高速鐵路接觸網中應用以大量的新型技術設備,實現了對高速鐵路接觸網的高精度化施工。但是,基于新型施工材料與工藝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背景下,傳統的接觸網施工技術已經很難滿足于高精度的施工標準要求。對此,就開展關于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高精度施工技術的研究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對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高精度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強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施工偏差控制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速鐵路 接觸網工程 高精確度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M9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9(b)-0035-02
高速鐵路與傳統鐵路相對比而言,其在穩定性、精確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實現了全面提升,兩者之間在接觸網工程施工過程中最大的差別便是精確度的不同。要想促使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施工能夠達到高精確度水平,便應當牢牢把握控制要點與核心環節,要能夠采用精密化的測量技術、專業化的施工隊伍、科學化的施工流程來確保高速接觸網工程施工的高精確度。
1 施工技術要點
在整個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項目的實踐施工過程中,其所需加強控制的技術要點內容主要就包括:由施工測量直至調試運行前的一整個施工安裝過程及調試環節,均應始終保持高精確度,位置精準確定,保證全線接觸懸掛能夠達到良好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科學應用以精密測量控制網是促成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施工能夠達到較高精度的一項關鍵性手段措施,現就針對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高精度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技術要點展開具體分析。某高速鐵路接觸網如圖1所示。
1.1 精測網應用
在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施工中對于精測網的應用是實現高質量鐵路建設最為核心也是最基礎的一項條件要素。接觸線的高度及拉出值等參數信息是將軌道集合參數作為基礎標準,因而對于新建設施工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由支柱基礎定位檢測、腕臂參數測量、吊弦測量計算、接觸線檢測精密調節等都應當將線路軌道的橫縱截面作為設計標準參數,接觸網以及線路軌道轉向測量也應共同選用精測網,并以此來構建起測量坐標體系,并將之作為雙方在開展施工作業與運營過程中所遵循的標準依據。
1.2 接觸網施工流程
對于土木工程與接觸網建設施工的組織安排應當由系統工程的整體協調規劃來協調安排。新建設的高速鐵路路基地段接觸網絡架構體系其施工流程為:基底層施工→接觸網支柱位置測控→接觸網基礎澆筑施工→支柱安裝調整施工→附加導線架設施工→鋪設軌道并調正施工→腕臂計算與配置施工→腕臂安裝施工→承力索及接觸線路架設施工→承力索高度測繪→吊弦測算與制作施工→吊弦定位安裝施工→接觸網靜態監測與調節施工→接觸網動態監測與調節施工。
2 施工偏差控制
這一方面的控制工作在整個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的全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價值作用,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對于精度標準有著極為嚴苛的規范要求,可被允許的誤差值十分微小。只有促進接觸網本身施工精度的全面提升,方可促使其誤差值的有效降低。
2.1 偏差控制方法
依據現已開通的多條高鐵接觸網工程監測結果來看,在接觸網施工的全過程中均存在著誤差出現的可能性,而具體導致誤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就包括了材料、人員、設備、工藝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任何一個環節中所產生的意外偏差均是因以上幾方面的因素所共同疊加而產生出來的,需針對上述幾方面誤差影響因素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材料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均有可能會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對于這一方面的干擾因素必須予以重點考量。如在開展腕臂計算軟件程序編制工作時就應當將絕緣子材料的制造偏差同時加以考慮,在預配腕臂時要將這一方面的不利影響盡可能予以減弱,以免導致施工偏差也遭受影響。
(2)人員控制。鑒于施工人員本身在技術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狀況等方面所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在每一項施工環節完成后其所產生出的后果影響也將有所差異。要想實現對施工人員的施工質量采取有效控制,首先便應確保施工人員本身具備有高度的專業化,也就是要依據高速鐵路接觸網本身的施工特性,來各自組建起計算組、測量組、施工組、安裝組、調試組等具備專業施工項目要求的施工組織,同時在各個施工小組當中人員安排及作業內容應保持一致性與連貫性,只有施工人員經過長期的反復實踐,才能夠不斷積累出豐富的工作經驗,其施工技能與專業素質水平也將能夠得以全面提升,并最終為推動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作業能夠達到更高精度水平,同時最大程度減小施工誤差奠定堅實的基礎。
(3)設備控制。施工設備的落后性以及檢測設備不先進所有可能帶來的誤差程度,將是施工人員本身的技術能力所難以彌補的。如采用接觸線靜態參數光學測量設備來替代傳統的測量桿設備以后,對于施工測量的誤差限定范圍便可得以大幅度減小,提高其經確定。針對同種類型對象選用多種規格亦或是規格相同但缺失不同的設備進行測量,便很有可能會導致最終所測得的結果將出現一定的誤差性,同時另外一臺設備的測量結果同樣也可能會有負偏差現象的發生,因而在針對同一個工程項目在開展測量工作時,所選用的測量設備也應盡可能保持一致性。
(4)工藝控制。這一方面的控制內容主要就包括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工序、流程等內容。如為防止附加懸掛架設之后會導致支柱傾斜率發生改變,便應在完成了對附加懸掛的架設以后再開展和支柱相關的參數測量工作。
2.2 偏差消減方法
(1)防止量值傳遞重疊偏差。如數據集合P為多個施工測量數值,數據S與數據K均為P集合經過計算后所得出的計算值,則計算S便不應當將數據K作為計算元素。
(2)加強對測量、計算、預配、安裝、檢測等環節的施工偏差控制,同時要盡量在后一環節將前一環節的誤差值消減。
(3)加強對計算偏差的控制。為促成高精度的測量計算能夠得以有效實現,在構建腕臂計算軟件模型時應當能夠同時考量到支柱受力形變與腕臂裝配材料受力形變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3 結語
總之,高速鐵路接觸網工程高精度施工有著高度的復雜性,同時還有著嚴格的系統化施工要求,要想促進對工程項目施工精度的進一步提升,不僅要盡可能地降低施工誤差,同時還應當注重所采用施工技術的科學性、規范性,以便能夠實現對施工偏差的有效控制與消減,并利用專業化的接口管理來確保高鐵接觸網工程的高精度施工,并保障高速鐵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張桐林.高速鐵路接觸網精調定額的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3(5):82-86.
[2] 熊友川.對新建高速鐵路接觸網施工模式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4(15):322.
[3] 陳忠革,古曉東.高速鐵路接觸網附加導線轉換方案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5(7):143-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