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房富榮+伍衛才+肖金營
摘 要:三紅蜜柚是十分理想的營養保健型優質水果,柚汁中全糖、可滴定酸含量適宜,富含多種微生素,含有鎂、鈣、銅優于其他水果含量的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質營養元素。該文從選地、耕作與栽培、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三紅蜜柚的栽培技術,以期為三紅蜜柚栽培技術研究提供基礎依據。
關鍵詞:三紅蜜柚;矮化密植;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9-0047-2
三紅蜜柚系是從琯溪蜜柚芽變株中的優選品種,2013年通過福建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該品種具有紅皮(套專用袋)、紅囊、紅肉和早熟、豐產、優質的特點。大埔從2012年起引進三紅蜜柚苗試驗種植,高接換種樹已有部分掛果,品性表現良好,根據品種特性,通過總結,三紅蜜柚可以進行矮化密植栽培,再通過加強修建與肥水管理,實現早結豐產。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1.5%以上,土層深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上,pH值呈微酸性的低丘紅壤地、沖積平原地建園。園地要求水源豐富,能排能灌。
1.2 定植 按3.5m×4.0m規格打穴備耕(植600株/hm2),要求種植穴深、寬各1m,分層埋入雜草、磷肥、腐熟餅肥等基肥,填土后土墩高于地面20cm。選擇袋裝大苗于2月上旬種植,袋裝苗要求無病蟲害,根系發達,枝葉健壯充實,莖粗1.5cm以上,株高1m以上,具3個分枝,整袋重4kg以上,植后及時澆水,并覆蓋保濕、抑制雜草滋生。袋裝大苗種植后緩苗期短,甚至沒用緩苗期,恢復生長快,柚發枝條多而壯實,能迅速擴大樹冠,實現早結豐產。
2 施肥
2.1 幼齡樹施肥 幼樹施肥以施氮肥為主,1~3年生樹每株施純氮100~400g,N∶P∶K比例為1∶0.3∶0.5。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在春、夏、秋梢抽發前和抽發后(葉色轉綠前)各施一次肥,以速效肥為主,抽梢前增加氮肥施用量,秋梢充實期適當加施磷鉀肥。冬肥在樹冠滴水線下往內挖深、寬各20~30cm,長度與冠徑大致相同的兩條施肥溝,株施腐熟雞糞15kg。
2.2 成年樹施肥 成年樹的施肥時期、種類、數量、方法要因時、因地、因樹制宜,以有機肥為主,輔以N、P、K及Mg、B等中微量元素肥,做到平衡施肥。N∶P∶K為1∶0.5∶1。中等土壤肥力條件下,株產100kg的樹施純氮量1.2~1.5kg(其中有機氮占總施氮量的40%~50%)。年施肥量:花生麩12kg、復合肥2.0~2.5kg、尿素2kg、硫酸鉀2kg、過磷酸鈣3kg。成年樹年施肥3~4次。采果肥(冬肥)于采果后10d內施完,占全年施肥量的40%~60%;發芽肥(春肥)于1月底2月初施完,占全年施肥量的15%~25%;壯果肥(夏、秋肥)在停止生理落果后,秋梢萌發期前10~15d施用,占全年施肥量的20%~40%。
3 水分管理
枝梢生長期、保花保果期、果實生長發育期,必須保持土壤濕潤,持水量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春季和夏季雨水較多,要及時排澇防積水。秋季高溫干旱季節要注意果園防旱保濕,遇臺風雨應及時排除積水。采果后至12月為花芽分化期,一般不灌水,但過分干旱時應適量灌溉,以免導致落葉。進入1月份后則應保持土壤濕潤。
4 整形修剪
三紅柚葉片較大,年枝梢抽發量較多。傳統的圓頭型修剪,易造成樹冠內蔭蔽,掛果部位向上、向外移。由上往下逐層擴大的自然開心的塔形樹冠修剪方法能達到立體結果,提高產量和質量的效果。
4.1 幼齡樹整形 袋裝苗栽植后,只需抹去砧木萌芽和嫁接口5cm以下的萌芽,一年內不抹梢、不摘心、不整形,讓其自然調節生長。在定植3年內,一般只采用摘心、拉枝等整形措施控制樹形。幼齡樹枝葉數量有限,不進行較重的修剪 ,以利樹體生長和樹冠的迅速擴大,增加葉片光合總面積,以達到早結豐產目的。幼齡樹長至3~4年時才進行冬剪。
4.2 結果樹修剪 初結果樹要注意培養短壯春梢與秋梢,抹除夏梢與冬梢,刪除直立枝,留斜生枝或進行拉枝。盛果期成年樹應及時回縮結果枝組、落花落果枝組和衰退枝組,剪除枯枝、病蟲枝。對骨干枝過多和樹冠郁閉嚴重的樹,可用大枝修剪法修剪,鋸去中間直立性骨干枝大枝,開出“天窗”,將光線引入內膛(鋸大枝宜在春季進行);對當年抽生的夏秋梢營養枝,通過短截或疏刪調節翌年產量;對無葉枝組在重疏刪的基礎上對大部分(或全部)枝梢作短截處理。樹高控制在3m以下。形成自然開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個在主干上錯落有致地分布[1]。主枝分枝角度45°,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個,主枝與副主枝上適當配置若干側枝。三紅柚在栽培上忌蔭蔽,開心形塔形樹冠的修剪,可使光照充足,能提高果肉的紫紅顏色和甜度。
5 促花芽分化和花果管理
根據樹勢,在9—11月適當控水,對直立枝拉成斜生狀態,也可采用斷根或在10月上旬前后進行環割,深度達到木質部為宜,以促進花芽分化。對結果母枝,在花蕾期先行疏蕾,疏蕾時做到去頭掐尾留中間,疏去弱花,留壯花2-3朵,及時摘除早夏梢。5月上旬生理落果后,分2~3次根椐樹勢留結果量,留果均勻分布,同時摘除病蟲果、畸形果。三紅柚栽培管理進入6月中旬以后,必須對柚果套袋。所用果袋必須選用雙層(里層黑色)果袋,套袋時扎口必須緊密,達到遮光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柚果外果皮呈紅色。
6 病蟲害防治
6.1 黃龍病 黃龍病為柑桔、柚類毀滅性的病害,幾乎全年均可造成危害,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一是培育無病苗木;二是嚴格檢疫;三是防蟲(木虱)控病;四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五是挖除病株。用藥時要求做好聯防聯治。
6.2 黑星病 此病以預防為主,謝花后用第一次藥,15d后用第二次藥。對上年發生嚴重的柚園應在6月份加噴一次藥。可用80%大生500倍液或10%世高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進行防治。
6.3 褐腐疫霉病 多發生在蔭蔽果園,臺風雨后遇干熱天氣暴發,可用90%疫霜靈8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600倍液進行防治。用藥時要噴濕果實和樹盤地表。
6.4 銹蜘蛛 5月份進入高溫季節時常發生。可用1.8%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或73%克螨特2500倍液或50%托爾克2000倍液。
6.5 粉虱類 大面積連片柚園常發生。可用2.5%撲虱靈1000倍液或10%蚜虱凈2500倍液。噴藥要在低齡若蟲期,并要求聯防聯治。
6.6 介殼蟲類 此蟲可為害果實、葉片、枝條。可用40%速撲殺或48%樂斯本800倍液或25%撲虱靈1200倍液,用藥時藥量要充足,噴藥要周到均勻。病蟲害的控制要做到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隨時了解果園病害、蟲害的發生、發現情況,及時、針對、適量用藥,農藥應輪換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重點做好新梢期統一放梢用藥,增強樹勢,提高抗逆性,中量發生期及時用藥,冬季修剪清園等防治病蟲害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陸修閩,黃新忠,盧新坤,等.紅肉蜜柚發展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福建果樹,2006,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