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煌++曹陽
摘 要:參考國家燃氣規范與多年的燃氣行業工作經驗,分析了天然氣管道在實際施工過程需要置換的3種情況,即碰頭動火作業前的置換、氮氣保壓置換、庭院低壓燃氣管道置換,從置換前準備、置換時的注意事項、事故應急預案3個方面確保置換過程中的安全。
關鍵詞:天然氣管道置換 燃氣濃度 置換方法 操作步驟 應急預案
中圖分類號:TU99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9(b)-0053-02
1 置換前的準備工作
已運行的天然氣管道施工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若施工前的置換不當或操作失誤,可能發生燃氣爆炸、火災等惡性事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損失。因此,天然氣管道置換的安全問題是在置換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置換工作開始前必須符合下述要求才允許實施置換工作。
(1)所有工作人員穿上合適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2)選好控制閥門,確保閥門能夠正常開關。
(3)至少準備四具滅火器,并放置于合適的位置。
(4)管道內空氣的置換應在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吹掃清管、干燥合格后進行。
(5)置換前對所需氣體量進行預算,準備好置換的氣體——惰性氣體或空氣瓶。
(6)現場必須設置施工圍擋并掛有“禁止火源、禁止吸煙”等安全警示標牌。
(7)置換進氣端處必須安裝壓力表,隨時監測壓力。
(8)對管道內的天然氣進行放散時,放散口必須高出地面2.5m以上。
(9)置換過程中,有專職安全員對現場進行監護。
(10)火源必須距離放散口的上風向5m以外。
(11)放散口上方無障礙物。
(12)放散隔離區域內不允許有煙火和靜電火花產生。
(13)置換管道末端應配備氣體含量檢測設備,天然氣或氧氣氣體含量達到相關標準即可認為置換合格。
2 置換的種類及方法
(1)按照采用的置換方式不同,將置換方法分為3類:直接置換、間接置換和阻隔置換,實際運行過程中直接置換和間接置換是較為常見的置換方式。
①直接置換。將天然氣直接通入管道中,天然氣與待投產管道中的空氣直接接觸,直至天然氣完全取代空氣;或用空氣直接通入管道中,空氣與待拆除管道中的天然氣直接接觸,直至空氣完全取代天然氣的置換方法稱為直接置換;②間接置換。將惰性氣體通入管道內,直至管道內的空氣(或天然氣)完全被取代,然后再將天然氣(或空氣)通入管道直至惰性氣體完全被取代,這種用惰性氣體作為中間介質置換的方法稱為間接置換;③阻隔置換。在間接置換條件下,使用隔離設備(如阻氣球、清管球、專用隔離裝置等)或惰性氣體將天然氣與空氣隔離的置換方法稱為阻隔置換。
(2)根據施工過程中的需要,可將置換分為3種情況:氮氣保壓置換、碰頭動火作業前的置換、庭院低壓燃氣管道置換,此3類置換是本文重點討論的置換。
①氮氣保壓置換。氮氣保壓置換采用間接置換的方式,其目的是為了配合其他單位盾構、鉆探、頂管等施工作業的安全,例如:某地鐵盾構集團即將盾構的區域有燃氣拖管,盾構區頂端離燃氣管道距離3m以內,為了確保安全,就會用到氮氣保壓置換。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選點。選擇合適的控制閥門。需要注意的是,所選點位需要滿足人流量盡量小、不影響交通,避開居民住宅、明火、高壓架空電線等場所,如果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就要采取其他保護措施。第二,關閥。關閉兩處控制閥門。關閥時有兩個注意事項:一是開啟井蓋時要先用水淋濕井蓋,敲打井蓋至松動后再開啟;二是關閥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轉動且關閥速度要慢;第三,放散。關閉控制閥門后,需將管道原有的天然氣放散至大氣中。放散前需警戒打圍,燃氣放散口高出地面2.5m以上;第四,清空。放散完畢后,從一側閥門將預先準備好的氮氣充入燃氣管道中,從另一側閥門排出混合氣體,清空管道內殘余的天然氣。清空時,每隔5min在排氣口檢測一次燃氣濃度,連續3次測定燃氣濃度小于0.5%即為合格。此時,地鐵盾構施工就可以開始,如果盾構過程中造成燃氣管道破損,逸出來的是氮氣,不會有任何爆炸、爆燃的危險,同時,壓力表顯示的壓力值也會降低,燃氣公司工作人員也能及時發現和修復管道;如果盾構完成后未造成燃氣管道破損,壓力表數值會保持不變。第五,反置換及送氣。盾構施工完畢,確保天然氣管道無損傷后,緩慢開啟閥門,將氮氣放散至空氣中,開啟氣流方向下游的放散閥,同時開啟上游的控制閥門,用天然氣置換出管道內的氮氣,檢測放散口混合氣體中燃氣濃度大于95%即合格,穩壓后向下游用戶送氣。
②碰頭動火作業前的置換。動火作業前的置換采用間接置換的方式,置換的目的是確保動火作業的安全,鋼管焊接碰頭動火作業時,如果管道或工作坑中殘留天然氣濃度達到5%~15%就可能引發爆炸,如果天然氣濃度超過15%就可能引發火災,其結果均會對周邊人員造成傷害,為了保證動火安全,需置換出管道內的殘余天然氣。此類置換總共分為8個步驟,分別是選點、關閥、放散、清空、斷管、檢測、焊接、反置換及送氣,其中同氮氣保壓置換不同的步驟為斷管、檢測、焊接。
第一,斷管。采用專用斷管器將碰頭處燃氣管道斷開,在切割的時候注意圍繞切割軌跡灑水降溫,以防產生火花。在工作坑內操作時,還要開啟鼓風機,更換工作坑內的空氣。
第二,檢測。為了確保安全,焊接前需再次對管道內及工作坑內的燃氣濃度進行檢測,濃度小于0.5%即滿足要求,否則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第三,焊接。將新建管道與原燃氣管道焊接在一起,焊工要持有符合要求的作業證,焊接現場要有專人監護。
③庭院低壓燃氣管道置換。庭院低壓燃氣管道的置換一般在新建燃氣管道時進行,目的是確保用戶打開灶具后能夠順利使用天然氣。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的低壓庭院管可采用直接置換法:一是直徑小于DN90的管道;二是容積不超過2.5m3的管道;三是置換時的燃氣壓力小于5kPa。否則,需要采用間接置換法。其操作方法同氮氣保壓置換類似,不同之處是置換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保壓。
天然氣管道置換前后,停氣和送氣兩個過程都會對周邊居民產生影響,處理不當甚至可能造成戶內安全事故、用戶投訴等,因此,必須按照以下規范完成停氣和送氣。
(1)制定停、送氣方案,內容應包括停氣區域示意圖(標明控制閥門、置換、放散點位置),停送氣時間。
(2)停氣前提前72h通知客戶停氣時間,可采用在小區、門棟入口、電梯間、物業告示欄等顯眼位置張貼停氣通知單、在報刊上刊登停氣通知、現場使用播音喇叭通知等方式告知客戶。
(3)現場作業人員在停氣后10min和送氣前10min,在停氣區域用擴音器播放3次通知。
(4)送氣前需在樓棟調壓箱出口處穩壓1min,無壓降即可送氣,壓力下降,立即停止送氣,消除壓降因素方可送氣。
(5)現場作業人員送氣30min后,收回停、送氣通知。
3 事故應急預案
3.1 危險源分析、風險評估
天然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在進行天然氣管道置換及前后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工作坑內人員摔傷、窒息,燃氣泄漏遇明火或電火花產生爆炸、火災等,如果發生事故后處理不當或者不及時,可能會造成大面積的停氣,交通中斷和人員疏散,容易引發恐慌、混亂,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3.2 制定應急預案
制定應急預案首先要明確各參與人員的職責,大家各司其職才能將應急救援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應急管理小組可分為3個組別,分別是總指揮、現場指揮、事故搶修救援組,燃氣公司可根據自身的組織架構將不同崗位的人員分配到相應組別。各小組的職責如下。
(1)總指揮職責。負責領導、指揮、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與管線所調度室保持密切聯系,聽取現場指揮及組員綜合意見,并評估緊急情況級別、發布警報。
(2)現場指揮職責。及時根據現場環境、管道影響區域,做出初步判斷,協助總指揮領導、指揮、協調應急處置工作; 組織和劃分本站員工對影響區域的調壓設施的運行操作,根據現場情況,引領搶修人對影響區域管道閥門的控制;安排人員對運行管道受影響區域管道戶內放散置換,專人監控置換放散工作,并嚴格督促其做好監測工作。
(3)事故搶修救援組職責。根據總指揮及現場指揮的要求,開展現場應急處置工作;迅速疏散現場周邊人群,設置警戒區域隔離火源;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開展現場搶修及救援工作。
參考文獻
[1] 嚴銘卿,宓亢琪,黎光華,等.天然氣輸配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CJJ81-2016,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3] 劉曉濤,汪海波.淺析環路燃氣管道安全置換[J].城市燃氣,2006(5):15-18.
[4] 城建建設研究院.CJJ33-2005,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建設工業出版社,2005.
[5] 陳莉,寇振奪.天然氣管道安全置換方法的探討[J].煤氣與熱力,2010,30(11):17-21.
[6] 龍永超.燃氣管網置換方法的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9):263.
[7] 耿景堂.煤氣輸配系統投產前的氣體置換[J].煤氣與熱力,1997,1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