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疆萍
摘 要: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體現著圖書館的存在價值。本文針對讀者服務的現狀,分析了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的必要性,并對讀者服務創新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服務創新 圖書館 讀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01
一、引言
創新是知識時代的主旋律,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對于圖書館來說,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最關鍵的就是要服務創新。圖書館應改變傳統的服務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深入了解讀者需求,充分運用各種服務方式和技術手段,向讀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服務,靠主動化、個性化的讀者服務來使自己不斷發展壯大。讀者服務創新是圖書館的唯一出路,只有不斷創新,把握機遇,圖書館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在未來信息服務中贏得主動,圖書館的服務才能吸引讀者,圖書館事業才能健康發展。
二、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1.圖書館面臨的競爭與挑戰
在以印刷型文獻為主要信息載體的時代,圖書館以其豐富的館藏和圖書情報服務的專業技能優勢,在社會的文獻服務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隨著信息服務日益社會化、網絡化、個性化,在社會信息服務的大系統中,圖書館的主導地位日益削弱,正面臨著挑戰。
1.1業務規程亟待改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信息產品日益增多,印刷型文獻一統天下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圖書館館藏載體和業務工作對象的多樣化,原有傳統的業務流程、服務模式和有關規章制度已不能適應其變化,尤其是文獻信息的搜集、組織、加工、整理、發布、使用等業務環節的工作規程有待研究改進。
1.2人員素質的提升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服務的手段,從手工方式向計算機為主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讀者可利用的資源除了本地物理館藏外,還有大量的網絡信息資源和異地的館藏。圖書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提供更優的信息服務。但受圖書館員自身素質和服務技能的制約,圖書館數字化、深層次、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尚未全面展開,服務效率、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與現實的信息環境和現代化的設施極不相稱。管理機制和水平也嚴重滯后。
2.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需求變化
2.1讀者(用戶) 自身素質發生了變化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得到較大的提高。信息素養教育也被納入大專院校的教育大綱中。目前,我們所面對的讀者(用戶) ,大多是有文化知識背景,專業學術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并具有一定信息素養。他們中的某些人早就開始利用新技術來獲取信息、處理數據。他們希望圖書館改進服務方式使他們可以快速地獲取信息,希望圖書館提供濃縮的、專業化、個性化的信息資源,使他們可以有效利用。由于信息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他們還希望圖書館員教會他們獲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2.2讀者(用戶) 工作、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隨著因特網的日益普及,上網已不僅僅是一種時髦,而是一種需要。網絡及各種搜索引擎的出現,給人們檢索獲取信息提供更多的方便。尤其是2004年Google網站宣布與哈佛大學等數家圖書館合作,計劃把大量館藏搬到網上,使人們意識到坐在家里“漫游圖書館”已成為現實。
三、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工作的幾點建議
1.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圖書館服務理念是圖書館價值觀的凝結與提煉,它確立了圖書館的行為目標和發展方向,目前,許多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并沒有真正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服務中。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增強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效能,同時也對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圖書館如果僅僅滿足傳統的借借還還,而對新技術所帶來的影響無動于衷、莫不關心,圖書館如果不及時解放思想,解除傳統服務觀念的束縛,打破條條框框,根據讀者需求新變化調整自身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就會導致讀者大量流失,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大大削弱。
2.加強服務深度,開展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員工的創造性潛能,改變傳統服務模式,開發一些智慧型服務系統,以提高參考咨詢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就現行圖書館咨詢服務來看,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解答式服務,二是課題式服務。目前多數圖書館只限于提供第一種服務,讀者可以直接或通過電話、傳真向圖書館館員咨詢各類問題;圖書館同時也積極主動地為一些交通不便或有其他困難而不能來館的讀者提供參考咨詢服務,這些服務是圖書館基本的服務項目。但這類服務大多是零星的、被動式的口頭咨詢,圖書館員的創造性在這種服務中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帶動服務創新
現代圖書館愈來愈重視對新技術的應用,圖書館要在重視傳統服務的基礎上,更多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改變我們的服務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為所有讀者提供服務。熟練掌握和運用新技術,快速、便捷地為讀者提供信息導航和專業化服務,幫助讀者排除信息獲取障礙,節約讀者時間是服務創新的關鍵。先進技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先進技術應用要考慮以人為本,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新的文獻載體的使用,要方便和支持圖書館業務和令讀者獲益,讓更多的讀者覺得離不開圖書館,使每個讀者都能享受到圖書館技術創新帶來的優越和便利。
四、結束語
總之,知識經濟時代是以創新為基礎的時代,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把握這個時代精神,自覺樹立創新意識,不斷破除舊的觀念的束縛,與時俱進大力提倡全員創新,著力營造創新氛圍,把圖書館創新變成每一個人的自主意識和自覺行動,使創新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持久的活力。通過改革創新,使圖書館服務工作和人員素質都發生質的變化。從根本上提升圖書館整體管理水平和競爭力,這對加快圖書館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Kyrillidou M. Research library trends : ARL Statistics[J ] . J Acad Libr(S0099 - 1333) ,2000 ,26(6) :427 - 436.
[2]吳建中. 21 世紀圖書館新論[M] .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序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