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芬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明顯地呈現出多元性的態勢,而且各種價值觀相互沖撞,這就迫切要求在大學生中構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領、統攝、整合多樣化的社會價值觀。
[關鍵詞]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心理接受機制
當今中國正處于改革轉型時期,價值觀念多元化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征。作為在改革開放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其核心價值觀也在社會價值導向不斷轉換中j然發生著變化。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如何?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如何在社會大變革、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已成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基本特點
與上個世紀的大學生相比,當今大學生的思想更為活躍,掌握的信息更多;敢為人先,熱衷嘗試新生事物;極富多元文化色彩,有獨到的見解和探索精神;樂于張揚真實的個性,敢于表達不同的觀點;充滿青春活力,創新意識濃烈?!?0后”大學生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人k色,他們不僅清純、朝氣,充滿社會責任感,而且大多數思想健康、向善向上。然而,我國社會正處在劇烈變革和轉型時期,大學生在成長中必然會受到各種思想的沖擊和影響,其價值觀念呈現出多樣化趨勢,表現出雙重思想特點。
1.1價值追求積極向上,但也不無矛盾與困惑
當代大學生政治觀念呈認同、樂觀、上進的發展態勢。他們關心時政,聚焦熱點,對國際國內重大問題表現出極大的政治熱情,他們大部分同學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
然而,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交流的不斷擴大,西方意識形態和各種社會思潮逐步滲入,影響并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價值追求。調查顯示,部分大學生產生了“都全球化了,還有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疑問;26%的學生認為,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已經變成一個村落,應該用“世界主義”代替“愛國主義”;對當下少數學者提出的“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觀點,48.75%的學生認為有一定道理;還有65.3%的學生認為實行多黨制、議會民主制能加快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這反映出部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還存在認知上的矛盾與困惑,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2價值取向健康多樣,但也不無功利主義色彩
改革開放前,我國高等教育強勢灌輸的是無私奉獻、報效祖國、重義輕利、崇公抑私、不圖索取的價值觀念。但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的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價值觀念呈多元化之勢。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不同的政治立場、文化觀念、道德標準和生活方式在網絡上自由碰撞,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了明顯影響。從調查情況看,當下多數大學生仍然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理念,堅守中國知識分子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的傳統操守,堅信個人只有依靠社會和集體才能發展,但在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之間,更強調自我價值,更注重物質價值。如在回答關于“人為什么而活著”的問題時,近七成(69.72%)學生選擇了“為實現自我價值”,約四成(38.38%)學生回答“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只有16.90%的學生是“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4.23%的學生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當被問及“有些大學生以‘有錢就有一切為信條,把追求錢財和享受生活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你是怎樣看待”時,11.62%的人認為可以接受,39.44%的人勉強接受。以上回答,反映在當代大學生中部分人的價值取向已由關心國家,關心社會轉變到關心個人發展,轉向追求物質利益,而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逐漸忽視和淡化??傊?,在當代大學生中,絕對權威崇拜和絕對一元的價值信仰已不復存在,而代之以一幅多元紛呈的價值圖像。
1.3價值實踐符合社會規范,但還需在實踐中鞏固完善
大學生作為時代青年的精英,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辨析能力。他們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贊譽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英雄人物,對當代大學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敬l有加,八成(82.39%)大學生認為他們的行為傳承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美德,折射了當代大學生勇擔社會責任的可貴品格,體現了個人服務社會、奉獻他人的價值取向,實現了生命的道德價值。由此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認知符合社會規范,具有正確的是非觀和榮m觀。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
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方面呈現出的上述特點,既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建構帶來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我們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去整合統領多元化的價值觀,建構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行為方式起著主導作用,其構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既要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又要表現當今的時代特征,還要展現大學生的群體特點。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將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界定為:順應時代,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振興民族,建設祖國,服務社會;尊師貴友,守法誠信,開拓創新;B以養德,勤以重行,n以修能。
“順應時代,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就是要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用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武裝頭腦,反對迷信和偽科學;就是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不唯書、不唯上,勇于探求真理。
“振興民族,建設祖國,服務社會”,就是要大力1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自己的知識和才華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當代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
在當今全球主義、普世倫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甚。塵上的情勢下,強化他們振興民族、建設祖國、服務社會的觀念,有助于p造大學生高尚的情懷,堅定的志向,有助于大學生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